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按:
關于5G設備的芯片選擇,很多人陷入了ASIC和FPGA二選一的誤區(qū)。但是,小朋友才做選擇題,成年人根本沒得選。一方面,ASIC和FPGA本就不是有你沒我的正交關系;另一方面,F(xiàn)PGA的形態(tài)也在不斷演進。所謂的異構集成,在5G應用里也不例外。
ASIC與FPGA的嘴仗打了十幾年
在5G第二波商用浪潮來臨之時
頗有戰(zhàn)況升級的意味
一種聲音是:5G應用的復雜性和標準的不斷演進,將使FPGA力壓ASIC用量;另一種聲音則是:在成本和功耗壓力之下,5G基站所采用的FPGA平臺需要向ASIC過渡。
5G第二波,誰是絕佳選擇?
在5G發(fā)展初期,技術不成熟、基站總體數(shù)量并不多,F(xiàn)PGA現(xiàn)場可編程的優(yōu)勢很明顯。不同于FPGA的靈活性,定制化的ASIC一旦制造完成將不能更改設計,并且初期成本高、開發(fā)周期長。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Xillinx認為傳統(tǒng)的ASIC設計周期平均是14個月,通信設備若過分依賴使用ASIC,會讓設備商的終端產品晚上市6個月,在5年內將少33%的利潤,等于損失14%的市場份額。而FPGA可以幫助設備商快速發(fā)展原型機,快速交付,開發(fā)時間可以平均降低55%。
2019年末開始,局勢有了些微妙變化。
隨著5G基站數(shù)量進入爆發(fā)階段,ASIC方案的規(guī)模經(jīng)濟效應就顯露出來了。
業(yè)界紛紛預測,從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基站基帶側會出現(xiàn)ASIC取代FPGA的現(xiàn)象。去年底還有一個標志性事件,諾基亞宣布使用SoC來替代FPGA開發(fā)5G芯片組。官方解釋是,之前認為FPGA具備可編程能力,更能滿足運營商的使用需求。但是由于使用FPGA開發(fā)芯片推高了5G網(wǎng)絡設備的單價,并且耗電量也比使用SoC的設備要高,所以決定取消這一計劃。
種種跡象,對FPGA都不妙。但是ASIC就是絕佳選擇嗎?
摩爾定律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僅從節(jié)點的進步來提升處理的效率已經(jīng)越來越困難。而測算4G與5G時代的ASIC NRE成本,卻是幾乎3倍的增加。另外,5G標準仍在持續(xù)演進中,兩年以上的開發(fā)周期仍是ASIC一大硬傷,畢竟誰也無法精準預判未來。而最為不同的一點是,5G帶來了多樣性的需求,這對于以規(guī)模經(jīng)濟取勝的ASIC,在某些碎片又量小的應用面前,就被縛住了手腳。
5G第二波商用浪潮來臨之際,ASIC經(jīng)濟學并不可行,純FPGA方案在成本與功耗方面又有掣肘。還有第三條路嗎?
