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前員工眼里的董明珠:我們會通過罵董大姐來發(fā)泄 但還是希望她來領導

前員工眼里的董明珠:我們會通過罵董大姐來發(fā)泄 但還是希望她來領導

2016-12-15

    李嘉(化名)沒等到又一次提升幸福感的機會。

12月12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出席央視財經論壇時談到,“我給員工加薪1000塊錢,別人說你為什么加了那么多,我怎么辦?那你也應該加呀,明年我還加1000塊錢,你又怎么辦。員工們創(chuàng)造了財富,他們就應該有權利去擁有?!?

前員工眼里的董明珠:我們會通過罵董大姐來發(fā)泄 但還是希望她誰來領導

  此前的11月,格力電器宣布,將從12月起,給全體員工每人漲薪1000元。當時李嘉還是一名格力員工。這則消息出來后,李嘉所在的員工微信群,一下子沸騰了起來。

  董姐終于想起我們員工的好了。”有人這么說到。

  也有人打起預防針,公司該不會有什么補充通知吧?

  我也覺得不會這么爽快,說不定過年后就有補充通知發(fā)布,以什么形式發(fā)、有哪些條件,都還不知道。你看,周五發(fā)漲薪通知,同時就要求周六周日加班支援生產。李嘉近日這么告訴記者。

  從2013年入職格力電器總部的技術管理崗位至今,李嘉在格力已經度過了近4個年頭。他在一個多月前,辦理了離職手續(xù)。

  其實,答應接受你采訪時,我是準備狠狠吐槽一把的,對格力電器,對董大姐,我們員工是很多意見的。但后來發(fā)現(xiàn),我對這里的感情很復雜。我們的不滿,只能通過罵董大姐來發(fā)泄。但如果讓我們投票誰來管理格力,相信周圍的人還是會投她。李嘉這么告訴記者。

  靠格力的工資,在珠海已買不起房

前員工眼里的董明珠:我們會通過罵董大姐來發(fā)泄 但還是希望她誰來領導

加薪文件

  11月24日,恰逢西方的感恩節(jié),這一天晚上,格力電器給全員漲工資的文件迅速傳遍網絡。

  這份加薪文件中稱,公司的發(fā)展離不開每位員工的辛勤付出,格力人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實現(xiàn)生產自動化,提高人均效率,為與勞動者共享創(chuàng)新成果,提升員工幸福感,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全體員工每月加薪1000元。

  格力電器在通知中明確,此次加薪的標準,是在現(xiàn)有月工資基礎上,每人每月增發(fā)1000元。發(fā)放范圍是入職滿3個月的員工(特殊議薪人員除外)。該加薪計劃自2016年12月起實施。

  工資確實很久沒有漲過了,而且按照公司之前的風格,說不定還會有些什么附加條款。李嘉笑言,近幾年,格力迎來了大發(fā)展。但公司掙再多的錢,好像都與員工無關。我們開玩笑說,以前掙的錢都給了股東,這次漲薪1000塊,是董大姐終于記得員工的好了。

從2010年開始,格力電器迎來爆發(fā)式增長,營業(yè)收入跨上600億元大關。此后是800億,1000億,并在2014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400億元。2015年公司增長放緩,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977億元,同比下降29.04%。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對股東頗為大方。據證券時報統(tǒng)計,自1996年上市以來,除2006年外,格力電器其余年份均進行過分紅。上市以來,格力電器累計分紅309.64億元,累計實現(xiàn)凈利潤760.52億元,分紅率40.71%。

  一邊是不虧待股東,另一邊卻是員工工資多年來增長緩慢。

  李嘉告訴記者,作為入職3年多的員工,他每個月工資到手在5000元左右,算上加班費,總共約6000元。工資增長是比較緩慢的,工作三四年已經成為崗位核心員工的人,工資相較于自己剛進來時并沒有太大變化。李嘉說。

  曾經靠格力的工資,員工還能在珠海市郊買房。但近幾年珠海房價開始飆升,格力員工的工資卻幾乎在原地踏步。現(xiàn)年不到30歲的李嘉,在一年前湊錢買了房,他發(fā)現(xiàn),每個月約6000元的收入難以負擔自己的房貸。

  在三四年前,珠海房價在1.2萬元/平方米左右,如今房價已經逼近2萬元/平方米。

  為此,李嘉也數次動過跳槽的心思,一般格力的員工將簡歷掛到網上,立馬就會有公司找上門來。對方開出的待遇至少比我們現(xiàn)在要高一半。格力的員工肯吃苦、技術過硬是行業(yè)內的共識。格力平臺再好,員工也要考慮成家立業(yè),我們的工資在行業(yè)內只能算中等水平,是留不住人的。所以格力老說別的公司來偷自己的人,但確實該想想怎么留人了。

