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借亞洲CES展舉辦之際,回顧下手機在CES展會上的發(fā)展歷程

借亞洲CES展舉辦之際,回顧下手機在CES展會上的發(fā)展歷程

2015-05-28
關鍵詞: CES IBM 三星 奧迪

       有40多年歷史的CES第一次登陸亞洲市場——5月25日,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在上海開幕。雖然是首次在亞洲舉行,CES Asia依然吸引了包括英特爾、IBM、三星、奧迪、福特汽車等眾多知名企業(yè)參展。曾幾何時,手機一躍成為了CES最閃耀的主角,雖然本次展會的主角換成了汽車,這里小編還是想帶大家回顧一下近些年手機在CES這個主戰(zhàn)場上的發(fā)展歷程,讓你看一看手機行業(yè)發(fā)展有多快。

芯片:四年從雙核到八核跨越

  時下四核手機已成主流,八核64位產品也屢見不鮮,然而回到四年前我們在CES2011上看到的最驚艷的智能手機還只是NVIDIA Tegra2芯片,如今雄霸高端手機市場高通剛嶄露頭角,MTK還只是山寨的代名詞,短短四年,NVIDIA移動芯片在高端市場幾乎看不到蹤影,高通、MTK一統(tǒng)江湖,只留英雄末路身影。

  2011年CES明星產品是擁有4G功能的雙核“怪獸”摩托羅拉Droid Bionic,配備了4.3英寸的屏幕,分辨率為960×540,搭載Android 2.2智能系統(tǒng),采用雙核Tegra 2平臺,CPU運行速度為1GHz,內存為512MB(RAM)。

u=4016664721,897221185&fm=15&gp=0.jpg

  摩托羅拉Droid?Bionic

  一年之后的CES2012,手機關鍵詞變成了四核、手機支付、720P分辨率屏幕(沒錯,在2K都不嫌多的今天,三年前720P還是奢望)。同時Intel進軍移動芯片領域,推出X86架構,整套SOC采用了英特爾Atom二代Midfield處理器,型號Z2460。首款嘗試X86架構的手機是聯想K800,該手機擁有4.5英寸多點觸控屏幕,1.6GHz主頻,720P像素分辨率,800萬像素雙LED攝像頭,Android4.0系統(tǒng)。

u=809055147,1415565154&fm=21&gp=0.jpg

  三星GALAXY Note

  這一年還叫索尼愛立信的索尼發(fā)布了?Xperia?S?LT26i,諾基亞推出Lumia900,三星發(fā)布GALAXY?Note,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產品都成了自己旗艦的奠基者。

  2013年的CES上手機產品線主要是更新換代,芯片市場上,英偉達在CES2013隆重發(fā)布了其下一代重量級芯片——英偉達Tegra4,野心勃勃,不夠高通已經完成產品型號的調整,現在的800、600、400、200等劃分已經成型,驍龍800的誕生為英偉達Tegra4挖好了墳墓,同年Marvell也開始進入移動芯片領域。

  CES2014除了NVIDIA發(fā)布的Tegra K1外,“核戰(zhàn)爭”已經不是主流,穿戴設備異軍突起,智能手環(huán)、手表等低功耗產品成為看點,智能汽車也備受關注,中端芯片成為焦點,低功耗是大家探討的主題。

u=2196708034,2704610621&fm=21&gp=0.jpg

  Tegra K1

  來到當下我們基本上不在乎手機是不是四核八核,MTK也爬上了旗艦機的展臺,核心數不代表性能,平臺也不代表強弱,移動芯片完成了它的使命了嗎?沒有,它轉向了而已,這個方向CES2015或許能告訴我們。

網絡:每年都在喊4G LTE終于夢成真

  和手機性能有著同等地位的另一個因素是網絡,自HTC推出第一款4G網絡的同事,LTE在近幾年的CES上一直被放在臺面上,不過網絡的事需要運營商的支持,國內直到去年才頒布4G牌照,算一算我們在移動網絡建設上和國際市場落后多少年?

  2011年CES上的4G代表作是將4G、雙核、Android結合,推出了Atrix 4G,Tegra 2雙核處理器平臺以及擁有更高速的4G網絡預示著2011年智能手機的發(fā)展方向。

u=3388589870,162213747&fm=21&gp=0.jpg

  Atrix 4G

  到了2012年的CES,高通已經開始宣傳自己“連接一切、Smart一切”的夢想,高通率先看到了智能時代的新機遇,很難想象那個時候高通已經著手智能汽車領域,隨著新一代Snapdragon處理器誕生,它實現了LTE數據傳輸,這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體驗。

