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4 日訊,對于蘋果來說,其想要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未來仍不太可能改變,擺在他們面前最現(xiàn)實的問題是,高端 iPhone 轉移出中國根本無法大規(guī)模量產。
一些蘋果高管建議將至少一種產品的生產轉移到越南,但這一想法遭到了高級管理層的拒絕。
據(jù)了解,蘋果運營主管“最早在 2015 年就曾建議”公司應“將至少一種產品的組裝轉移到越南”,這樣做可以使蘋果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開展“工人培訓并建立新的零部件供應商供應商”。但是此舉遭到蘋果高層管理人員的拒絕,理由是這種轉變太具挑戰(zhàn)性,難以實施。
事實上,蘋果想要在中國以外生產高端 iPhone 變的非常困難。比如去年蘋果去年就著手計劃在印度生產 iPhone 11。本來,這個做法標志著蘋果戰(zhàn)略的重大轉變,如果能成功,iPhone 11 就成了第一款在中國以外制造的當年新款 iPhone。
但當真正為 iPhone 11 建立印度生產線的之后,蘋果停止了這種努力。知情人士表示,印度當時沒辦法提供熟練的工人,也沒有準備好提供蘋果所期望的強大的基礎設施。
盡管冠狀病毒對蘋果的供應鏈產生了影響,但蘋果公司“不太可能”將高端 iPhone 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
一位熟悉富士康海外業(yè)務的人表示,蘋果不太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將其高端 iPhone 生產線轉移到印度。這位知情人士說印度的供應鏈還沒有完全到位,印度的工人還沒有準備好生產高端 iPhone 所需的組件。
之前也曾有報道稱,要讓蘋果把 iPhone、Mac 的生產線搬回美國本土是困難的,因為一顆小小的螺絲就能把當?shù)氐墓S給難住,更別說其他的零部件了。
蘋果將 Mac Pro 上的螺絲交給了美國一個制造商,但是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部件,讓負責蘋果螺絲制造的承包商的 20 名員工給難住了,因為用盡所有的辦法后,一天最多才能生產 1000 個螺絲,這遠遠不能滿足蘋果的需求。
遺憾的是,這種看似簡單的小部件拖慢了整個 Mac Pro 生產過程,經過幾個月的延遲,依然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進展,蘋果公司最終還是選擇訂購了來自中國的螺絲,這些螺絲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生產出大量的定制零件。
目前為止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中國供應鏈的規(guī)模與熟練技術工人的數(shù)量相抗衡,想要轉移制造基礎設施或獲取與培養(yǎng)相對廉價而又熟練的勞動力資源是頗為花費時間的事情,當然最后還不一定能夠實現(xiàn),像蘋果這種經歷了 Mac Pro 美國制造的過程后,他們更加體會到工廠放在中國的重要性。
蘋果與海量的供應鏈廠商是一種產業(yè)合作關系,更是一種上下游的利益綁定關系,類似于平臺與平臺上的開發(fā)商之間的關系,蘋果與供應商的關系本身是不牢靠的,蘋果對供應商的掌控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工廠遷回美國,那么搬遷成本、人力成本、物料和物流成本等因素,必然會影響雙方的關系,所以蘋果不會也不敢這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