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市場分析 > 號碼可攜后競爭策略分析

號碼可攜后競爭策略分析

2010-11-22
作者:張九陸 謝麗容
來源:通信產業(yè)網

  攜號轉網實施后,對運營商來說最大的尷尬是,月度報表上顯示出大量用戶轉入網,但同時卻又有大量的用戶轉出,付出了吸引用戶轉網的成本卻無收益。據(jù)記了解,當前由于有大量終端補貼等支出,運營商新用戶戶均發(fā)展成本為500到600元/戶,而ARPU值為40到70元,也就是說每個用戶至少要在網一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這就決定了運營商在制定吸引用戶攜號轉網策略時,也應以此為參照,對于有利于保有客戶的事要盡力做,不去做“虧本的買賣”。

  轉網程序:要通道,不要障礙

  好主意

  在入網時,要盡量簡化辦理攜號轉網手續(xù)。從國外經驗看,最初攜號轉網實施時,幾乎每個用戶都需要凍結賬號一個月時間,這會讓消費者無法接受,增大轉網成本。在本次天津海南攜號轉網試點工作中,極大規(guī)避了這種繁瑣程序,用戶只需兩天時間就可以完成轉網流程,但在將來的實際操作中,運營商還可以考慮辦理手續(xù)是否更簡單方便,最好由轉入運營商一站式實現(xiàn),再由其通知中心數(shù)據(jù)庫更改相關設置,相關設置更改完成后,再通知轉出運營商,要求轉出運營商刪除用戶相關數(shù)據(jù),并停止對用戶進行計費。這就需要運營商事先理順各種關系和流程。

  壞主意

  不順暢的轉網流程往往成為運營商挽留用戶的不正當手段。在韓國實施攜號轉網的第一天,共有6112名用戶申請辦理轉移運營商服務,但是SK電訊的網絡故障卻讓3045名用戶轉移失敗,轉移失敗的用戶都是那些ARPU值較大的高端用戶,而在正式轉移之前,雙方的測試結果成功率是95%。事后調查表明,這是SK電訊為了阻止高端用戶流失,特意安排的一個“陰謀”。對此,電信研究院人士表示,目前海南、天津試點試驗網絡、平臺、用戶、業(yè)務管理等方面都在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測之下,這類情況可以有效規(guī)避,而三家電信企業(yè)副總經理也都表示號碼攜帶給電信用戶提供了“用腳投票”的權利,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只有及時高效處理各種問題,向電信用戶提供優(yōu)質、高效服務才能贏得市場。

  競爭:要合約計劃,不要價格戰(zhàn)

  好主意

  在吸引用戶時,要綜合利用合約計劃,而不是簡單地入網送手機。入網時的優(yōu)惠對運營商想要長期保有高端用戶來說并不是決定性的,反而易被用戶稱為“倒貼貨”,使很多用戶放棄使用該運營商的服務;相反,合理的長期合約計劃是留住用戶的更好途徑。

  壞主意

  從各國經驗來看,在已經實施“號碼攜帶”制度的國家中,價格戰(zhàn)是最慣常使用的伎倆。芬蘭實施該項政策之后,其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TeliaSonera立刻開始降價促銷。在美國,攜號轉網實施后,美國幾大移動運營商超大力度的促銷和優(yōu)惠政策迅速出臺,有些業(yè)務的資費下降幅度高達33%。

  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局長薛良燕表示,強化市場監(jiān)管,維護良好電信市場秩序、維護本地區(qū)的網絡安全以及電信用戶的合法權益將成為監(jiān)管重點,以避免過度價格戰(zhàn)的發(fā)生。相關分析人士指出,運營商若首先想到運用價格戰(zhàn)來吸引新用戶,留住原有用戶,以保持企業(yè)的發(fā)展,勢必造成運營商運營成本增加,危及企業(yè)的利潤,企業(yè)的成本控制能力、生產效率都將受到嚴峻考驗。目前各國實現(xiàn)用戶號碼攜帶所產生的成本主要由運營商承擔,而用戶只承擔很小部分的費用甚至完全不承擔費用。

  好主意

  其實,在價格戰(zhàn)之外,運營商可嘗試號碼綁定業(yè)務。用戶選擇攜號轉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想在繼續(xù)擁有原號碼的基礎上享受新的服務。運營商可以針對這一點做文章,比如對于吉祥號碼,不但要規(guī)定一定的消費標準,還要給予一定的增值業(yè)務綁定,增強用戶業(yè)務黏性。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