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field-oriented control)為磁場導向控制,又稱為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是一種利用變頻器(VFD)控制三相交流馬達的技術,利用調整變頻器的輸出頻率、輸出電壓的大小及角度,來控制馬達的輸出。其特性是可 以個別控制馬達的的磁場及轉矩,類似他激式直流馬達的特性。由于處理時會將三相輸出電流及電壓以矢量來表示,因此稱為矢量控制。
達姆施塔特工業(yè)大學的K. Hasse及西門子公司的F. Blaschke分別在1968年及1970年代初期提出矢量控制的概念。Hasse提出的是間接矢量控制,Blaschke提出的是直接矢量控制。布倫 瑞克工業(yè)大學的維爾納·萊昂哈德(Leonhard further)進一步開發(fā)磁場導向控制的控術,因此交流馬達驅動器開始有機會取代直流馬達驅動器。
當時微處理器尚未商品化,但已經(jīng)出現(xiàn)泛用的交流馬達驅動器。當時相較于直流馬達驅動器,交流馬達驅動器的成本高、架構復雜,而且不易維護。而當時的矢量控制需要許多傳感器及放大器等元件,因此無法將矢量控制應用在交流馬達驅動器中。
派克變換一直被用在同步馬達及感應馬達的分析及研究,是了解磁場導向控制最需要知道的概念。這個概念是羅伯特·派克 (Robert Park)在1929年的論文中提出的。派克變換被列為二十世紀發(fā)表電力電子相關論文中,第二重要的論文。派克變換的重要性是可以將馬達有關的微分方程, 由變系數(shù)微分方程變成“時不變”系數(shù)的微分方程。
矢量控制可以適用在交流感應馬達及直流無刷馬達,早期開發(fā)的目的為了高性能的馬達應用,可以在整個頻率范圍內運轉、馬達零速時 可以輸出額定轉矩、且可以快速的加減速。不過相較于直流馬達,矢量控制可配合交流馬達使用,馬達體積小,成本及能耗都較低,因此開始受到產業(yè)界的關注。矢 量控制除了用在高性能的馬達應用場合外,也已用在一些家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