《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谷歌 真正全自動無人駕駛的安全程度很高

谷歌 真正全自動無人駕駛的安全程度很高

2016-08-09

       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fā)歷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而無人駕駛這個概念被炒熱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從特斯拉、谷歌、蘋果開始,再到各種初創(chuàng)企業(yè),國內(nèi)則是以百度為代表,連樂視都要在發(fā)布會上展示一輛無人電動概念車。馬斯克甚至宣稱,在未來,人類開車將是一種違法行為。

  但現(xiàn)實在打無人駕駛概念的臉。無人駕駛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超現(xiàn)實概念——根據(jù)今年美國汽車協(xié)會(AAA)的調(diào)查顯示,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稱自己害怕乘坐無人駕駛汽車。而前段時間的特斯拉無人駕駛致死事故,以及幾天前的中國特斯拉汽車剮蹭事件,加劇了外界對無人駕駛安全性的質(zhì)疑。無人駕駛的未來曾經(jīng)近在咫尺,現(xiàn)在似乎又離我們遠了一點。

  無人駕駛真的可靠嗎?質(zhì)疑之下,仍然有人不放棄無人駕駛的情懷。在今年8月份美國《商業(yè)周刊》的專訪中,谷歌無人駕駛項目主管約翰·克拉夫茨克 (John Krafcik)告訴人們,特斯拉的技術只是半自動無人駕駛,而真正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是可以避免事故的。而當我們真正了解谷歌無人駕駛技術演進史之后,就 會發(fā)現(xiàn),克拉夫茨克說的不是為無人駕駛辯護,而是描述一個比特斯拉更激進但更安全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未來。

  無人駕駛技術也是分高低的

  當你第一次聽到“無人駕駛”這個概念的時候,你也許會想象到這樣的情景:一輛車里,方向盤自動隨著路況擺動,本該在方向盤上的手正在玩手機,或者做其它的事情,就像特斯拉車主貼在網(wǎng)上的動圖一樣。

i46X-fxutsmv0044730.gif

一名特斯拉車主在自動巡航時玩手機

  實際上,無人駕駛的概念很寬泛,像制動防抱死系統(tǒng)(ABS)、輔助泊車都算無人駕駛技術。ABS現(xiàn)在成了一般轎車的標準配置,至于輔助泊車,一輛比亞迪也可以實現(xiàn)。

5hrS-fxutfpf1487969.gif

比亞迪輔助泊車功能

  但上面那些只能算是相對低級的無人駕駛技術。按照汽車行業(yè)的一般定義,無人駕駛有四個階段,其中第三階段是汽車在駕駛員監(jiān)控的前提下在短時間或長時間內(nèi)自動控制行駛,相當于半自動無人駕駛;第四階段是無需駕駛員監(jiān)控,汽車實現(xiàn)全自動無人駕駛。

  知道了無人駕駛技術的分類,我們就能對特斯拉和谷歌的無人駕駛技術層次就有個概念了。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技術Autopilot可以定速巡航,也可以自動變道,90年代掌機上的賽車游戲也只是需要你操控變道,現(xiàn)在特斯拉連變道都給你省了。

kwis-fxutfpc4746077.jpg

90年代掌機上的賽車游戲

  但玩賽車游戲如果不注意也會撞車,更何況真實的駕駛。特斯拉多次警示過,他們的Autopilot是需要駕駛員隨時監(jiān)控的,不能完全放任。按照上面說的一般定義,這種技術屬于自動駕駛的第三階段,也就是半自動的無人駕駛。

  谷歌原來的目標也是第三階段。2012年以前,谷歌無人駕駛項目的設計跟特斯拉類似:汽車是半自動無人駕駛,車內(nèi)有個司機時刻注意情況,以防情 況有變的時候能夠接管汽車,還有一個后方技術人員監(jiān)控導航計算機。為此,谷歌用雷克薩斯RX450h進行測試:研究人員在原有車型基礎上進行改造,加裝雷 達、激光、超聲波、攝像頭和GPS設備,美國《時代周刊》就曾經(jīng)記錄過具體的傳感設備安裝位置。

