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5G:人工智能的基礎 是改變社會的力量

5G:人工智能的基礎 是改變社會的力量

2017-07-29

以中國為例,無現金支付、在線視頻、電商網購、手機定位這些源于4G的應用,已經將移動互聯(lián)網帶給用戶和社會的價值體現的精彩紛呈。

5G時代,核心技術迎來全面更新,也將催生更多顛覆性創(chuàng)新應用。在5G的價值鏈中,移動網絡運營商、終端廠商、終端、基礎設施等,都將出現大變革。

市場調研公司IHS Markit的《5G經濟:5G技術將如何影響全球》(以下簡稱《5G經濟》)研究報告顯示,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chuàng)造12.3萬億美元經濟產出,創(chuàng)造2200萬個工作崗位。其中,美國和中國5G將主導全球5G研發(fā)與資本性支出。從2020年到2035年,美國將投入1.2萬億美元,占全球5G投入的28%;中國約投入1.1萬億美元,占比24%。

目前,中國5G的商用步驟業(yè)已明確。根據工信部、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的工作部署以及三大運營商的5G商用計劃,中國將于2017年展開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2018年進行大規(guī)模試驗組網,在此基礎上于2019年啟動5G網絡建設,最快于2020年之前正式進入商用。

同時,5G產業(yè)鏈上的各大公司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相關標準的制定。以移動技術廠商高通公司為例,隨著5G即將來臨,其布局不僅是智能手機領域,其產品正在變革汽車、云計算、物聯(lián)網、健康醫(yī)療、數據中心等行業(yè)。

何為“5G”

據高通公司工程技術高級副總裁馬德嘉(Durga Malladi)博士介紹,最先商用的5G網絡將部分建立在4G和3G的基礎之上,但5G的網絡傳輸速率將達到以及超過1Gbps,是4G的5到幾十倍。

他表示,5G還將為移動寬帶體驗帶來一些變化。如端到端時延下降至原來的十分之一,時延將低至1毫秒甚至更低,而超低時延對于實現超高數據傳輸速率體驗非常重要。同時,網絡中連接的密度將越來越高,與之相應的整體網絡效率的增長,以及100倍的流量承載能力增長。

舉個例子,將來當人們去影碟店購買4K電影時,不用再取回一張光碟,只要掏出手機或平板Pad,幾十秒鐘之內,影碟店就可以將大容量電影無線傳輸到移動終端上,下載的概念將不復存在。

通信專家項立剛對法治周末記者解釋道:“5G不僅是高速度,還是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萬物互聯(lián)和重構安全體系等?!?/p>

5G對整個行業(yè)有什么樣的意義?

“它是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的基礎,是改變社會的力量。”項立剛稱。

根據《5G經濟》的預測,到2035年,5G將帶來12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其中中國、韓國和日本的5G價值鏈將帶來1.6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同時到2035年,5G價值鏈也將在中國、韓國和日本創(chuàng)造近1250萬的新就業(yè)。

“目前,全球的移動終端連接數已達76億,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技術和創(chuàng)新平臺。而5G正作為通用技術支持大連接時代的到來。當真正實現了這種級別的廣泛連接時,5G將會催生全新的服務和商業(yè)模式?!备咄ㄊ紫瘓?zhí)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說道。

5G市場生態(tài)圈

據馬德嘉介紹,5G全球標準化將分兩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是今年內完成5G非獨立模式的標準,3GPP計劃于2017年12月前把非獨立標準凍結;第二階段,在2018年年中左右實現獨立模式的標準化。

“非獨立模式是指5G疊加于LTE之上,把LTE作為錨點,在此基礎上部署5G新空口。而獨立5G模式,是指只使用5G,而沒有LTE在下面給其做鋪墊。”馬德嘉解釋道,“現在很多運營商對非獨立模式很感興趣,該模式可最早在2019年實現大規(guī)模驗證和部署。而獨立模式的5G部署相對來晚一些,但也將緊跟非獨立模式完成。在5G發(fā)展的過程中,LTE的演進還會持續(xù)進行,尤其是在物聯(lián)網LTE領域。LTE演進技術將是5G的組成部分。因此,高通一方面在力推5G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會繼續(xù)推進LTE的演進。”

和馬德嘉所說的一樣,運營商不僅對5G感興趣,而且開始聯(lián)手產業(yè)鏈進行“加速商用”了。

市場研究公司Jefferies equity預測稱,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對于5G網絡建設的投資總額將高達18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224.24億元),遠超2013年至2020年在4G網絡上約1170億美元的投入,總投入增長約54%。

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稱,中國移動今年將啟動5G外場測試,2018年規(guī)模試驗,2019年預商用,2020年商用。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中國移動已完成5G關鍵技術的第一階段測試,并已開展第二階段面向5G系統(tǒng)的測試,而其與高通、中興合作進行的互操作測試將促進5G基站和終端的成熟,保證5G商用的時間。

