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漲勢到底會到何時,是許多下游系統(tǒng)廠共同的疑問,日廠緊接臺廠之后宣布漲價,甚至還要減產,也正式宣告了,以往被系統(tǒng)廠輕易砍價壓落底的被動元件,未來的喊話權將重回供應商身上。
被動元件向來都是以千顆為計價單位,是屬于價格相當便宜的電子零組件,而之前廠商為了搶占市占率,都是大幅擴產,殺價競爭,最后落得系統(tǒng)廠爽,被動產業(yè)卻慘兮兮的窘境。這個景況尤其是在韓國廠商三星電機跨入市場之后,更加慘烈,不但每季報價有自然下跌的狀況,甚至還要割肉換訂單。
但是現在狀況不同,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小,各種微型及高容高電壓的被動元件需求暴增,加上技術難度高,廠商為了要滿足需求,都直接選擇毛利不好的產能移往生產高階產品,最后就造成了大宗產品供不應求。
而大宗產品并非沒有市場,相反的,就是因為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因此需求還是持續(xù)增加,而且未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盡管被動元件廠還是有擴產計畫,但是大宗標準品,已經不在廠商的擴產規(guī)劃中,畢竟還有更多高毛利高單價的產品可以做,尤其被動元件屬于資本密集產業(yè),哪個產品成本回收快,當然就去做哪個產品,或許有一天,下游系統(tǒng)商真的要手捧現金,才能搶到被動元件了。
被動元件紛紛上漲,誰將收益?
在臺廠調整了MLCC、芯片電阻、鋁質電容、固態(tài)電容的價格后,接著MLCC龍頭的日商村田也開始漲價,村田在3/2針對0805、0603中容以下產品宣布減產50%,并首度動用漲價手段以價制量,且將來仍會持續(xù)減產,為日商TDK、京瓷后,第三家因MLCC需求涌現而啟動產能調整的日廠。
由于日廠因轉到中高容毛利更高的車用、工控產品,如此將釋出更多中容以下產品給臺廠,臺廠因訂單更多,導致供需缺口更大,未來臺廠將再調漲價格,如此將是利上加利,今年EPS將再大幅調升,且整體被動元件的本益比比同為漲價的矽晶圓、導線架、MOSFET等相關股更低,國巨、華新科、禾伸堂、日電貿將大大受益。
另國巨一上漲將帶動中價位的禾伸堂、華新科、奇力新的更大比價空間。鈺邦已漲到69.6元、美桀漲到64.7元、這也將帶動本益比較這兩者為低同族群的千如及立隆、金山電的再上漲行情。華新科去年EPS達5.37元,今年受益產品價格持續(xù)漲價及新運用,EPS可達6.4~6.8元,股價調整結束漲勢再起:去年合并收入216.45億較前年的184.90億年增17.06%,但稅后凈利26.08億較前年的21.52億年增21.2%,依減資后股本計算EPS達5.37元優(yōu)預期。今年除受惠日廠持續(xù)退出MLCC中高容規(guī)格外,來自終端市場對整體被動元件需求也持續(xù)增加,且華新科在產品組合優(yōu)化及擴大產品應用皆顯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