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全球范圍內,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數量遠大于愿意捐獻器官的人們,部分原因是一些需求性最大的移植器官僅能由人們死亡之后提供。舉例來說,英國心臟基金會(BHF)的最新數據表明,過去10年,英國需要心臟移植的患者人數增長了162%。
目前,首次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已有50年時間,專家認為,我們可能接近一個不再必須進行器官移植的時代。英國牛津大學約翰·拉德克利夫醫(yī)院斯蒂芬·維斯特比(Stephen Westaby)說:“我認為在十年之內,除了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之外,我們不會再看到更多的心臟移植手術,對于患者而言,只要有一顆新的心臟就行。”
當然,維斯特比并不想讓器官移植的所有患者“忘恩負義”,相反,他表示自己是一個“偉大的心臟移植支持者”。然而,最新的醫(yī)學技術發(fā)展可能提供更多的選擇,從而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生命。
維斯特比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心臟泵和干細胞結合在一起,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可以幫助更多的人?!?/p>
目前,首次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已有50年時間,專家認為,我們可能接近一個不再必須進行器官移植的時代。
在這些先進的醫(yī)學技術中,最重要的是繼續(xù)使用干細胞具有一定潛能,但卻存在爭議性。并且干細胞應用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限的,目前實驗表明,在實驗室里用干細胞培育器官是可行的,之后這些器官可以進行移植。
同時,研究人員使用另一種技術方案——3D打印,能夠制造出人造器官。當3D打印應用于醫(yī)學領域,這項技術被稱為3D生物打印,并且3D打印技術在新興技術領域已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成功3D生物打印一些器官組織,其中包括:甲狀腺,已植入患者體內的脛骨替代物,以及能夠讓心臟真實跳動的細胞組織。所有這些3D打印器官都可以通過生物墨水進行改良處理,這是我們未來幾年里可預期的改進之一,目前已形成相應的運行機構致力于推進3D生物打印技術。
其它技術是盡可能制造人造器官,其中包括:2016年研制的生物人工腎技術。在維斯特比的研究中,他參與了幾個項目,將繼續(xù)改善這一過程,其中一個項目是使用干細胞逆轉心臟組織的瘢痕化,這將改善冠狀動脈旁路手術患者的身體恢復。同時,他還致力于開發(fā)更好的硬件,用于手術治療,其中包括:廉價的鈦機械心臟泵。
隨著3D生物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這樣的創(chuàng)新技術將有助于彌補捐獻器官短缺現(xiàn)象。再生醫(yī)學的未來是人造合成器官,它能夠更簡單、費用更低、更可靠地滿足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