中國聯(lián)通則與中興通訊在深圳率先開通了首個5G新空口(NR)外場測試站點,完成相關業(yè)務驗證,其中單UE測試速率達到2Gbps。

高通也于不久前宣布成功完成首個基于3GPP 5G新空口(5G NR)標準工作的5G連接,該連接的成功完成是5G新空口技術大規(guī)??焖衮炞C和商用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未來真正部署5G時,運營商會有一些新選擇,比如,會出現新的可用頻段用于5G部署,最后由運營商自己選擇在5G部署中是采用非獨立模還是獨立模式。對高通來說,無論是非獨立還是獨立模式的5G技術,高通都在積極投入到相關設計以及標準化工作當中?!瘪R德嘉說道。

其實,在5G市場,不僅各個公司在爭奪,以美國、日本的運營商為代表的“5G先鋒軍”們,也在“動作頻頻”。例如,日本NTT docomo已于今年5月份在東京啟動5G試驗,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會見美國四大移動運營商高管,聽取關于5G的介紹。

不過,在項立剛看來,中國是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接近、5G領先,“中國正成為世界信息業(yè)的領導者?!?/p>

“高通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第一,中國手機廠商走在世界前列,很多全新技術正以最快的速度被中國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吸收和采用;第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為整個電子制造業(yè)帶來了顛覆性改變;第三,5G時代即將到來,高通已做好充分準備,同時也將幫助中國合作伙伴搶占5G先機?!笔返俜颉つ獋惪品蛘f道。

高通緣何領跑

在法治周末記者參加的一場對話中,高通公司法律及政府事務全球高級副總裁趙斌介紹,高通自成立之初,便在基礎研發(fā)上投入大量資金,每年研發(fā)投入占營收的20%以上,累計投入超過460億美元。他稱,高通“發(fā)明-分享-協(xié)作”的商業(yè)模式有助于這些創(chuàng)新發(fā)明通過合作伙伴的再創(chuàng)新和規(guī)模效應,快速傳遞到全球市場,不斷革新人們的生活體驗。

海量物聯(lián)網是5G網絡的一個核心領域,很多熱門應用都基于海量物聯(lián)網產生。

史蒂夫·莫倫科夫表示,要在物聯(lián)網領域取得領先地位,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供應商必須要有足夠廣泛的產品組合,以應對細分領域的產品和應用需求,而高通是全球為數不多能提供廣泛產品組合的芯片企業(yè),從具備超高計算和連接性能的產品,到專門面向物聯(lián)網優(yōu)化的低功耗調制解調器都能提供,同時高通具有全球規(guī)模、并能為客戶提供強大的軟件支持;二是高通在渠道擴展方面不斷取得進展,例如通過對恩智浦的收購,使高通具備與數以萬計客戶合作的能力,中國的產業(yè)合作伙伴也將從中受益。

此外,汽車行業(yè)也是體現5G影響力的重要領域。

據史蒂夫·莫倫科夫介紹,到2035年,5G將為汽車產業(yè)及其供應鏈和客戶創(chuàng)造超過2.4萬億美元總經濟產出,5G對汽車產業(yè)的累計經濟影響占全球5G整體經濟影響近20%。5G是未來聯(lián)網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幫助提高生產力與銷售價值,改善用戶體驗與環(huán)境質量,減少交通事故和降低死亡率。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當下很多汽車廠商正選擇與高通合作,推出其下一代聯(lián)網汽車。例如,吉利將選擇高通驍龍汽車平臺集成在其汽車的下一代信息娛樂系統(tǒng)中,這些系統(tǒng)包括全球首款發(fā)布的、采用驍龍820Am汽車平臺并集成4G LTE調制解調器的信息娛樂系統(tǒng)。

從現在到2019年實現商用的時間段中,高通還將不斷推進在商用環(huán)境方面和技術方面的準備。

馬德嘉介紹道,第一,目前5G標準尚在制定當中,要在2019年實現商用,時間表比較緊,因此,高通當前正在積極推動相關組織在2017年12月前凍結非獨立相關的技術規(guī)范,且在明年3月份正式完成該標準制定;第二,完成相關的技術測試,在2019年商用前測試技術的互操作性,高通需測試在不同的終端之間以及不同的基礎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從而確保運營商在部署中可使用這些技術;第三,在2019年商用部署前,全球部分地區(qū)可能還將開放更多的頻譜資源,或是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完成頻譜分配,要實現5G商用,頻譜分配是必要環(huán)節(jié)。

“總結來說,完成標準化工作、完成商用試驗工作以及需要有可用的頻譜資源,這三點對高通非常重要?!瘪R德嘉說道。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