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終于賣不動了。
你要為它笑一場,還是哭一哭?
2019年1月3日,新年工作日的第一天,同時也是喬布斯注冊成立蘋果公司的42周年紀念日。
然而這樣的一天,蘋果下調了營收預期——近20年來未有之奇變,蒂姆·庫克在致投資者信中承認:
iPhone賣不動了,特別是在中國。
歷史轉折點?
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的核心產品賣不動了。
這還得了?
一時間股價震蕩,市值搖曳。昨天(1月3日),蘋果盤后股價就跌掉了8%,2個京東市值沒了。今天開盤后,又跌掉了9.96%,2個小米市值消失。
一夜之間,741億美元蒸發(fā)不見。
最后蘋果股價收于142.19美元,為2017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蘋果市值也跌破6800億美元,落后于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庫克自然預想到了這樣的反應,畢竟承認iPhone在中國賣不動,相當于直接承認——蘋果不再是那個讓中國人賣腎也要買的產品公司了。
但喬布斯接班人把iPhone賣不動歸因為“這屆經濟疲軟”、“大環(huán)境不行”……
然而真正原因,庫克心里沒點X數(shù)?更別說XS和XS Max數(shù)了。
早有征兆
之前一波又一波的投資機構,就紛紛下調了iPhone出貨量預期。
因為售價實在太高了。
庫克覺得中國果粉會一如既往為好產品買單,為創(chuàng)新買單,但誰又會輕輕松松閉眼買一個一年一換的萬元產品呢?
蘋果新產品中,手機iPhone XR、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出貨預期均被下調。
而加持刷臉解鎖的iPad Pro銷量同樣低于預期。
投資分析機構直言不諱:價格阻礙了客戶升級意愿。
蘋果的iPhone供應商們,也紛紛做了業(yè)績預警。
比如目前蘋果產品中,刷臉AI已是新一代標配,而供應商Lumentum,正是提供刷臉AI方案的核心廠商。
但就在新一季業(yè)績展望中,Lumentum顯得非常焦慮。
他們說,最大的客戶之一要求該公司在截止12月的第二財季“大幅減少出貨量”。
于是業(yè)績預測稱可能會減少7000萬美元。
盡管Lumentum并未指出這個客戶是哪家公司,但在其2018財年年報中將蘋果列為最大的客戶,30%的總收入來自于蘋果。
現(xiàn)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諷刺的是,蘋果認為新iPhone的創(chuàng)新成本集中于刷臉方案,以致售價不得不上漲,但換來的是用戶不買單。
當然,售價太貴之外,蘋果上下可能還沒意識到的是,iPhone一波又一波的小問題正在讓用戶失望。
小問題一波接一波
2018年9月新iPhone發(fā)布以來,小問題接二連三。
影響范圍最廣的是信號問題:Wi-Fi和LTE連接。
iPhone XS系列正式發(fā)售之后,大量用戶都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手機信號差,Wi-Fi不給力,甚至還會因此錯過一些電話與短信。
到底有多差呢?
無線技術網站WiWavelength的一項測評數(shù)據顯示,信號發(fā)射功率遠低于iPhone X和iPhone 8 Plus。
據觀察者網報道稱,甚至有人測評之后得出結論:iPhone XS Max和小米8透明探索版相比,信號差60%。
很多人都將鍋給了英特爾,認為是蘋果與高通打官司才選擇了英特爾的基帶,信號差是英特爾的問題。
不管是誰的問題,影響的都是iPhone用戶啊。
“一萬多塊,買個新手機,你說信號不好?”
問題不僅僅如此,還有電池相關的一籮筐問題。
電池差
首先是,充不進去電的問題。
果粉反饋說,只要一息屏,就沒法使用Lightning線給新iPhone充電了(無線可以)。
試想一下這樣的一個場景,睡覺前給電量剩余10%的iPhone充電,第二天一早醒來,只剩1%——多數(shù)人都懷疑過自家停電了。
還好,這并不是一個普遍問題,后來通過軟件升級解決了。
但還有未解決的普遍問題:充電太慢了。
都8012年了,還是5W USB-A 的充電器,人家華為都上40W的快充了。
如果再加上續(xù)航問題的,更讓人吐血。
iPhone XS系列,連前一代的iPhone X都比不過。據硬件網站Tom’s Guide的測試,iPhone XS續(xù)航9小時41分鐘,iPhone XS Max續(xù)航10小時38分鐘,而iPhone X的續(xù)航時間為10小時49分鐘。
而且,系統(tǒng)還影響續(xù)航。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一些用戶升級iOS12之后,iPhone出現(xiàn)了新的Bug,續(xù)航時間明顯變短。
機身發(fā)熱
如果你使用的是iPhone X之后的iPhone,可能會感覺到iPhone有點發(fā)燙,簡直為發(fā)燒而生。
而且這不是錯覺。
為了節(jié)省空間,iPhone X之后的iPhone都采用了雙主板結構,大幅度影響了散熱性能。
并且貼心的iOS系統(tǒng),會有手機過熱自動保護機制,機身達到一定的溫度之后,處理器就開始大幅降頻,然后卡頓接踵而至。
iPhone XS使用的是A12 Bonic處理器,性能比iPhone X使用的A11更強,發(fā)熱量也更大。
看來,“為發(fā)燒而生”的使命,iPhone也想致敬一番。
假防水?
