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Yole 最新發(fā)布的的硅MOSFET報告,中國廠商占硅MOSFET銷售額的38%。除了IGBT、SiC、GaN等大火大熱的功率器件之外,硅MOSFET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領域,那么國內MOSFET企業(yè)的實力如何呢?
占據功率半導體40%份額,MOSFET憑啥?
MOSFET于1980年左右問世,是一種可以廣泛使用在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的場效應晶體管,用于將輸入電壓的變化轉化為輸出電流的變化,起到開關或放大等作用。1990年左右溝槽結構MOSFET逐步研發(fā)成功。2008 年,英飛凌率先推出屏蔽柵功率MOSFET?,F在市場主流的MOSFET主要分為四大類:超結MOSFET、平面型MOSFET、屏蔽柵溝槽 MOSFET和溝槽型 MOSFET。
MOSFET是功率半導體的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凡涉及發(fā)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儲電等環(huán)節(jié)的,均離不開功率半導體。功率半導體器件作為不可替代的基礎性產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
功率半導體主要可以分為功率器件和功率 IC。功率器件屬于分立器件,可進一步分為二極管、晶體管、晶閘管等,其中二極管主要包括TVS二極管、肖特基二極管、整流二極管等,晶體管則主要包括 MOSFET、IGBT、雙極性晶體管Bipolar(也叫三極管)等;功率IC屬于集成電路中的模擬IC,可進一步分為AC/DC、DC/DC、電源管理IC、驅動IC等。
在這三種晶體管的市場競爭格局方面,三極管的市場相對比較分散,因其價格低,在少數價格敏感、感性負載驅動等應用中還有一定需求,但由于三極管存在功耗偏大等問題,在全球節(jié)能減排的大環(huán)境下,其市場規(guī)??傮w趨于衰退,正在被MOSFET所取代。所以MOSFET和IGBT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yè)人士指出,MOSFET大約占據整個功率器件市場40%左右的份額。
那么MOSFET為何會占據如此大市場占比?諾芯半導體的負責人徐吉程告訴筆者,主要系MOSFET的結構決定的:首先,MOSFET器件是電壓控制型器件,即由電壓控制電流的大小,在應用中容易控制;其次,MOSFET工作頻率高,相比于IGBT和三極管器件,更符合高頻化發(fā)展的需求;再次,MOSFET是單一載流子導電(電子),而IGBT和三極管都是多子導電(電子和空穴),所以MOSFET不存在載流子復合效應,因此無電流拖尾等現象發(fā)生,更好用。
不同功率器件的功率、頻率范圍及各自的應用領域(來源:應用材料《Nanochip Fab Solutions》)
雖然在MOSFET大的市場格局中,主要由歐美日企業(yè)把控,2020年MOSFET前十大企業(yè)分別為英飛凌、Onsemi、ST、Vishay、Renesas、東芝、Alpha and Omega以及被聞泰科技收購的安世半導體,他們大約占據我國高端功率器件約90%的市場份額。而我國功率器件在中低端產品層次競爭較為充分,國產器件在中低端的占比相對較高。不過國內的MOSFET企業(yè)這幾年已經開始向高端邁進,相信會逐漸占據一席之地。
來勢洶洶的國內MOSFET玩家
這幾年國內MOSFET廠商發(fā)展的不錯,有很多新興起的Fabless設計公司和晶圓廠。而且他們的設計和工藝上提升很快,在鋰電保護,電源和電機等領域拿下不少市場。半導體功率器件行業(yè)的特點是市場化程度較高,行業(yè)集中度低,而且其價值鏈較短,前段晶圓制造能力和后端封裝能力是構成產品附加值的核心,但國內真正具備芯片研發(fā)、設計、制造全方位綜合競爭實力的國內本土公司只有少數。
