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觸控技術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發(fā)展趨勢

觸控技術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發(fā)展趨勢

2019-07-02
關鍵詞: 觸控技術 iPhone

  現當下,iPhone大行其道,不可否認,iPhone帶給了我們全新的智能手機的詮釋,它帶給用戶的是智能理念、系統(tǒng)、以及設計美感,同時伴隨的是觸控技術的更大范圍普及。

  其實觸控技術、人機接口產業(yè)在之前已經過長期的發(fā)展,iPhone做的不過是正式拉開了大張旗鼓的序幕。觸控技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2年,當時多倫多大學開發(fā)出第一個感知手指壓力的多媒體觸摸顯示屏,成功地實現了多點觸控技術的研發(fā)。

  

u=2596554116,2464253701&fm=26&gp=0.jpg

  此后,盡管技術人員一直不斷地完善,形成了多種不同應用的觸控顯示技術,但無論其中哪種技術,在應用層面上都停留于小規(guī)模階段,無法為大眾知曉。直至2007年蘋果公司成功推出了iPhone手機,在電容式技術上實現了多點觸控,這才使得這項技術不斷地家喻戶曉。

  觸控技術現今有著極大的消費市場,同樣的,因為其先進的技術和貼近消費者的操作理念,在未來的階段有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并呈現出如下的發(fā)展趨勢。

  觸控技術的應用平臺廣泛。觸控技術的應用并不局限于手機,在電腦上也有很多應用。早在iPhone推出的2007年,微軟也曾推出一款采用多點觸控技術的概念產品Surface,在業(yè)界引起廣泛關注。如今,更多的電腦產商運用技術,華碩的EeeP 900等產品就是例子。

  

2.png

  此外,觸控技術還運用于其他領域,比如,有研究院在研究汽車擋風玻璃當信息顯示平臺,可以通過機器識別手勢,進行駕駛操作;有人研究在運動員的訓練中應用觸控技術,通過設點標準動作實現對訓練的監(jiān)控,大大簡化訓練過程。

  技術專利是限制觸控技術發(fā)展的關鍵因素。進行觸控技術相關產品的研發(fā),難免觸及觸控技術其中的專利問題。就單單觸控技術其中的投射電容式面板就涉及專利100多中,而這些專利主要掌握在美國Synaptics(新思)、Apple(蘋果)和臺灣升達科技手上,后來者很難有插手的空間。如何打破專利壁壘,研發(fā)自己的技術,是觸控技術相關企業(yè)的發(fā)展關鍵和無法逃避的問題。

  產業(yè)鏈上下游的整合。觸控技術涉及相關的整個產業(yè)鏈,因此,觸控技術的發(fā)展離不開產業(yè)鏈中上下游領域的整合。比如在觸控產品的材料上,上游技術基本掌握在歐美、日本業(yè)者的身上,中游材料加工則在日本與臺灣,下游面板的貼合、壓合、測試,則在臺灣和少部分在大陸完成。觸控產品的加大發(fā)展規(guī)模,勢必牽動整個上下游產業(yè)鏈的定位和重組。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