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半導體界最大的新聞,應該是英特爾欲以300億美元(合約1937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美國晶圓代工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了。
畢竟這是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了,并且如果真的收購完成后,整個芯片代工行業(yè)都可能會迎來大洗牌。
事實上,英特爾為何要收購格芯,是基于兩方面考慮的。
一方面是政治需要,我們知道美國目前在大力發(fā)展半導體,不想讓芯片產業(yè)空心化,也就是不過度依賴美國之外的廠商來生產,畢竟現(xiàn)在10nm以下的芯片,92%由臺積電生產,8%由三星生產,這讓美國很擔心。
所以英特爾收購格芯,100%符合美國半導體產業(yè)鏈,要技術回歸美國的政策,國防芯片制造收歸美國持有的公司制造,英特爾是在迎合白宮。
另外一方面則是英特爾想要與臺積電爭一爭雄,目前格芯擁有90-14nm完整的成熟制程+SOI技術,跟英特爾現(xiàn)在的10nm、2023年的7nm互補,這樣可以更完整的提供IP、設計、晶圓代工,封測制造服務。
同時在買下格芯之后,英特爾再發(fā)力晶圓代工產業(yè),說不定會將格芯的工藝推至10nm以下,甚至7nm、5nm,這樣與臺積電分庭抗禮,為英特爾爭取更大的份額與收益。
當然,如果英特爾一旦收購成功,對于整個半導體代工領域,甚至放大一點看,對于整個半導體產業(yè)而言,都將產生大變革。
一方面是因為格芯的很多客戶可因此而改變,畢竟格芯有很多客戶與英特爾是有競爭關系的,就比如說龍芯,以前就是格芯代工的,現(xiàn)在歸了英特爾了,龍芯還找不找英特爾代工?
另外格芯擁有代工市場7%左右的份額,一旦歸英特爾所有,英特爾再整合自己的芯片代工,對整個代工產業(yè)都將產生影響,涉及到一些客戶等的改變,以及政治影響,像中芯國際、聯(lián)電這些都可能會被拖下水打群架,難以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半導體市場的變數(shù)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