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王建宙:別小覷,5G將推動移動通信格局5大變化

王建宙:別小覷,5G將推動移動通信格局5大變化

2020-03-05
來源:新浪科技
關鍵詞: 王建宙 5G

  技術的升級換代帶來的市場、資本及戰(zhàn)略上的變化,都將促成電信運營商在新的5G時代發(fā)生全方位的角色轉變

2864-iqfqmat9572550.jpg

  編者按:近期,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高級顧問、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先生向《財經》雜志發(fā)來他撰寫的有關5G推動移動通信業(yè)格局變化分析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王建宙從市場、資本、技術、戰(zhàn)略多方面多層次總結分析了移動通信行業(yè)結構將發(fā)生五大變化。

  其一,移動通信運營商共建共享網絡在2G、3G時代很難實現共建共享,4G時代出現窗口,5G時代將會成為移動通信行業(yè)的一種常態(tài)。

  其二,通過市場并購方式來整合移動網絡的態(tài)勢在5G時代還會延續(xù)。

  其三,開放式智能化的無線接入網將在5G時代成為主流,這不僅代表了技術的發(fā)展方向,而且會降低網絡設備的采購成本。

  其四,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還將繼續(xù)深入。

  其五,多年來人們將電信連接收入占比高的運營商視為強者,5G時代,運營商將繼續(xù)在新的領域尋找新的收入增長機會,后者將成為新的強者。

  以下為王建宙原文,原題為《5G推動移動通信業(yè)格局5大結構性變化》:

  移動通信技術每一次升級換代,都給行業(yè)帶來新的發(fā)展機會。同時,技術升級換代也會推動行業(yè)自身的結構性變化。

  隨著5G的建設和運營,移動通信業(yè)內正在發(fā)生5個方面的變化。

  變化一:運營商共建共享5G網絡成為現實

  誰都知道建設一個全覆蓋的移動通信網絡需要付出巨大的投資,因此,常常有人說,沒有必要重復建設那么多個網絡,多家運營商合用一個網不就可以了嗎?其實這也是電信運營商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在過去很長時間內,這是難以做到的。

  2G時代,采用CDMA標準的運營商是不可能與采用GSM的運營商共享網絡的。即便是一個同時擁有GSM網絡和CDMA網絡的運營商,也無法將自己的兩個網絡融合在一起。那時候,兩個不同制式的網絡各有自己的技術特色,讓消費者選擇。

  在3G時代,有三種移動通信技術制式,他們也是互不兼容的,不同運營商之間當然也不可能共享網絡。

  到了4G時代,情況就不一樣了。在4G標準制定的過程中已經確定,將TD-LTE與FDD LTE兩種方式融合,互相兼容,還可以混合組網??梢哉f,從4G開始,移動通信運營商在技術上已經同質化,這就為共享網絡創(chuàng)造了基礎條件。再加上移動基站站址的獲取也越來越困難,于是運營商們自然產生了共建共享網絡的要求。為此,3GPP制定了不同運營商共享網絡的技術規(guī)范。從4G開始,國際上有一些電信運營商在小范圍內實現了無線基站的共建共享,降低了基站建設和維護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G的技術標準是高度統一的,5G的技術性能遠超4G。但5G所需的頻率資源多于4G,建設成本和運維成本也高于4G。鑒于以上原因,5G時代,運營商對共建共享網絡的要求更加強烈,運營商們共建共享網絡的技術條件也更加成熟了。

  2019年初,我聽到了意大利電信與意大利沃達豐兩家運營商合作共建5G網絡的消息,但仔細看一下內容,合作的范圍比較窄,主要是共同使用基站鐵塔。這與我們想象中的共建共享還有較遠的距離。

  2019年9月,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決定共享5G頻率,共建5G網絡。根據雙方協議,兩家運營商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無線接入網絡,雙方劃定區(qū)域,分區(qū)建設,各自負責在劃定區(qū)域內的5G網絡建設相關工作,誰建設、誰投資、誰維護、誰承擔網絡運維成本。

  此舉樹立了運營商共建共享的榜樣,在業(yè)界引起震動。兩家運營商共建共享5G接入網,將會大幅度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維成本,而且提升5G網絡的技術指標。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各自都擁有在3.4 GHz – 3.6 GHz頻段范圍內的100 MHz頻率,兩個運營商共享頻率,使5G頻率帶寬達到200 MHZ,數據速率可獲顯著提升。