國內MOSFET的IDM企業(yè)主要有華潤微、士蘭微、揚杰科技以及吉林華微,MOSFET的Fabless企業(yè)主要有新潔能、捷捷微電、富滿電子、龍騰半導體、韋爾股份、東微、尚陽通、芯派、芯導科技、諾芯半導體等。
國內部分MOSFET廠商及其經營模式一覽(數據來源:公司官網公開信息)
領先的功率半導體企業(yè)主要依靠長期的技術積累形成豐富的產品結構,涵蓋各大應用領域,且能夠為具體應用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因而占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如英飛凌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劃分了15個大類,其中僅功率MOSFET便有超 2,500種細分型號。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由于起步較晚,在技術儲備與產品結構上仍存在一定不足。由上圖我們也可以看出,國內的MOSFET廠商在產品型號數量上還有差距。
華潤微是以IDM模式為主的半導體企業(yè),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功率器件企業(yè)之一,也是國內營業(yè)收入最大、產品系列最全的 MOSFET 廠商。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提供-100V至1500V 范圍內低、中、高壓全系列 MOSFET 產品的企業(yè),也是目前國內擁有全部主流MOSFET器件結構研發(fā)和制造能力的主要企業(yè),生產的器件包括溝槽柵MOS、平面柵 VDMOS 及超結MOS等。2020年度,華潤微實現營業(yè)收入69.77億元,其中MOSFET收入超過20億元。2020年華潤微MOSFET產品與服務板塊產品銷售了271.46億顆。
士蘭微主要MOSFET產品為超結 MOSFET 和高密度溝槽柵 MOSFET這兩種,也有一些屏蔽柵SGT MOSFET。工藝技術平臺方面,士蘭微目前已穩(wěn)定運行有5、6、8 英寸芯片生產線,12英寸芯片生產線已經建設完成,并開始量產。
揚杰科技的屏蔽柵溝槽MOS SGT YG1代產品已經陸續(xù)研發(fā)成功,正在為國產替代做準備。同時第二代產品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同行公司最相近的5代技術水平。其晶圓工廠主要是硅基4寸和6寸,并在進一步規(guī)劃8寸晶圓廠。
華微電子主要是中低壓 CCT MOS、超結 MOS。公司擁有4英寸、5英寸、6英寸與8英寸等多條功率半導體晶圓生產線。
而在Fabless一眾廠商中,新潔能的實力不菲,MOSFET也是其專攻的產品。據新潔能的說法,新潔能是國內率先掌握超結理論技術,量產屏蔽柵功率MOSFET 及超結功率 MOSFET的企業(yè)之一,并且是國內最早在12 英寸工藝平臺實現溝槽型MOSFET、屏蔽柵MOSFET量產的企業(yè)之一。公司的MOSFET產品電壓已經覆蓋了12V~1350V 的全系列產品,達1300余種,公司是國內 8 英寸和 12 英寸工藝平臺芯片投片量最大的半導體功率器件設計公司之一。新潔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朱袁正先生,是國內最早一批專注于 8 英寸和12 英寸芯片工藝平臺對MOSFET、IGBT等先進的半導體功率器件進行技術研發(fā)和產品設計的先行者之一。
捷捷微電的MOSFET主要采用Fabless+封測的業(yè)務模式,目前,芯片(8英寸)全部為委外流片,部分器件封測代工。公司MOSFET系列產品主要包括中低壓溝槽MOSFET產品、中低壓分離柵MOSFET產品、中高壓平面VDMOS 產品以及超結MOS等產品。
富滿電子也采用 Fabless+封裝測試的經營模式,2020 年度,富滿電子實現營業(yè)收入 8.36 億元,歸母凈利潤 1.00 億元,其中MOSFET產品的收入為5470萬元,占總營收的6.54%。據官網的產品信息顯示,富滿電子約有60余種MOSFET產品系列。
