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自動駕駛+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后大家飯碗都不保?

自動駕駛+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后大家飯碗都不保?

2016-12-27
關鍵詞: 自動駕駛 人工智能

  雖然女巫的水晶球只是個童話,但我們有自己的“水晶球”,他就是未來學家托馬斯-弗雷。

 

  弗雷是達芬奇學院智囊團的執(zhí)行董事,同時他也是一位頂級未來學家。因此,預測科技的進化趨勢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時,弗雷還要找出新技術對人類社會的潛在影響。

 

  而關于自動駕駛汽車,弗雷認為:未來幾十年內(nèi),這一新技術可能會吞噬128種工作崗位。

 

   這一論斷最先見于弗雷的網(wǎng)站,在博客上,他表示未來自動駕駛車輛在交通、農(nóng)業(yè)、建筑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將無處不在?!半m然該技術吞噬傳統(tǒng)工作崗位的腳步較為緩慢,但一旦它走向成熟,這些工作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备ダ讓懙?。

 

  在解釋自己的論斷時,弗雷舉了機場的例子。機場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于收取停車費,一旦自動駕駛車輛得到普及,人們會乘坐自動駕駛出租車去機場,這樣一來機場的停車場將空無一人。

 

  弗雷表示:“突然之間,機場就沒有停車費可收了,穿梭車也會逐步退休,原本從事出租車和專車接送服務的從業(yè)人員都會失業(yè),租車市場甚至可能會永遠消失?!?/p>

 

  弗雷認為,未來所有司機都會丟工作。人們對車的態(tài)度也會轉變,擁有私家車將不再是剛需。同時,與此共生的汽車保險和汽車貸款等職位也會隨之消失。

 

  此外,弗雷認為與汽車相關的服務行業(yè)如洗車、車輛保養(yǎng)維修等可能也面臨死亡的命運。因為未來這些工作將全部被汽車制造商收回,路邊的車輛維修店根本就搶不到生意。

 

  雖然有些工作將被自動駕駛車輛吞噬,但其中一些并不會徹底消失,而是工作崗位大量減少,交警就是其中之一。畢竟未來的車輛沒有司機,交警無需親自給車輛開罰單了。

 

  自動駕駛車輛只是未來勞動力市場的攪局者之一。如今,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吞噬客服的崗位,而機器人則在逐步替代人類完成那些重復性較強的工作。此類技術都會帶來類似的多米諾效應,至于它們對社會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現(xiàn)在還無法詳細估量。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