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用戶對音質體驗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搭載揚聲器的電子產品日趨多元化和微型化,揚聲器后腔虛擬增大技術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揚聲器空間和音質的矛盾,從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其中以N’BASS???為代表的揚聲器用吸聲材料的價值愈發(fā)凸顯。憑借突出的性能優(yōu)勢和可靠性,短短數年內,N’BASS???吸聲材料不僅迅速被主流安卓旗艦機型全線采用,也在逐步向平板、筆記本、AR/VR設備、TWS耳機、智慧屏及汽車音響等新應用場景拓寬。
然而,在揚聲器用吸聲材料的應用潛力不斷釋放之際,一個緊迫的問題隨之浮現,那就是欠缺可供遵循的行業(yè)標準,給這類先進材料的進一步應用普及帶來不小阻力。
作為國內揚聲器用吸聲材料的核心領導者,貝斯特新材料當仁不讓,火速牽頭與終端廠商小米、揚聲器廠商及聲學方案公司瑞聲科技、精拓麗音,以及聲學膠粘劑的關鍵供應商德路工業(yè)粘合劑以及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等一起規(guī)范了吸聲材料在揚聲器中的使用規(guī)范,并對材料的可靠性、測試標準和要求、揚聲器膠粘劑等材料要求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
破解應用矛盾:標準推出正當時
隨著手機智能化程度的迭代升級,功能日益強大,搭載的傳感器數量不斷增加,影像模組也越來越大。同時,在產品輕薄化、便攜式的嚴格制約下,留給揚聲器模組的空間不斷壓縮。
然而,在整個社會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用戶對視頻影像、游戲的需求與日俱增,對更具沉浸感的優(yōu)質音效需求也隨之加強。因此,在多重矛盾的夾擊下,如何在有限的后聲腔體積條件下保證揚聲器的聲學質量成為電聲行業(yè)急需解決的問題。
早在十多年前,智能手機已開始在通訊能力之外,尋求更好的音樂播放效果。在彼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下,找到最合適的吸聲材料是活性炭。然而,由于活性炭具有導電的物理特性,會干擾手機天線或射頻信號,進而導致手機通訊性能的下降;另外活性炭對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具有不可逆的吸附,導致其聲學活性孔道被堵塞,進而導致手機聲學性能的老化。因此,業(yè)界一直致力于開發(fā)較好滿足智能手機用微型揚聲器的吸聲材料。
一直到幾年后N’BASS ?材料的出現,其憑借性能和可靠性上的顯著優(yōu)勢,迅速獲得各大手機廠商的青睞,至今已獲主流安卓旗艦機型全線搭載。
N’BASS???是一種納米超構多孔聲學材料,其內部納米級的孔道經過精細的設計和復雜的工藝處理可以與空氣分子發(fā)生交互作用,從而產生令人稱奇的聲學增益,同時具有已被產業(yè)實際驗證的可靠性。
見證了N’BASS ?普及應用過程的聲學專家、精拓麗音董事長袁世明將N’BASS ?材料的優(yōu)勢概括為三大方面。首先,N’BASS???材料對于天線和射頻信號幾乎無干擾;其次,N’BASS ?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吸聲特性,特別是低頻性能出色;最后,N’BASS???的主體材料是一種無機陶瓷類粉末,十分環(huán)保。
隨著以N’BASS???為代表的吸聲材料應用的不斷普及,行業(yè)標準欠缺的問題已經十分突出。因此,為了保障產品品質和一致性,提升終端應用的音質效果,對揚聲器用吸聲材料的規(guī)范化應用已成為當下重中之重。
“就當前的市場現狀看,市面上仍存在一些仿冒產品,或不合規(guī)產品?!比鹇暱萍捡R利鵬表示,“建立一套測試體系評估揚聲器用吸聲材料,可以使其品質管控更加科學,借助標準對產品特性的識別和偵測,能夠有效規(guī)避一些仿冒和不合規(guī)產品在市面上的流動,有利于維護行業(yè)和消費者的權益?!?/p>
“某些不合格的多孔吸聲材料有容易落粉、易吸附環(huán)境中的水分和揚聲器中的VOCs導致失效等技術瓶頸,會帶來微型揚聲器的不可逆損傷和音質影響,嚴重影響聲學性能以及器件的長期可靠性,因此制定一套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材料技術標準和規(guī)范迫在眉睫。”馬利鵬進一步指出。
貝斯特新材料研發(fā)副總經理、N’BASS???事業(yè)部負責人以及標準起草組組長張磊也提到,作為揚聲器內提升音效的重要材料,吸聲材料已在這類電子產品中廣泛應用,但該領域標準的缺失,導致每個揚聲器制造廠家對于后聲腔的多孔材料的評估和應用方法缺乏共識?!皫缀趺考业臉藴识疾灰粯樱踔劣械膹S家只關心揚聲器的初始聲學性能,漠視其長期可靠性對終端電子產品的影響?!彼硎尽?/p>