2020年韋爾股份銷售了12.6億顆MOSFET,超過了實際生產量12.5億顆。韋爾股份的MOSFET產品主要圍繞著鋰電保護、手機主板以及快充等領域進行開發(fā)。他們的MOSFET產品最小 pitch(特征尺寸)小于1μm,最小設計線寬小于0.2μm。在鋰電保護領域,公司有超低阻抗1mohm、CSP封裝的雙N型單節(jié)鋰電池保護MOSFET。DFN2x2小型封裝產品,阻抗業(yè)界最低,應用于充電管理和端口保護。在快充領域正在開發(fā)高壓和中壓產品。
據招股書顯示,龍騰半導體是國內少數擁有超結MOSFET、平面型MOSFET、屏蔽柵溝槽 MOSFET和溝槽型 MOSFET四大主流功率MOSFET產品類別的公司,產品型號超過500種。早在2016年公司的超結L1、L2平臺部分產品便被英飛凌列入同類產品競品參照列表。還是行業(yè)中較早掌握超結理論,并量產超結 MOSFET 的公司之一。2020年其共計銷售了8600多萬只MOSFET封裝成品。龍騰半導體正在逐漸向FAB-lite模式發(fā)展,今年6月24日,其發(fā)布招股書欲募資11.8億元,擬通過自建 8 英寸功率半導體外延片產線的方式,實現由Fabless 模式向 Fab-Lite 模式的轉變。公司的一部分核心產品超結 MOSFET 的生產模式將由向晶圓代工廠定制化采購轉變?yōu)椴少徆杵笞灾髦圃焯厣に囃庋悠?,再通過外協方式完成后續(xù)的 MOSFET制造工序。
芯導電子主要生產功率器件和功率 IC,不過MOSFET收入在2020年只占10.8%。據了解,芯導電子的MOSFET的溝槽優(yōu)化技術使得產品在1mm*0.6mm的小封裝尺寸下的導通阻抗可低至62毫歐。目前行業(yè)在相同封裝尺寸的 MOSFET產品導通阻抗為120毫歐左右。
紹興諾芯半導體也是一家專注在MOSFET領域的Fabless企業(yè),主要做Trench MOS和低功耗高頻SGT MOS,采用8英寸工藝制程。據了解,公司的100V SGT產品性能可直接對標國際公司,打破了國外壟斷。
在MOSFET高端技術領域,其實國內廠商與國外廠商差距不大,主要是在制造技術上差距比較大,高端的MOSFET我們是有能力設計和制造生產出來的。據徐吉程的觀點,與國外廠商比,國內廠商的差距有如下幾點:1. 對應用市場理解的深度,2. MOSFET與方案的配合度,方案需要哪些特性的產品很重要,3. 制造工藝的管控度,比如trench的角度和一致性等,4. 封裝工藝的管控程度,5. 測試時的嚴格的程度,6. 先進技術的探索和研發(fā)的程度,7.原材料的研究與提升,6. 市場給國內廠商試錯的程度,等等。
徐吉程還指出:“相比英飛凌和安森美等國際大公司,我們與之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在器件pitch size,工藝技術等方面可以相互媲美,關鍵的差距在于細節(jié)控制,包括細節(jié)管控和對高端技術理解的深度。同時還有對終端環(huán)境的理解。在終端方案中,一般終端方案在design in時以國外廠商的產品為基礎,等國內器件去替代時,就會有難度,因為不可能制造出與國外廠商完全match的產品來,因此在核心參數上,就會有偏差,甚至引起失效,而如果以國內產品直接design in就會好很多。并且產品出問題時,不要一棍子打死,要給國內廠商解決問題的機會,不斷改善和優(yōu)化性能,一定能滿足客戶要求,同時國內廠商一定要控制好優(yōu)化和改進的時間,不能拖得太久。”
晶圓代工廠是MOSFET的堅強后盾
“如硅基MOSFET這樣的功率半導體屬于模擬器件范疇,對于模擬器件來說,要設計與工藝完美結合才能制造出好的產品來,器件的形貌,參數,特殊要求的工藝技術等等,都需要設計廠商與代工廠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并且在產品研發(fā)確定后,產能更是王道,這些足以看出代工廠的重要性?!毙旒谈嬖V半導體行業(yè)觀察記者。所以國際一線企業(yè)大多數采用IDM模式。