防塵防水是新iPhone的重要宣傳亮點。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有IP68防水防塵功能,手機可以在2米水深下最長停留30分鐘。
但有人拿著用水沖了一下新買的iPhone XS Max ,手機就進水不能使用了。
蘋果客服表示,宣傳中只是說,防水功能達到了一定級別,并非完全防水,人為進水不在保修范圍。
這上哪兒說理去?
雙卡雙待問題
雙卡雙待,可以說是給中國用戶的福利了。只有中國地區(qū),才能夠享受雙實體SIM卡的待遇。
但拿到新機后,用戶開始反饋:iPhone本身并不支持雙通技術,導致在主卡通話期間,副卡不能接到新的來電。
而且新iPhone的雙卡不支持最新的雙4G待機功能,連國產千元機都比不上,不少網友直呼“雞肋”。
而且從更廣闊的角度來說,雙卡雙待功能,更像是蘋果不懂中國心的縮影。
向來“白富美”的蘋果可能還沒明白,自己一直以來的傲慢態(tài)度之下,早就讓更多中國手機廠商有機可乘。
更懂中國心的后者,在快充、美顏、屏下指紋、AI便利等微創(chuàng)新方面,開始具備跟iPhone差異化競爭的實力。
不懂中國心
來到中國市場,蘋果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賺錢。
怎么賺?想著像iPhone 6 Plus那樣引入大屏幕是不可能了。
現(xiàn)在攔在蘋果面前的,是一群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它們通過各種創(chuàng)新與嘗試,把中國用戶養(yǎng)的越來越“挑剔”了。
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拍照。
iPhone的拍照技術也不差,但能夠跟國產手機廠商的“自拍神器”比較嗎?
為了拍的更好,華為上了三攝,小米專門成立相機部門。
蘋果在新iPhone中上了一個智能HDR,稍微有了一點美顏效果還被人吐槽。
不夸張的說,在給中國人拍照這一方面,iPhone早已被國產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甩開了幾個身位。
如今朋友旅行聚會,合影留念都是國產手機優(yōu)先。因為iPhone美顏瘦臉實在太弱,“別拿你的iPhone對著我”。
其次是快充和續(xù)航。
從國產手機喊出“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到現(xiàn)在,“快充,續(xù)航能力強”已經成為國產手機的必備功能了,
華為Mate 20系列產品直接用上了40W的快充技術,OPPO最新旗艦R17 Pro達到50W功率,從2%到完全充滿,耗時為40分鐘。
iPhone呢?依舊5W。充電慢,續(xù)航差。
還有外觀。
iPhone X問世之后,雖然遭到了不少吐槽,但不乏有跟風者。
而國產手機廠商,并沒有僅僅限于跟風劉海屏,還推出了水滴屏,華為最新推出的nova 4直接在屏幕上開孔放攝像頭。
當然最值得說的是OPPO的Find X和vivo 的NEX,使用了滑軌與潛望設計,給出了一種全面屏解決方案。
還有小米MIX 3和榮耀Magic 2,采用滑蓋的方式,巧妙地處理了“劉海問題”。
另外,各種貼心AI能力。
小米有小愛同學,華為有小藝等等,內置了諸多資源,能幫助用戶完成不少工作,往AI生產力實用化方向前進。
蘋果的siri,雖然推出時間很早,但是在中國話面前,依舊顯得有點智障。
而且AI能力在最新的iPhone上體現(xiàn)的并不算多。比如國產手機廠商的大爆炸分詞技術,以及各種各樣的圖像識別、實時翻譯技術等等,iPhone都沒跟上。
最最最能體現(xiàn)“不懂中國心”的,還要屬鬧鐘設置。
國產手機都能夠根據中國法定節(jié)假日設定鬧鐘,連三星都行。
iPhone設置個鬧鐘,要從周一到周五重復提醒,每到調休上班,還要專門設置一下。
不少人都會忘掉,然后遲到……也有人在調休的節(jié)假日里被鬧鐘叫醒。
哪怕現(xiàn)在已經搞了個雙卡雙待,也沒做戲做全套。
雙卡雙待只是“表”,兩個系統(tǒng)、兩個微信才是“里”,但蘋果不懂,雙卡有了,微信還只能登一個。
要想多個手機號打電話,用戶買個諾基亞不好嗎?
太貴了太貴了太貴了
當然,iPhone問題歸問題,但現(xiàn)在真正在中國賣不動,核心還是太貴了。
中國經濟再高歌猛進,中國人民再土壕,中國果粉消費再不理性,也有買不起的時候。
更何況這些年來,中國人民都是拿“賣腎”的錢買iPhone。
縱觀蘋果歷年iPhone的收入與銷量,中國地區(qū)銷量現(xiàn)在才有問題,算庫克祖上積德了。
而中國國產手機廠商們,一直處心積慮的微創(chuàng)新,一直“交個朋友”的定價,一點點蠶食了iPhone的空間。
現(xiàn)在,iPhone在中國市場賣不動,但中國的華為小米OPPOvivo卻都在“逆勢”增長。
說明什么?中國用戶已經用錢說明了答案。
One more thing
最后的最后,雖然蘋果終于賣不動了,股價蹭蹭往下掉,市值也不再榮耀。
但毫無疑問,iPhone仍然是智能手機界的王者,蘋果依然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最大贏家。
甚至連最大挑戰(zhàn)者華為,還一不小心用iPhone發(fā)了條新年祝福Twitter。
然而蘋果的光榮與夢想,還能持續(xù)下去嗎?還能在AI時代稱王稱霸嗎?還能打造一款又一款感動人腎的產品嗎?
42歲的Apple,尚能飯否?
(來源:量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