交叉互補優(yōu)勢:助力以N’BASS ?為代表的吸聲材料的應用普及
《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窐藴蕪牧㈨椀阶罱K完成,前后歷時一年,于2022年底正式推出。作為一個多方參與的團體標準,其最大的特點是公開化和透明化。
據張磊介紹,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經不同領域、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專家的共同深入探討,將材料語言轉化為聲學語言,也讓標準制定更合理,更符合產業(yè)需求,適用面也更加廣泛,真正推動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虛擬后腔增大技術實現了材料科學和電聲技術的完美結合,解決了優(yōu)質音效與空間限制之間的矛盾?!段⑿蛽P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窐藴手袑τ谠摷夹g所對應的吸聲材料作了非常清晰的和可量化的定義描述,為業(yè)界帶來可供遵循的測試標準?!睆埨谘a充道。
依據過往經驗,在科技領域中,不少標準由于專業(yè)度很高,可能會交給非常窄的應用領域的專家主導,雖然在專業(yè)性上能得到保障,但往往導致其適用面過于狹窄。而參與《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粒》標準制定的成員完全打通了聲學產業(yè)鏈,涵蓋材料學、聲學和結構設計、系統(tǒng)設計、準確測量等各大環(huán)節(jié),發(fā)揮出強大的交叉互補優(yōu)勢,既保障了標準的可行性,也極有助于拓寬其適用面。
在《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窐藴手贫ㄟ^程中,集聚了產業(yè)鏈各大廠商的智慧。小米音頻研發(fā)經理薛遠華表示,在提出建議的時候,小米更多地關注如何將產品性能實現更好的發(fā)揮,如何更加貼近消費者的體驗,并落實到具體到細節(jié)中,小米必須為消費者負責。馬利鵬表示,本次團體合作中,瑞聲科技在終端方面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與貝斯特等合作伙伴之間共同協(xié)調,并將其轉化到標準里面,包括產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等方面的要求。
“作為揚聲器生產廠商,在標準制定過程中,豪聲電子基于豐富的終端客戶經驗向貝斯特新材料提出要求和建議,并與其他伙伴一起完善整個規(guī)范。對業(yè)內廠商而言,可以沿用標準中的一些測量方法及適用手段,不需再做重復性工作,可以有效節(jié)省人力成本。對一些材料廠商,即便本身并不了解聲學,有了可供遵循的標準,許多具體難題也能迎刃而解?!焙缆暱萍佳邪l(fā)總監(jiān)虎浩月告訴集微網。
在揚聲器的制造過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多種不同類型的粘合劑。在工作條件下,揚聲器內部最高溫度可達150℃,這會導致一些小分子有機物從粘合劑中揮發(fā),隨后進入填裝于相對密閉后腔的多孔吸聲材料中,嚴重影響聲學性能。由此可見,對于揚聲器的聲學性能表現,多孔吸聲材料與粘合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
DELO德路工業(yè)粘合劑產品經理Florian??Riedl表示,從揚聲器用吸聲材料的發(fā)明開始,DELO就以不損害吸聲材料的性能為前提,不斷改進粘合劑。然而,在《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窐藴释瞥銮?,行業(yè)缺乏對吸聲材料和其他聲學材料(如粘合劑)的統(tǒng)一標準,不同揚聲器制造商有不同的測試方法和不同基準,且一些制造商只關心最初的聲學性能,而忽略了長期可靠性。基于貝斯特在材料開發(fā)上的優(yōu)勢,融合DELO帶來的可靠的聲學膠粘劑的研發(fā)經驗,在制定標準過程中,雙方強強聯(lián)手,建立了一種有效、且非常重要的,具有適用性的吸聲材料與粘合劑相兼容性測試方法,并已寫入標準。
“制造商的人員配備,實驗室配置和生產條件各不相同,這也是指定這個標準時的主要挑戰(zhàn)。而作為推動者和上游供應商,DELO德路工業(yè)粘合劑和貝斯特新材料可以提供相關測試和解決方案?!盕lorian??Riedl進一步指出。