  2020年2月,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頒發(fā)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證,同意三個運營商在全國范圍內共同使用3.3 GHz – 3.4 GHz 頻段的頻率用于5G室內覆蓋。這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創(chuàng)舉,進一步推動了5G網絡的共建共享。

  多年來,全球的移動通信業(yè)界一直在探討運營商共享頻率和共享網絡,但是此前走出的步子都比較小,這次中國的電信運營商開展5G網絡大規(guī)模共建共享,在全球電信業(yè)界做出了示范,為整個行業(yè)提供成功的經驗。

  5G以后,移動通信技術還會繼續(xù)升級換代。按照香農定理,要提升無線數據的速率無非是兩條路,一是提高信噪比,二是增加頻率帶寬。到哪里去找新的頻率呢?只有到高頻段去找頻率,采用毫米波或者比毫米波更高的頻率。2019年世界無線電大會已將未來電信有源業(yè)務的可用頻率資源上升到450 GHz。大家知道,無線電頻率越高,繞射力越弱,這就需要更多的無線基站。運營商共建共享移動網絡不僅有利于加快5G網絡建設,也為5G以后的移動網絡建設積累更多的經驗。

  移動通信運營商共建共享網絡將會成為移動通信行業(yè)的一種常態(tài)。

  變化二:并購促進了移動通信運營商的整合

  電信行業(yè)原來是一個提供公用設施的行業(yè),公用設施業(yè)最顯著的特性是規(guī)模效應,供應商數量少,微利經營,穩(wěn)步增長。

  但移動通信的發(fā)展過程與此前的電信業(yè)發(fā)展不一樣,移動通信進入市場后,立即受到市場的青睞,很快便出現了嚴重的供應短缺。于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高價拍賣移動通信頻率,增發(fā)移動通信牌照。多數國家的移動通信運營商超過5家,有的國家更多,印度曾發(fā)了12個移動通信牌照。這樣做既可以快速解決移動通信供應短缺的問題,還能通過多家運營商的劇烈競爭,克服了傳統電信業(yè)價格高、質量低、服務差、技術發(fā)展緩慢等眾多的弊病。

  當時,移動通信企業(yè)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吸引了眾多的資本,一度成為國際并購市場的主角。2000年,英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沃達豐以1800億美元收購德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曼內斯曼,成為全球金額最高的并購案,這個紀錄至今尚未被打破。那時,一個規(guī)模不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都可以天價被收購。由于移動通信運營商的估值很高,許多國家的綜合電信運營商將移動業(yè)務從母體分離單獨上市,從而獲得更高的估值。

  這種在資本市場支持下的眾多運營商競爭的局面使得移動通信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普及,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使手機在全球范圍內從奢侈品變?yōu)槿藗兩畹谋匦杵贰?/p>

  移動通信運營商一直保持高速度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這種增長的最大的驅動力來自新增用戶。盡管移動通信資費一直在降低,但由于每年新增用戶的勢頭不減,移動通信運營商都能保持較好的盈利。這種局面一直持續(xù)到全球手機數量超過70億部,也就是全球人均擁有1部手機的時候,新用戶的增長終于放緩。

  于是,近年來,有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出現了收入的負增長,有的甚至出現了虧損。只要拿到移動通信的牌照,無論網絡規(guī)模大小都能盈利的日子沒有了。一些規(guī)模偏小的移動通信運營商顯然支撐不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移動通信行業(yè)出現了新一輪的并購。

  在美國,原有五家從事移動通信的電信運營商,其中AT&T和威瑞信(Verizon)的規(guī)模較大,其它三家的規(guī)模較小。幾年前,市場份額排第四和第五的斯普林特(Sprint)與奈科斯泰(Nextel)合并,減少了一家運營商,后來,斯普林特又與T-Mobile合并,又減少了一家。

  在歐洲,情況也差不多,移動通信運營商的數量基本上都是朝5變4,或5變3的方向走。

  就連原先移動通信運營商數量最多的印度,也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整合。經過整合,沃達豐艾迪埃(Vodafone Idea),巴蒂埃泰爾(Bharti Airtel)和信實Jio(Reliance Jio)三個運營商占有90%以上的移動市場份額,他們三家的用戶數超過11億戶。