目前國內MOSFET的晶圓代工廠主要有華虹宏力、華潤上華、上海先進、中芯集成、四川廣義,廣州粵芯等。得益于國內 FAB 廠的技術沉淀與發(fā)展,結合國內設計公司的設計優(yōu)勢,目前部分國產功率器件的性能基本與國際大廠相當。不少公司的部分MOSFET等功率器件產品在技術上處于國內前列,與國際大廠的技術相當。例如龍騰半導體的650V超結MOSFET 產品的Rsp達到了16.45mΩ*cm2,而英飛凌先進的CoolMOSTM P7系列產品Rsp為8.80mΩ*cm2 。
國內主要純MOSFET晶圓代工廠(數據來源:公司官網公開信息)
華虹宏力作為國內第一家提供功率器件代工服務的8英寸純晶圓代工廠,2002年公司成立了國內第一條8英寸Trench MOSFET代工生產線。華虹無錫12英寸晶圓廠(華虹七廠)于2019年落成。目前華虹宏力已成功開發(fā)了溝槽類型的600V MOSFET和超級結結構的600-700V MOSFET。
華潤上華科技有限公司是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于1997年開始在大陸開放晶圓代工。華潤上華擁有兩條六英寸代工線和一條八英寸代工線,總部和生產線設于無錫。六英寸月產能逾11萬片,工藝線寬在0.5微米以上;八英寸生產線目前月產能已達4萬片,工藝線寬在0.5~0.13微米。MOS型場效應晶體管有200V以下系列、400-500V系列和600V系列三個系列有80多個品種。
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有5英寸、6英寸、8英寸晶圓生產線,專注于模擬電路、功率器件的制造,8英寸等值晶圓年產能66.4萬片。現已形成包括平面MOSFET、Trench MOSFET和Super-Junction MOSFET等在內的多種類MOSFET工藝平臺。具備完整的MOSFET正面/背面工藝解決方案。
紹興中芯集成主要為MOSFET、IGBT以及MEMS等提供特色工藝代工服務,基于8英寸工藝技術。它提供完整的MOSFET工藝平臺,包括溝槽式MOSFET、分柵式MOSFET以及超結MOSFET,包括先進的手機工藝以及特殊金屬沉積工藝等。
四川廣義微電子是遂寧市引進的第一家半導體芯片制造項目,現有一條月產能5萬片6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產品領域涉及高壓VDMOS、雙極IC、COOL MOS工藝平臺、TRENCH MOS、IGBT、肖特基等6大門類,最小線寬0.25μm。
廣州粵芯是廣東省目前唯一進入量產的12 英寸芯片生產平臺,其主打“定制化代工”策略,粵芯半導體項目計劃分為三期進行,一期主要技術節(jié)點為180-90nm制程,二期技術節(jié)點延伸至 90-55nm 制程,三期技術節(jié)點進一步延伸至55-40nm,22nm制程,三期建設全部完成投產后,將實現月產近8萬片12 英寸晶圓的高端模擬芯片制造產能規(guī)模,將為功率分立器件、電源管理芯片、混合信號芯片、圖像傳感器、射頻芯片、微控制單元等芯片需求。
由晶圓廠的主要產線布局也可以看出,國內的硅基MOSFET主流的尺寸主要集中在8英寸,并且逐漸向12英寸過渡。向12英寸硅晶圓的過渡,硅MOSFET 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這將使它們的成本更具競爭力。
寫在最后
如MOSFET這樣的模擬器件,想較于數字集成電路,其對工藝制程的要求較小,投資規(guī)模也小很多,不像數字電路建廠動輒要花費百億美金,且模擬產品性能與應用場景密切相關,下游的應用領域廣泛,所以功率半導體行業(yè)較難形成壟斷性企業(yè),即使是功率半導體龍頭在功率器件市場的占比也僅為19%,前十大企業(yè)的市場份額也不足60%。所以功率半導體可以說是中國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和崛起的一個突破口。
Yole Developpement預估,到2026年,MOSFET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94億美元,2020~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8%。國內企業(yè)要爭的蛋糕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