拓寬應用場景:以標準牽動創(chuàng)新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電聲器件第一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全球電聲器件加工中心,而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材料作為一種國際性的應用,就連國外也沒有類似標準,可以說《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窐藴侍钛a了這一空白,也有助于提升國內在材料標準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我很高興能看到由貝斯特新材料牽頭,聯(lián)合器件、終端、材料廠商一起制定《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窐藴剩@非常利于行業(yè)的規(guī)范、良性和有序發(fā)展,同時,對技術、產品的尊重也能激發(fā)公司后續(xù)推動創(chuàng)新、產品迭代的積極性。”??曾帶領中國團隊完成了我國聲學領域首個自主提出、具有技術主導性的IEC國際標準《IEC 63034??Microspeakers(微型揚聲器)》的項目組組長以及中國電子元件行業(yè)協(xié)會電聲分會秘書長沈勇說道。
隨著消費電子產品的微型化、輕薄化、便攜化等需求日益強烈,相應的微型揚聲器的尺寸也在變小,給N’BASS?為代表的揚聲器用吸聲材料帶來越來越多的施展機會,可以預見這種材料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多,包括筆記本,平板電腦,藍牙音響,TWS耳機,VR/AR設備,甚至電動汽車等均有機會采用。
袁世明認為,以N’BASS???為代表的揚聲器用多孔吸聲材料的應用普及是一個全球化趨勢,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在這塊的標準都是十分欠缺的,而《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粒》標準彌補了這一缺失。材料作為基礎研究的關鍵領域,一些關鍵性原材料也應該有相應的行業(yè)標準。對于從最上游進行的深入研究,標準的制定能帶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說《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粒》標準給材料相關標準的制定樹立了典范。
2017年,貝斯特新材料完整繼承了N’BASS???虛擬后腔增大技術的專利,開始進行國產化、創(chuàng)新迭代及市場推廣。經過材料研發(fā)、聲學工程師以及客戶之間的緊密配合,N’BASS???納米超構聲學材料的性能及產品形態(tài)經過多輪迭代,現在已經成為手機旗艦機型的標配。
目前,貝斯特新材料在揚聲器用吸聲材料領域已占據絕對領導地位,并形成強大的專利布局。一款好材料的推出實屬不易,還需要把它運用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作為一家聲學材料方案解決公司,貝斯特不僅提供材料,還有提供配套服務,包括眾多專業(yè)的聲音設備和自主聲學實驗室。
“面向未來發(fā)展,貝斯特新材料將和合作伙伴一起繼續(xù)改進標準,往國標,甚至IEC方向發(fā)展。公司還將引入更多專業(yè)人員,吸納更多聲音,將標準做得更好,推動更大程度的普及,也希望讓中國的電聲產業(yè)能夠在世界范圍內發(fā)揮出良好的領導力。”張磊說道。
隨著消費類設備及其微型揚聲器的尺寸越來越小,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帶來了材料升級和工藝難度提升的挑戰(zhàn)。同時,由于許多電子產品對成本較為敏感,市場對更具性價比產品的需求旺盛,比如,對旗艦手機而言,更側重于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而平板電腦和筆記本則更注重性價比。因此,開發(fā)滿足多元需求的產品陣列,以縮短揚聲器生產周期,同時確保長期可靠性已成為接下來的發(fā)展趨勢。
薛遠華表示,《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粒》標準的推出意味著以N’BASS???為代表的揚聲器用多孔吸聲材料技術邁上了應用標準化的新臺階,它在移動終端使用進入一個標準化的過程。給終端廠商提供了更加穩(wěn)定可靠,且一致性更好的產品,給用戶提供更好的聲音體驗,同時,它的應用范圍將會有更多延伸方向的可能。
作為一種新興材料,以N’BASS???為代表的揚聲器用多孔吸聲材料的優(yōu)勢隨著應用的快速普及而獲得市場廣泛認可,而《微型揚聲器用多孔吸聲顆?!窐藴实耐瞥鰹槠溥M一步普及掃除了障礙,將會越來越多的場景中得到應用,為消費者帶來更美妙的聽覺享受。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