  可以預期,這種通過市場并購方式對移動網絡的整合還會繼續(xù)。

  變化三:開放式智能化的無線接入網初露端倪

  電信運營商與電信設備制造商合作,積極推動軟件定義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并已經在5G的核心網得以實現。

  5G核心網采用的是基于通用設備,通過云設施和虛擬化網元實施軟件定義網絡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軟件與硬件解耦,網元功能以軟件的形式存在,通過網絡切片把一個物理網絡變成多個具有不同功能的虛擬網絡。這種新的結構不僅提升了網絡的靈活性,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通用化的硬件,節(jié)約了建設和維護成本,有利于緩解移動通信運營商重資產運營的狀況。

  不過,不少運營商的觀點是,光是核心網實現軟硬件的解耦還是不夠的,因為移動網絡成本構成的大頭是無線接入網。運營商希望無線接入網也能實現軟硬件的分離,建立開放式的無線接入網(Open RAN)。這種開放式的無線接入網采用集中化的通用硬件平臺,實現接口的開放和軟件的開源,通過智能化控制,建立虛擬化的無線網絡,達到靈活、高效和低成本的目標。

  運營商的呼聲越來越高,由各國運營商主導的O-RAN聯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此外,由Facebook發(fā)起的TIP也一直在開展類似的工作。O-RAN聯盟和TIP已宣布了一項聯絡協議,雙方開展合作,以確保他們在開發(fā)可互操作的開放式無線接入網解決方案方面的一致性。

  進入2020年以后,支持開放式無線接入網的運營商越來越多,連阿聯酋的運營商Etisalat都宣布,從2020年開始,要在中東和非洲地區(qū)推出虛擬化無線接入網。

  電信運營商對這種開放式的無線接入網抱有很大的熱情,這不僅代表了技術的發(fā)展方向,而且會降低網絡設備的采購成本。不過,傳統電信設備制造商對此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們擔心采用通用設備會降低效率,增加能耗。歐洲有一家傳統電信設備制造商的高管明確表示無法接受軟件開源。

  2019年11月,英國運營商沃達豐宣布要在14個國家建設10萬個開放式無線基站,并發(fā)出了信息問詢書(RFI),響應者大部分是一些新的規(guī)模較小的制造公司,傳統的電信設備制造商都沒有參與進來。

  誠然,建立開放式的無線接入網會涉及到整個接入網架構的徹底變化,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硬件與軟件的解耦畢竟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期待著業(yè)界盡快達成共識,聚集力量研發(fā)開放式智能化的無線接入網。

  變化四: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開展深度合作

  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并不是一種完全的競爭關系,盡管互聯網公司通過社交網絡推出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傳統的話音和短信,但是社交網絡本身也給電信運營商增添了流量收入。數據流量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目前數據流量收入已經超過話音和短信收入,成為電信運營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電信運營商曾經稱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提供者為OTT,埋怨OTT無須花巨資建設移動網絡,跳過電信運營商,直接在移動網絡上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F在,這樣的埋怨已經很少聽到了。事實上,如果沒有應用開發(fā)商的參與,僅僅靠電信運營商自己開發(fā)應用服務,就不可能有如此繁榮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運營商也不可能有如此快速增長的數據流量業(yè)務。

  電信運營商除了自己開發(fā)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以外,還與互聯網公司加強了合作,共同推廣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以此來促進數據流量的增加?,F在,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不斷加強,合作的范圍越來越廣闊。

  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的深度合作在云服務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美國電信運營商威瑞信宣布與亞馬遜合作推出5G邊緣云服務。在此以前。威瑞信關閉了自己的云平臺,出售了共29處數據中心,選擇亞馬遜的AWS作為自己的云服務商,將威瑞信的上千個業(yè)務應用程序和數據庫后端系統轉移到AWS上。無獨有偶,美國的另一家電信運營商AT&T也出售了31處數據中心,將自己的業(yè)務遷至微軟的Azure云服務,后來又宣布將其5G網絡的邊緣計算功能與Azure云服務進行整合。這些電信公司曾經大力拓展數據中心,希望以自身的傳輸優(yōu)勢擴大托管業(yè)務,但是始終無法將此業(yè)務做大,更無法與亞馬遜、微軟、谷歌的云服務競爭,于是干脆關閉了這項業(yè)務,而且將自己的云計算應用也轉移到外部的云服務平臺上。

