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全球汽車行業(yè)步入“缺芯周期”

全球汽車行業(yè)步入“缺芯周期”

2022-08-21
來源:元少

全球汽車供應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局勢演變、芯片供應緊張等因素干擾,龐大的制造體系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供應鏈安全問題成為汽車行業(yè)關注度最高的話題,全球汽車行業(yè)步入“缺芯周期”。汽車行業(yè)可能要到2023年或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從芯片短缺中恢復過來。

自2020年初開始,全球汽車供應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局勢演變、芯片供應緊張等因素干擾,龐大的制造體系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供應鏈安全問題成為汽車行業(yè)關注度最高的話題,全球汽車行業(yè)步入“缺芯周期”。而應對缺芯問題,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加速尋求與芯片廠商的深度綁定。各大車企重新構建供應鏈,押注芯片領域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它們或投資各大芯片廠商,或與各大芯片廠商達成深度戰(zhàn)略合作。截至目前,已有吉利、北汽、上汽、一汽、廣汽、通用汽車、大眾集團、福特汽車等國內外車企與芯片廠商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

MCU是把中央處理器、存儲、定時器、輸入輸出接口集成在同一個芯片上的微控制單元,也稱單片機。MCU主要用于自動控制的產品和設備,可應用于工業(yè)、汽車、通訊與計算機、消費類電子領域。其中,汽車是MCU最大的應用領域,傳統(tǒng)汽車單車會平均用到70個左右,而新能源汽車則需要用到300多個,應用領域包括ADAS、車身、底盤及安全、信息娛樂、動力系統(tǒng)等,幾乎無處不在。

隨著汽車“三化”的推進、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占比在迅速提升,汽車芯片的需求隨之持續(xù)增加。缺芯之后,車廠開始嘗試改變傳統(tǒng)的供應鏈合作模式,不完全依托以前的Tier1去維系與芯片廠商的關系,選擇與芯片廠商直接合作,共同研發(fā)設計、制造和封裝芯片,提高對整個芯片產業(yè)鏈的掌控能力。同時,主流芯片制造商也在大幅擴產,預計可以提升中長期的供應能力,但短期壓力仍難以緩解。

“缺芯”這場席卷全球汽車產業(yè)的巨型風暴,讓汽車行業(yè)特別是汽車制造企業(yè),清晰地意識到芯片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為保障芯片供應鏈安全,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企業(yè)通過與芯片廠商達成深度合作來拓展芯片產業(yè)鏈。據記者的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已有吉利、北汽、上汽、一汽、廣汽、通用汽車、大眾集團、福特汽車等車企選擇與芯片廠商聯手,布局芯片賽道。

因汽車芯片短缺問題,國內有汽車企業(yè)出現減產或者短期停產的問題。但是綜合各種跡象看,預計四季度芯片短缺的問題將比三季度有所緩解。全球范圍的芯片短缺正導致許多汽車制造商減緩或停止生產汽車,也有觀點認為芯片短缺將成為常態(tài)。對此,羅俊杰稱,這不僅是國內汽車行業(yè)正面臨的問題,也是很多跨國公司,包括國外一些大型知名品牌的汽車企業(yè)非常關心的問題。

汽車芯片的短缺正在驅動汽車供應鏈關系的重構。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將觸角延伸到芯片領域,或投資各大芯片廠商,或與各大芯片廠商達成深度戰(zhàn)略合作。車企與芯片廠商的合作關系已經發(fā)生變化,從以前純粹的上下游供應關系,演變?yōu)橐环N共擔成本和風險的更緊密的合作關系。

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滲透,接下來的供不應求關系將會帶給公司源源不斷的訂單。同時,公司對價格穩(wěn)定抱有信心,因為供需關系不會緩解。在過去的一年,造成的價格提升,刺激了芯片廠對汽車芯片的投入。隨著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汽車芯片的產能的確有所提升,部分細分種類的芯片短缺已有所。基于各個芯片企業(yè)的積極擴產以及芯片封裝重鎮(zhèn)馬來西亞疫情,有行業(yè)專家判斷,最黑暗的時刻已經過去,未來芯片的供應會持續(xù)改善。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