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疫情防控,曠視AI測溫系統顯身手!

疫情防控,曠視AI測溫系統顯身手!

2020-02-11
來源:中國電子網
關鍵詞: AI技術 曠視科技

 

  隨著春節(jié)后返工日來臨,疫情防控專家指出,未來一周是防控關鍵期,全國各大城市的公共場所,將以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應對這場戰(zhàn)“疫”。溫度,則是這場戰(zhàn)斗的關鍵,如何做到“無接觸感應”、“高效率通行”、“高溫智能預警”是留給城市管理者的巨大挑戰(zhàn)。

  臨危受命,用AI守城

  在北京市海淀區(qū)以及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統一調度下,曠視積極發(fā)揮人工智能前沿企業(yè)領軍作用,春節(jié)期間調集近百人研發(fā)團隊全力奮戰(zhàn),對發(fā)熱人員篩查系統需求、解決方案功能規(guī)劃、接口方案、測試聯調、供應鏈整合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和溝通。這期間,我們得到了國家工信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各方在資源上的大力支持和協同。

  基于落地場景需求,曠視研發(fā)團隊提出了“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通過前端紅外相機鑒別人流中的高溫人員,再根據疑似發(fā)燒者的人體、人臉信息,通過AI技術,可以輔助各類公共場所(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機場)等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下的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體溫異常者,實現非接觸密集型人流AI輔助溫感解決方案,解決疫情平穩(wěn)后在開放場所的通行效率與可控度。

  經過十天連夜奮戰(zhàn),曠視AI測溫系統正式上線,并率先在北京市海淀政務大廳和部分地鐵站展開試點應用。

  無接觸感應,單機可部署16個通道

  面對返工高峰的壓力,曠視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識別效率更高。相比人工近距離檢測手段和傳統的發(fā)熱篩查系統,曠視將研發(fā)重點放在對遠距離的測溫精度以及高密度人流量的可用性上。

eb949850d5575ff7978b611fbc427efc.jpg

 ?。〞缫旳I測溫系統應用界面)

  首先,曠視針對戴口罩遮擋進行了專項模型優(yōu)化,即便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積遮擋人臉的情況下,系統也能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通行人群,識別誤差±0.3℃,大眾無需摘下防護也無需排隊聚集,大大提升公共空間的安全性和檢測效率。

2.jpg

 ?。〞缫旳I測溫系統在北京市海淀政務大廳投入使用)

  系統另外的一大特點是可支持大于3米的非接觸遠距離測溫,一旦有疑似發(fā)熱人員出現就會自動報警。結合曠視自研的人體ReID檢測檢索技術,系統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發(fā)熱人員位置線索,以進行進一步的確認檢測和醫(yī)學觀察。

4.jpg

 ?。〞缫旳I測溫系統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某地鐵站點出入口布設中)

  曠視研發(fā)人員表示,此系統的智能疑似高熱報警帶寬可達到每秒15人,且一套系統可以部署16個通道,基本保證一個地鐵口管控。這樣一來,人流量較大的通道在AI系統的輔助下,僅需1名工作人員就能夠管控現場,大大降低一線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曠視希望竭盡所能用AI技術幫助一個個血肉之軀,讓AI與一線工作人員共克時艱,打贏這場戰(zhàn)“疫”!曠視也將持續(xù)調動自身的研發(fā)力量,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多AI產品,為這場全國疫情防控戰(zhàn)貢獻科技力量。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