FPGA的權衡之道
在第三條道路的探索上,Xilinx進行了一次不同以往的嘗試。今日發(fā)布的Zynq RFSoC DFE,將硬化的數(shù)字前端(DFE)模塊與靈活應變的可編程邏輯相結合,這也是Xilinx史上首次推出這樣一款硬化專用IP多于自適應邏輯的無線電平臺。
根據(jù)Xilinx有線與無線事業(yè)部高級總監(jiān)Gilles Garcia的解讀,這一創(chuàng)新旨在滿足不斷演進的 5G NR 無線應用標準,為了涵蓋低、中、高頻段頻譜的廣泛用例,Zynq RFSoC DFE在采用硬化模塊的ASIC的成本效益與可編程、自適應SoC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及上市時間優(yōu)勢之間,找到了技術平衡。
從器件架構來看,主要包括處理器子系統(tǒng)(四核Arm Cortex-A53、雙核Arm Cortex-R5F)、少量的可編程邏輯單元、RF和數(shù)字前端子系統(tǒng)??梢钥吹剑赗F和數(shù)字前端子系統(tǒng)硬化的ASIC IP中,包括了一個完整的DFE模塊鏈。
事實上,Xilinx已經(jīng)推出過三代Zynq RFSoC產品,在前幾代產品中,這些DFE IP以軟IP的形式存在于可編程邏輯單元中。而實現(xiàn)硬化之后,與上一代產品相比,Zynq RFSoC DFE將單位功耗性能提升高達兩倍,并且能夠從小蜂窩擴展至大規(guī)模MIMO(mMIMO)宏蜂窩。
通過在集成度和靈活性方面的權衡設計,該解決方案能夠在所有FR1頻帶和新興頻帶(最高7.125GHz)內實現(xiàn)載波聚合/共享、多模式、多頻帶400MHz瞬時帶寬。當用作毫米波中頻收發(fā)器時,Zynq RFSoC DFE可提供1600 MHz的瞬時帶寬。
在靈活性方面,支持用戶繞過或定制硬化的IP模塊,可以利用支持現(xiàn)有和新興GaN Pas的DPD,也可以插入其自有的DPD IP。
5G的多樣化需求和復雜性
5G與4G相比,不僅是網(wǎng)絡帶寬方面的升級,在運營管理模式上也有許多新的訴求。因此未來的網(wǎng)絡不再是單一設備商甚至單一運營商包打天下,而是一個豐富的生態(tài)圈,因此開放性、靈活性尤為重要。
就5G無線電而言,所需的解決方案不僅要滿足廣泛部署所提出的帶寬、功耗和成本挑戰(zhàn),還必須適應三大關鍵5G用例: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大規(guī)模機器類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此外,解決方案必須能夠隨不斷演進的5G標準進行擴展,如OpenRAN(O-RAN)、全新的顛覆性5G商業(yè)模式。
Gilles Garcia談到,5G正在經(jīng)歷第二波的大規(guī)模部署,每個通道需要處理更多,需要有更高的瞬時帶寬,更高的集成度水平,另外還有降低功耗,有更高的容量和更低的成本,這是設計這一款新的Zynq RFSoC DFE架構的初衷。而新的用例仍在不斷涌現(xiàn),例如虛擬現(xiàn)實、車聯(lián)網(wǎng)等等,這些應用都要求低延時、低錯誤率,只有高度集成的類似ASIC、但同時又可編程的平臺,才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業(yè)態(tài)
在Gilles Garcia看來,ASIC的經(jīng)濟性和可行性會隨著5G的不斷部署下降,單一方案無法滿足成本、功耗、效率等多方面需求。在百萬量級的無線電單元部署中,即大型的OEM硬件廠商中,ASIC仍然是合適的選擇。不過,5G一個顯著的趨勢就是碎片化應用越來越顯著,對于無線電單元量級在50萬以下的應用中,RFSoC DFE更有競爭力。預計5G在未來十年還會不斷地升級,不排除一些原來采用ASIC戰(zhàn)略的用戶,會轉向RFSoC DFE,因為它總體置有成本更低,性能、功能更優(yōu)越,還能加速上市速度。
對于未來即將發(fā)生的改變,Xilinx不是唯一做好準備的FPGA廠商。
Intel繼收購Altera之后,于2018年收購了芯片公司eASIC,該公司提供一種介于FPGA與ASIC中間的技術。通過半成品的結構化ASIC,能夠節(jié)省NRE費用和設計時間,而芯片的性能和功耗又接近標準單元ASIC。此舉被看作是Intel在FPGA和標準ASIC之間的戰(zhàn)略布局。
相應的還有eFPGA的形式,例如Achronix,F(xiàn)lex Logix等廠商,通過將一個或多個FPGA以IP的形式嵌入ASIC或SoC等芯片中,實現(xiàn)數(shù)字可重構的結構,從而使芯片實現(xiàn)更高的靈活性和可重新配置的特性。
ASIC還是FPGA?未來的競爭邊界被模糊,一方面,各自有其存在的空間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架構在萌發(fā)。如果一定要說出一個贏家,那就是混合架構的SoC。
就在昨晚,AMD和Xilinx聯(lián)合宣布,已就AMD以全股票交易收購Xilinx達成最終協(xié)議,交易總價值350億美元。更強大的產品組合呼之欲出,結合CPU、GPU、FPGA、自適應SoC以及相關的軟件工具,對于雙方來說,這是不是都是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