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最高法:2021年網絡詐騙案近5年出現首降 貸款類案件占比最高

最高法:2021年網絡詐騙案近5年出現首降 貸款類案件占比最高

2022-11-13
來源:安全419
關鍵詞: 網絡詐騙 貸款類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正式對外發(fā)布《涉信息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2017.1-2021.12)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對近五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新收、已結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的趨勢及網絡詐騙、網絡賭博以及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等重點犯罪案件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對于廣大人民群眾識別防范此類風險,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及相關部門加強犯罪治理等將發(fā)揮積極的參考作用。

  報告核心內容如下:

  01 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

  基本情況和特征分析

  //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的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共計28.20萬余件,案件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該《報告》界定的涉信息網絡犯罪是指以互聯網為工具或手段實施的危害社會、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或是對計算機系統(tǒng)實施破壞的行為等犯罪行為。

  微信圖片_20221113131706.png

  //近四成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涉及詐騙罪

  2017年至2021年,全國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共涉及282個罪名,其中詐騙罪案件量占比最高,為36.53%;其次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量占比為23.76%。

  //近五年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共涉及66萬余名被告人

  2017年至2021年全國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共涉及66萬余名被告人,平均每件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涉及被告人數約為2.4人。其中,3人及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占比為9.50%。

  //被告人年齡主要集中在18歲至39歲

  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中18周歲以上未滿40周歲的被告人占比最大。18歲至28歲被告人占比在2019年達到最低后又出現上升,存在網絡犯罪罪犯年輕化的苗頭,29歲及以上被告人占比逐年降低。

  //2021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在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中的占比開始激增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占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的11.88%。其中各年度的占比分別為:0.06%、0.07%、0.22%、5.78%和54.27%。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指自然人或單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2020年同比激增34倍,2021年同比再增超17倍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新收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共計7.20萬件。其中2017年至2019年呈逐步上升趨勢,2020年起呈現快速激增走勢。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涉及被告人共計14.37萬人,2021年被告人占比約九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涉及被告人共計14.37萬人。其中,2018年同比增長383.33%;2019年同比增長581.03%;2020年同比增長2497.22%;2021年同比增長1196.58%。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中80、90后被告人占比近九成

  從被告人年齡分布來看,18周歲至28周歲占比最大,為55.09%;其次為29周歲至39周歲,占比34.23%。

  //超五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作案手段為提供支付結算幫助,占比最大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從作案手段分布來看(除其他以外),支付結算環(huán)節(jié)提供幫助占比最大為53.45%;其次為提供通訊傳輸支持占比18.25%;提供廣告推廣支持占比4.95%。

  02 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中網絡詐騙案件

  基本情況和特征分析

  //2021年網絡詐騙類案件近5年首次出現下降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網絡詐騙類案件共計10.30萬件。其中2018年同比上升71.69%;2019年同比上升25.15%;2020年同比上升40.36%;2021年同比下降17.55%。(該《報告》界定的網絡詐騙是指以互聯網為工具或手段實施詐騙的犯罪行為。)

  //近五年網絡詐騙共涉及22萬余名被告人

  2017年至2021年全國網絡詐騙案件共涉及被告人22.34萬名,平均每件網絡詐騙案件涉及被告人數約為2.2人。

  //網絡詐騙案件中,前三類案件為貸款、冒充類和虛假招聘類案件

  被告人在實施網絡詐騙案件時,多以辦理貸款、冒充他人身份、發(fā)布虛假招聘、征婚交友信息、誘導參與賭博、捏造網購問題、投放虛假廣告等方式或話術來欺騙受害人。其中辦理貸款的案件占比最高,約占16.71%。

  微信圖片_20221113131709.png

  //近五年涉貸款類網絡詐騙案件中2019年占比最大為18.99%

  涉貸款案件占全部網絡詐騙類案件的16.71%。其中,各年度涉貸款類網絡詐騙案件占該年度全部網絡詐騙案件的比例分別為:13.62%、16.71%、18.99%、17.57%、14.93%。

  //近五年冒充類網絡詐騙案件中,被告人冒充女性、熟人居多

  被告人在實施網絡詐騙案件時,多以冒充他人身份、虛假招聘、辦理貸款來進行欺騙。從被告人冒充他人身份類型來看,冒充女性占比最高為22.20%;其次為冒充熟人占比15.53%;冒充企業(yè)職工占比10.96%;冒充政府機關或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占比9.19%;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占比7.18%;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占比5.05%。其余冒充類型還有冒充通信運營人士、專業(yè)人士、學生、黑社會和航空公司等。

  //近五年招聘類網絡詐騙案件占比在2019年開始回落,其中兼職刷單類占比近三成

  招聘類型案件占全部網絡詐騙類案件的10.16%,其中兼職刷單類案件占招聘類案件的28.01%。從年度占比趨勢來看,招聘類案件在網絡詐騙類案件中的占比在2018年上升,此后有所回落;兼職刷單類網絡詐騙案件,案件量逐年上升,2018年后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又有所升高。

  //6.32%的網絡詐騙案件是在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后進行的詐騙

  通過分析網絡詐騙案件特征得知,6.32%的網絡詐騙案件是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后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犯罪。2020年至2021年,受疫情影響涉制銷口罩詐騙案件占全部網絡詐騙類案件的5.26%。

  03 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中網絡賭博案件

  基本情況和特征分析

  //網絡賭博案件在2018年、2019年呈大幅上升趨勢;2020年出現輕微下降后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網絡賭博類案件共計4.90萬余件。其中,2018年同比上升59.26%;2019年同比上升6.80%;2020年同比下降5.29%;2021年同比上升15.34%。

  //網絡賭博案件占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近一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網絡賭博類案件占涉信息網絡犯罪案件的8.68%。其中,2017年占比19.57%,2018年占比19.83%,2019年占比25.75%,2020年占比20.17%,2021年占比11.37%。案件量占比前三年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開始出現下降。

  //近五年網絡賭博共涉及13.02萬余名被告人

  2017年至2021年全國網絡賭博案件共涉及被告人13.02萬余名,平均每件網絡賭博案件涉及被告人約為2.7人。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二維碼.pn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