捕獲.PNG

  智能汽車芯片

  2013年和2014年LTE已經成為CES上絕大部分手機的標配,包括Marvell也開始進入LTE領域,國產廠商中興、海信、華為等都推出了自己的4G產品。

  LTE標準建立到今天,國內4G網絡已經有普及之勢,已經推出第四代LTE解決方案的高通功不可沒。放眼國內外火熱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車和智能城市概念,LTE的高速網絡才是真正的用武之地。

技術:從裸眼3D到3D打印一一實現

  技術帶動趨勢,每一年的CES大展既是各大廠商新品云集的巔峰,也是各家比拼技術和工藝的好舞臺,它們在當時籠罩著科技的光環(huán),而你會發(fā)現在隨后的幾年里這些技術先后運用到手機當中,在各個方面綻放精彩。

  比如CES2011索尼發(fā)布了裸眼3D技術并將技術運用到電視當中,而今年我們就已經看到了支持裸眼3D的手機上市;同樣是這一年我們現在普及的手機遙控電視功能已經出現,Vizio VIA在CES上發(fā)布了一款可以遙控Vizio電視和平板電腦的Android智能手機。

u=937043955,2457945231&fm=21&gp=0.jpg

  裸眼3D

  在CES2012上基于芯片開發(fā)的AR擴增實鏡也開始嶄露頭角,一開始這種技術只是讓通過簡單的步驟虛擬出來歷史景點以及教學課程,讓孩子們可以更加直觀更加便捷的進行學習。而目前包括三星Gear VR在內的諸多設備已經做出了單獨的VR設備,未來VR將能夠實現類似《三體》的游戲,你是不是更加期待?

捕獲.PNG

  AR擴增實鏡

  CES2013柔性屏幕成為焦點,參展的夏普公司則主打新技術,相繼展出了一款4.3英寸的可彎折的柔性OLED屏幕和配備更具節(jié)能前景的IGZO顯示技術屏幕的智能手機。此時我們已經可以做出弧面屏幕手機,可以彎折的手機也頻頻出鏡,科技正在將科幻變成未來。

捕獲1.PNG

  柔性屏幕

  最近一次的CES上3D打印也讓我們大開眼界,當年的CES上還特意設立了一個3D打印的展區(qū),古老的工業(yè)也逐漸被更靈活的智能產業(yè)所替代。

u=3190532113,2893552962&fm=21&gp=0.jpg

  3D打印

  新技術是推動科技向前快速發(fā)展的基石,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開始涌入手機產品線,成為各個廠商形成差異化的亮點,2015年CES又有哪些技術亮相,想必是我們最期待的。

品牌:洋品牌落寞中國軍團崛起

  對于我們來說CES是一場科技電子產品的盛宴,而對于每一個參展的企業(yè)來說,CES更像是一個戰(zhàn)場,沒有新產品沒有新技術沒有曝光度都將會給企業(yè)帶來致命的打擊,某種程度上展會是展示各家品牌實力的晴雨表。每年這里都有英雄曾經的榮耀,也有昔日大佬默默的退場,對于中國廠商來說,擠進這個國際舞臺更是莫大的榮耀。

  四年前這里還是摩托羅拉的天下,彼時的諾基亞已經式微,三星才露尖尖角,前輩給摩托羅拉的評價是“CES大展上攜帶新作品,新技術強勢回歸,成為大會的主角”,摩托羅拉Atrix 4G、MOTO Droid Bionic都被看做怪獸級產品,摩托羅拉XOOM也是當時安卓平臺唯一能和iPad媲美的平板產品,就是這樣一顆耀眼的新星迅速隕落,連續(xù)被收購也令不少人唏噓。

u=2417846310,573987548&fm=21&gp=0.jpg

  摩托羅拉XOOM

  同樣是CES上的主力,微軟也向CES2013揮手道別,放棄了產品展示,一代行業(yè)巨頭,一直都是作為CES主題演講的重要角色出現的企業(yè)雖然退出CES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u=3801771320,1520909321&fm=11&gp=0.jpg

  微軟

  而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CES是一個展示真正實力的地方,他們倍感珍惜,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來國產廠商的身影越來越活躍,甚至搶了國際大牌的風頭。但回顧起來這個局面的爭取并不容易,一開始只有天語在開拓“國字團”,中興、華為緊隨其后,近些年我們看到聯想、TCL、vivo等國內廠商赴美參展已經成為常態(tài)。

u=3335629458,3365339996&fm=21&gp=0.jpg

  天語手機

  作為一個展現實力的展會,CES上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也充分說明了國產廠商在實力上的提升,從而能夠掌握更多話語權。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逐漸轉向國內,如今的手機市場中國內廠商的對戰(zhàn)更好看,我們也期待它們能夠站在國際舞臺上來一輪真正的PK。


  CES2015于1月5日在拉斯維加斯隆重召開。除了三星、LG、索尼等國際廠商,勢頭正猛的國產廠商們除了一如既往地將自己的產品與國際大牌試比高外,也在今年的展會上面發(fā)布了新品。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