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8日晚從哈薩克斯坦境內拜科努爾順利發(fā)射的俄羅斯聯(lián)盟MS-05載人飛船在升空約6小時后,于北京時間29日5時54分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將3名宇航員送入空間站。據俄航天集團網站發(fā)布的消息,此次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長期考察組成員分別是俄羅斯宇航員梁贊斯基、美國宇航員布雷斯尼克和意大利宇航員內斯波利。他們與在站內駐守的俄宇航員尤爾奇欣、美國宇航員惠特森和費希爾會合。
預計在完成一個多月的共同工作和交接后,此前駐站的3名宇航員將返回地球。
在新入站的宇航員駐守期間,梁贊斯基將是這個考察組的指令長?,F(xiàn)年42歲、畢業(yè)于莫斯科國立大學的梁贊斯基是位生物化學專家,這也是俄航天史上首次由一位科研人員領導一個航天團隊。
按計劃,他們將在為期139天的駐站期間開展多項科學實驗。梁贊斯基將主持開展莫斯科國立大學設計的“矢量-MBI-1”實驗,旨在研究失重狀態(tài)下人耳朵前庭所受刺激及功能紊亂現(xiàn)象,以此分析暈眩、無法注視移動物體、失去空間定向能力等航天運動病的成因,探究幫助宇航員恢復正常功能的方法。
宇航員將對俄羅斯艙段上的MIM2科研艙進行整修,使原本用于科學實驗及與載人、貨運飛船對接的這一太空艙,可供宇航員進出空間站以實施太空行走。
這個團隊還將從空間站內釋放數顆小型科學衛(wèi)星,其中一顆衛(wèi)星是為紀念蘇聯(lián)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fā)射人類首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60周年而“放飛”的。
團隊成員在升空前還對媒體講述了他們此前太空飛行的感受,特別是“太空的氣味”。他們說,在結束太空行走回到此前密封的氣閘艙后,如果當閘門剛剛關閉便摘下面罩,就能聞到殘留的太空物質散發(fā)的氣味。梁贊斯基形容“那是一種類似氣焊后產生的混合了金屬和臭氧的氣味”。而布雷斯尼克則表示,他所聞到的太空物質的氣味與奶油蘑菇湯的味兒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