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政府出新規(guī),要求本地安全廠商僅向37個國家出口監(jiān)控和進攻性黑客工具,幾乎削減了三分之二,此前允許的出口對象國為102個。
以色列商業(yè)報 Calcalist 在今天早些時候獲取了這份新清單,所列基本是歐洲國家和五眼聯盟國:
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冰島、印度、愛爾蘭、意大利、日本、拉脫維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馬耳他、新西蘭、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伐克、韓國、西班牙、瑞典、瑞士、荷蘭、英國以及美國。
以色列公司如 Candiru 和NSO Group等開發(fā)的間諜軟件近年來與數十個國家中的人權濫用相關,當地政府借這些軟件監(jiān)控記者、活動家、異見人士和政治對手。
對以色列網絡務器市場的影響
Calcalist 的記者表示,以色列政府并未發(fā)布關于出口限制清單的更新說明,也尚不清楚為何在本月初縮減出口對象國。然而,這個時機表明以色列政府做出的決策可能受迫于盟友的壓力。
這份清單更新的前一周,以色列和法國政府舉行秘密會談,討論了關于 NSO Group 制造的間諜軟件可能被濫用于針對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出口限制清單發(fā)布的同時,美國制裁了四家監(jiān)控廠商,其中包括以色列公司 Candiru 和 NSO Group。據稱制裁導致NSO 集團命懸一線,原本該公司可能將產品賣給法國投資者,結果卻失去了新上任的首席執(zhí)行官而且可能因制裁而破產,因為該公司已成為網絡武器圈子中不受歡迎的公司。
以色列國防部對出口對象國做出的限制可能導致以色列損失100億美元的監(jiān)控市場。
大西洋理事會本月初發(fā)布報告稱,出售監(jiān)控和黑客工具的企業(yè)共有224家左右,其中27家位于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