  業(yè)界很關注這種電信運營商與電商或互聯網技術公司深度合作推廣云服務的方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云服務市場其實剛剛開始,盡管目前電商企業(yè)在云服務的市場上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云服務市場規(guī)模的發(fā)展,這種市場格局還會發(fā)生變化。電信運營商可以探索各種方法去發(fā)展云服務,擴大市場份額。事實上,一些電信運營商主導的云服務系統也勢頭很猛。例如德國電信的“開放式電信云(Open Telekom Cloud)” 充分發(fā)揮了電信運營商在提供基礎設施服務方面的優(yōu)勢,深受市場歡迎。

  變化五:非電信服務收入的份額呈增長趨勢

  GSMA發(fā)布了“2018年非電信服務收入在電信運營商業(yè)務收入中的貢獻”報告。報告提出:“電信運營商正在尋找網絡連接以外的收入來源去抵消核心業(yè)務收入的增長停滯”。看到報告中公布的數字,我感到吃驚。美國AT&T的非電信業(yè)務收入已達40%,韓國電信和日本軟銀的非電信收入超過30%,土耳其移動(Turkcell)的非電信收入也超過25%。報告中的非電信收入包括媒體、有線電視、物聯網、金融和各種數字化服務。

  報告中有一個排行榜,將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按非電信收入占比的高低排列,占比高的運營商排在前面??戳诉@個排行榜,我甚至有些不適應,因為在我們這個行業(yè),以前一直是將電信連接收入占比高的運營商視為強者的。

  有的電信運營商是通過大手筆的收購來提升非電信收入比重的。美國AT&T以490億美元收購了有線電視公司DirectTV,又以845億美元收購了媒體公司時代華納。日本軟銀以310億美金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

  也有的運營商是通過自身開拓新的業(yè)務來提升非電信收入比重的。法國電信建立了橙銀行(Orange Bank),提供移動支付、儲蓄、支票、借記卡等各種金融服務。該銀行成立兩年后就有了50萬客戶。

  當連接服務的收入增長停滯,運營商利潤開始下降的時候,運營商都在新的領域尋找新的收入增長機會。

  當然,電信運營商要進入新的領域是很困難的,首先是很難得到投資者的支持。電信運營商的股東多是機構投資者,而通常機構投資者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們都有自己的投資組合。當電信運營商要進入新的領域時,投資者往往已經擁有這個領域的公司的股權了,他們不喜歡電信運營商再進入。

  多年前,當中國移動要入股浦發(fā)銀行的時候,我們聽到的是一片來自投行分析師的反對聲,他們認為此舉是“不務正業(yè)”。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這樣的股權合作不僅能促進雙方業(yè)務的合作,而且給中國移動帶來了可觀的增量利潤。

  投行分析師通常會給業(yè)務單一的公司提高估值,有時一個公司進入新的領域,不僅不能提高估值,反而要降低估值。但是這種估值方法并不合理。

  看一下電信設備制造企業(yè)的情況。當年為了體現業(yè)務集中,愛立信將手機制造業(yè)務分拆出去,專門從事電信網絡設備制造。而諾基亞則將網絡設備制造業(yè)務分拆出去,專門從事手機制造。這種做法在當時很流行,受到投行分析師的贊賞。但是,華為和三星卻采取了不同的戰(zhàn)略,他們堅持網絡設備與手機終端共同發(fā)展,而且還進入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今天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集網絡設備、手機終端、半導體集成電路于一體的制造商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他們的財務業(yè)績遠勝于產品單一的同行。

  在移動通信發(fā)展的過程中,其生態(tài)系統的范圍在不斷擴大。移動通信運營商提供的“管道”服務產生的價值正在向生態(tài)系統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延伸。電信運營商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努力進入延伸領域,擴大業(yè)務范圍。今天,電信運營商確有必要借鑒互聯網提供商的經營模式?;ヂ摼W公司通過延伸服務獲取價值,并以此來平衡基礎服務的成本,已經走出一條成熟的路。進入5G時代,移動通信生態(tài)系統的范圍更大了,電信運營商有廣闊的拓展空間,關鍵是要選擇進入最能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的領域。

  以前,業(yè)內常常稱新業(yè)務為電信增值業(yè)務,有點錦上添花的味道,今天,對電信運營商而言,新業(yè)務的收入或許會成為增量收入的主要來源。電信運營商如何利用自身優(yōu)勢,延伸自己在生態(tài)系統中的作用,這是一個大戰(zhàn)略。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