Oy7K-fxutfpc4746129.png

美國《時代周刊》記錄的谷歌測試無人車傳感設備安裝位置

  但2013年,在對谷歌員工經(jīng)過培訓,讓他們用半自動無人駕駛車上下班時,研發(fā)人員發(fā)現(xiàn)了問題:司機在谷歌測試的半自動無人駕駛汽車上無法時刻保持注意力,汽車行駛中看手機、轉身拿筆記本電腦的案例頻發(fā),甚至還有很多人在無人車行駛中打盹。這跟谷歌的想法完全相反。

  谷歌意識到,無人駕駛第三階段的癥結在人身上:人不可能在汽車半自動駕駛中時刻保持對行駛的監(jiān)控。所以谷歌決定,將半自動無人駕駛變成全自動, 把人從汽車行駛中完全剔除掉,進入無人駕駛第四階段。在他們的設想中,你坐在他們的車上,只要告訴車你去哪就可以了,剩下的一切交給汽車。

  想法很好,但是谷歌怎么確保安全?

  意識到無人駕駛第三階段的問題,谷歌轉而設計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汽車。2014年,谷歌打造出了自有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原型車。乘客坐上車以后,原來變速箱的位置由一個按鈕代替,乘客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

cFPZ-fxutfpf1488104.gif

按一下按鈕,無人車就自動行駛

  而從結構圖上看,谷歌全自動無人車的外形圓潤,這是為了將傳感器檢測范圍最大化。相比傳統(tǒng)車型,谷歌全自動無人車去掉了所有由人來操控的部分, 比如方向盤和制動踏板,改為配置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還有攝像頭,用來檢測車身周圍所有的方向上的物體。正如克拉夫茨克所說的那樣,谷歌希 望在沒有人操控的情況下,汽車行駛可以更安全。

AB_0-fxutfpf1488126.png

谷歌全自動無人車設備安裝圖

  保證汽車行駛安全的關鍵就在傳感器上。谷歌全自動無人車通過這些傳感器感知周圍環(huán)境,首先辨別車輛所在的位置,監(jiān)測周圍的物體,預測周圍物體會 做出什么樣的行動,最后再決定行駛軌跡以及速度。在監(jiān)測之下,變道的汽車或者自行車、過馬路的行人、甚至是樹枝都可以被無人車監(jiān)測到,并且通過監(jiān)測的信息 作出相應反應。

9gbA-fxutfpk4959137.gif

谷歌全自動無人車監(jiān)測到前方自行車,并且減慢速度

  此外,谷歌全自動無人車還在各種路況和極端環(huán)境下進行測試,保證收集到更多關于路況環(huán)境的數(shù)據(jù)。

FIid-fxutfpk4959158.png

谷歌全自動無人車在顛簸不平的路面進行測試

  谷歌為了進一步保證安全,將全自動無人車的行駛速度設定到每小時25英里(約每小時40公里),相當于北京次干道的最高限速。由于行駛速度過慢,谷歌無人車在路上甚至被交警攔下過。

78Yw-fxutfpk4959166.jpg

谷歌全自動無人車因為速度過慢被交警攔下

  谷歌甚至在汽車材料上也注意安全。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行人,工程師們在車的外部增加了厚厚的泡沫,并將擋風玻璃的材質(zhì)改成了塑料。

  谷歌的自動駕駛還有缺陷

  目前,谷歌全自動無人車在美國四個州進行試驗,行程超過150萬英里(約為241萬公里)。更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全自動無人車自上路試驗以來,僅發(fā)生13起輕微事故,而且責任多數(shù)不在谷歌身上,傷亡事故更是無一例。這樣看來,谷歌全自動無人駕駛的安全程度還是很高。

  然而全自動無人駕駛在目前也是難以實現(xiàn)。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汽車都是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之間互相交流,可以有效避免事故,但現(xiàn)在魯莽的 司機大有人在。即使無人駕駛汽車完全遵守交通規(guī)則,也不能夠完全避免事故。此外,全自動無人車涉及人工智能,所以還面臨一個道德困境:比如說,如果無人駕 駛的汽車在路上遭遇在路中央的5個孩子,它是不是應該為了躲5個孩子而選擇開到人行道上撞死一個行人?

  無論無人駕駛將在未來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克拉夫茨克對全自動無人車的信心一直很堅定。在他的LinkedIn主頁上,個人簡介有這樣一段話:全球每年有120萬人死于交通事故,95%的事故是人為的失誤。我們需要做得更好。也許在可預見的某天,他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真的可以在降低事故方面做得更好,但在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開車時候小心,小心,再小心。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