  1個月只有3天休息時間的工作安排

  工資缺乏競爭力,只是一方面。

  據李嘉稱,他在格力電器每天的工作時間,經常能達到13個小時。早上8時30分上班,下班時間卻到了21時30分以后。李嘉說,加班最多的要數技術崗和生產崗,技術崗包括了設計、工藝、研發(fā)等部門。這兩個崗位的人數占到了公司絕大多數。

  我基本上晚上9時左右要求自己必須下班,身體實在吃不消,但有的同事甚至加班到晚上12時。我們有這樣的風氣,沒事也得加班。公司曾發(fā)文對加班最多的部門進行批評,其中沒有我們部門。但領導非常生氣,他說,‘沒有批評就是最大的批評,我們下個月要爭取被批評!

  除了加班,我們平時請假非常難。李嘉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位主任最引以為傲,并用來教育下屬的例子就是,他婚后沒有休婚假,兩天后就回到公司上班。

  9月工作安排出來時,李嘉大吃了一驚,整個月只有3天休息時間。在此之前,他因為一天假期剛和領導有點矛盾,今年8月時,因為家里有急事,我準備請一天假,結果領導直接說想干就干,不想干走人,最后還是很不情愿地準了假。

  情緒積累到一個臨界點,李嘉決定辭職,在還沒有新的工作的情況下。

  和李嘉一樣,在格力電器武漢生產基地生產管理崗干了兩年多的汪濤(化名),也在9月時決定裸辭。

  對于加班,年紀比李嘉還要小兩歲的王濤同樣叫苦不迭,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是家常便飯,如果下班早了,領導還會問,事情做完了?做好了?都在加班,你怎么這么早?

  有員工在加班之余,也會罵罵董大姐來發(fā)泄,但也會有老員工站出來叫停,可以啦,以前還只有單休呢,現(xiàn)在實行單雙休不錯了。李嘉介紹,單休是指每周只休息一天,單雙休則是指每周休息一天與每周休息兩天交替進行。

  汪濤介紹,一線的操作工工作強度更大,在流水線上很多時候一個月只休息兩天,特殊工種甚至有過連續(xù)工作60天。

  待遇低、工作強度大,格力的離職率是很高的,在招不到人的時候,我們辦公室的人員還會被拉去支援一線。汪濤說。

  對質量的要求不計成本,研發(fā)經費申請幾乎不會被駁回

  不過,無論是李嘉還是汪濤,都直言格力是個很好的平臺。

  公司制度已經非常完善了,董大姐接任(格力電器前董事長朱江洪)后,公司在大方向上沒有太大變化,比如對質量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李嘉打了一個比方,就像是國家標準為滿分100分,企業(yè)只要達到90分以上就可以了,但格力要求做到120分。同樣的焊接工藝,在別的空調企業(yè)可能可以過關,但在格力就要求不斷優(yōu)化。

  在地區(qū)基地的汪濤,對此也印象深刻。關于格力對質量的要求,他用了不計成本這個詞。他介紹,格力對質量的把控要求非常嚴格,有多個部門對質量進行管控和監(jiān)督。此外,對于研發(fā)方面的經費,只要申請,幾乎不會被駁回。

  所以,年輕人剛進格力,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汪濤說。

  不過,也有人說,董明珠2012年接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全面接班朱江洪后,公司文化有了一些變化。

  朱江洪從1992年格力電器正式組建時起,便是總經理,2001年出任董事長。他帶領曾經的冠雄塑膠廠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成為行業(yè)領頭羊。但朱江洪又非常低調謙和,毫無架子,會在上班途中對眼看快遲到的格力員工大喊一聲上車吧。他制定的以研發(fā)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yè)戰(zhàn)略,被認為是成就了今天的格力。

  而董明珠用十年時間一步步從基層業(yè)務員做到格力總裁,她強勢、原則性強,曾經是格力的銷售冠軍。在格力歷史上幾次重大的事件中,她都扮演著叫板者的角色。包括與國美叫板,自謀渠道。甚至為了爭取格力與大金的合資公司的控股權,她親赴日本,在大金空調社長面前拍桌子。

  科龍電器前總裁王國端曾有過這樣的比喻,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氣,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運氣。

