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兩大電網基本實現供電服務區(qū)域內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全覆蓋

兩大電網基本實現供電服務區(qū)域內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全覆蓋

2019-01-02

t012d08c5ae5dee5265.webp.jpg

  近日,小編從南方電網公司官網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12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全網智能電表覆蓋率及低壓集抄覆蓋率均100%,提前完成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全覆蓋,即“兩覆蓋”建設任務目標,其中廣東電網公司提前半年實現目標。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在其經營范圍內大力推進智能電表更換業(yè)務開始于2009年。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已完成約4.8億只智能電表的更換工作,安裝數據采集終端超過4000萬臺,基本實現了供電服務區(qū)域內低壓集抄和智能電表全覆蓋。

 ?。▉碓矗弘娐撔旅?作者:電聯新媒)

  大電網經營范圍內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的全覆蓋,是我國智能電網投資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具有重要意義。

  01“兩覆蓋”的重要意義

  人工抄表退出歷史舞臺在低壓集抄和智能電表全覆蓋以前,電網企業(yè)實行的是人工抄表催費。人工抄表催費不僅費時、費力,準確性和及時性都得不到保障,而且還存在著因監(jiān)管不到位而產生的吃拿卡要問題。大電網區(qū)域內低壓集抄和智能電表全覆蓋,標志著人工抄表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因人為因素導致的電費及電量投訴問題將不復存在。

  02解放了一線員工生產力

  在全面實現“兩覆蓋”以前,每月挨家挨戶抄表催費就占據了基層員工近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皟筛采w”以后,抄表時間大幅縮短,基層員工通過終端就能看到客戶的實際用電量,大大減輕了基層員工的工作負擔。

  同時,隨著專業(yè)化管理的向下延伸,基層員工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皟筛采w”釋放了基層員工的生產力,將他們的主要精力逐步轉移到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服務上。據了解,在一線單位,部分抄表人員轉至計量運維、客戶服務等崗位,解決了供電所結構性缺員問題,也更好地保障了供電可靠性及客戶服務水平。

  03客戶管理更加科學有序

  “兩覆蓋”的實現,讓遠程采集的數據更客觀、更準確。通過電采系統(tǒng),電力營銷業(yè)務系統(tǒng)能夠實時讀取客戶的電壓、電流、用電量等用電信息,并能根據供電臺區(qū)用電信息自動分析臺區(qū)線損等重要經營指標,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再需要工作人員到現場抄表。電網企業(yè)可以更加及時準確地掌握末端用戶用電質量情況,及時主動解決低電壓等用電質量問題,讓客戶“用好電”。

  例如臨近過年,出門在外的人都要回家。按慣例一定會出現某些地區(qū)用電量猛增的現象,容易導致變壓器負荷過載,甚至造成整個臺區(qū)客戶停電。過去,基層單位都是靠人力檢測,供電工人拿著測溫儀,一個一個變壓器地跑。這種工作方式,費時費力不說,測回來的數據準確性也得不到保證。現在,有了智能電表,基層員工通過數據采集終端,就可以直接得到每一個變壓器的實時數據,從而計算出負載率,及時對臺區(qū)進行增容擴容,實現科學、有序管理。

  此外,用戶用電數據的及時準確獲取以及行業(yè)用電的統(tǒng)計分析,也可以為供電公司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兩覆蓋”的后續(xù)發(fā)展對于大電網企業(yè)來講,實施“兩覆蓋”并不是簡單地為了減少工作量和人力資源,而是通過營銷業(yè)務模式轉型發(fā)展,實現營銷精益化管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01要加深數據應用,促進營銷業(yè)務轉型

  “兩覆蓋”后,電網企業(yè)營銷管理工作的重點,一是推動自主運維,突出轉崗優(yōu)勢;二是挖掘數據價值,精準服務客戶。

  南方電網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在運維方面,南方電網公司將建立低壓集抄運維工作機制,常態(tài)化開展運行監(jiān)測和故障處理;加強對各外委運維單位的督促與考核,穩(wěn)妥推進自主運維;加強崗位技能培訓,所有計量運維人員必須掌握基本技能,考試合格后方能從事低壓集抄運維工作。

  在數據應用方面,南方電網公司將以“強化基礎管理、深挖數據價值、全面支撐業(yè)務、服務更為精準”為主線,以智能電表裝置和數據深化應用為基礎,深化電能計量基礎管理,深挖智能電表數據價值,以技術創(chuàng)新引領,通過試點、整合、推廣應用等步驟,支撐客戶服務、供需互動、低壓配網末端運維監(jiān)測、線損精細化管理、競爭性綜合服務等業(yè)務發(fā)展需要,全力提升客戶全方位服務能力。

  02要不斷升級智能終端,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

  智能電表取代機械表和電子式電能表,可以讓用戶足不出戶完成用電繳費,實時查看用電情況,了解電量剩余狀況,極大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對于供電企業(yè)來講,智能電表既可以為線損計算提供數據支撐,也可以為故障報警提供診斷分析手段。同時,在引導電動汽車有序充放電方面,智能電表也存在較大潛力。

  例如隨著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電動汽車集中充電成為電網的一大隱患。如能利用智能電表的通信功能與充電樁進行實時信息交互,感知不同用戶的差異化充電需求,引導用戶有序充電,甚至在電網出現負荷高峰時,引導用戶有序放電,對電網意義重大。

  03為電網精益化管理提供扎實的技術支撐

  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的智能終端,它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能表,除了具備傳統(tǒng)電能表基本用電量的計量功能以外,為了適應智能電網和新能源的使用,它應還具有雙向多種費率計量功能、用戶端控制功能、多種數據傳輸模式的雙向數據通信功能、防竊電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電表代表著未來節(jié)能型智能電網最終用戶智能化終端的發(fā)展方向。

  據了解,2017年,利用智能計量,國家電網公司還實現了源網荷供需平衡實時調度,改變了過去用電負荷無法參與實時調度和交易的情況,并對超過70萬個分布式電源、2萬多個非統(tǒng)調電廠實現了采集監(jiān)測。未來,智能電表將在服務分布式電源并網、電動汽車充電、提供用能解決方案等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