  朱董二人默契合作了接近20年,直至2012年5月朱江洪退休。兩人共同成就了這家中國最優(yōu)秀的上市公司。

  李嘉回憶,朱江洪時期,逢過節(jié)有過節(jié)費,過年有600塊紅包,年后也有200塊紅包。董明珠接任后,這樣的福利被取消了不少,這也是員工抱怨的原因之一。

  隨著董大姐個人權威的樹立,公司逐漸有了一種領導至上的風氣,說反對話的人越來越少。李嘉說,“公司有一種氛圍,就是你應該感激格力這個平臺,你全身心的付出,努力加班是對公司忠心的體現(xiàn)。

  在武漢生產基地的汪濤則認為,格力員工之間的關系還是很簡單的,只是上下級之間的階層感很明顯,整體氛圍有點壓抑。

前員工眼里的董明珠:我們會通過罵董大姐來發(fā)泄 但還是希望她誰來領導

  董明珠摔手機,8月董明珠參加某高峰論壇會的視頻在網上曝光。

內部員工被要求買格力手機

  員工對于格力的多元化嘗試也頗多議論。比如,格力造手機。

  李嘉用調侃的語氣說,大家一開始看到開機畫面時都在吐槽,怎么是董大姐的頭像!

  2016年7月,董明珠帶著格力手機出現(xiàn)在一個論壇上,她充滿激情地介紹:我很自豪。我今天可以很大膽地跟大家說,我的手機,世界上第一!當然我講的不是銷量第一,但起碼我對消費者的承諾,我的品質,我可以講第一!

  隨后她激動地說:我今天可以說格力的手機在兩米空中摔下去不會壞,你敢摔嗎?!話音未落,董明珠的手機就從手中掉落,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在賺足眼球的同時,格力手機第一代并未在市面公開出售,僅供內部人員購買。

  有的部門是要求員工必須買的,公司是有這種表忠心的風氣。李嘉說。

  在格力電器武漢基地,汪濤介紹,生產管理崗月薪超過4000元的員工也被要求必須購買格力手機。

  格力手機的研發(fā)人員部分是從格力空調過去的,格力手機第一代出來時,大家覺得這就是個笑話,有的充電沒幾分鐘就沒電了,或者屏幕突然不亮。李嘉頗為無奈地說,但從今年推出的第二代格力手機來看,的確也有很大改進。大家的想法就是,既然做,就好好做吧,只要出來的產品不要讓人覺得是在忽悠。

  對于這一說法,記者未能聯(lián)系到格力電器官方置評。

  有員工因不愿參與員工持股計劃離職

  至于造新能源汽車,李嘉也說是心里沒底。

  我們經常會將自己的公司與行業(yè)內另一家知名企業(yè)比較,看著這家公司接連收購了日本、德國的企業(yè),就想自己公司什么時候也可以通過并購做得更大。然后董大姐突然搞出來跨界新能源汽車。大家一下子就懵了,心里很沒底。李嘉說。

  2016年8月19日,經過近半年的漫長停牌期后,格力電器連發(fā)35條公告,宣布以130億元作價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至此,傳聞已久的格力新能源汽車計劃眼看著就快要上路。

  根據收購方案,格力擬同時向8名特定對象以非公開發(fā)行股票方式募資不超過97億。其中,公司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認購當中的41.88億元,員工持股計劃擬認購不超過23.8億元,是第二大認購主力。

  其實還是有部分人不愿意參加這個員工持股計劃,李嘉說,首先,員工持股計劃有3年的鎖定期,員工會覺得按照現(xiàn)在的公司氛圍,我能不能再撐3年都是未知數。假如中途離職,屆時股價若高于認購價,按認購價退還。若股價低于認購價,損失由員工自己承擔。但如果你不認購,上面領導會覺得你不夠忠心,這直接導致了一些主任級別的員工被迫離職。李嘉介紹,在格力,職位的劃分是董事長—總裁—部長—主任—員工。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未能獲得中小股東的支持。

  11月16日,格力電器宣布終止籌劃發(fā)行股份購買珠海銀隆。此后,參與員工持股的計劃的錢被全數退還給員工。

  無論是造手機還是造車,背后體現(xiàn)的都是對行業(yè)天花板的憂慮。

  家電行業(yè)研究公司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空調市場整體零售額同比下降4.8%??照{業(yè)務比重最高的格力電器受到影響最為嚴重。2015年,格力電器的營業(yè)收入為977.45億元,同比下降29.04%。這甚至比2012年的營業(yè)收入還要低。

  董明珠曾公開表示,在空調領域做到超過40%的份額,再有增長空間也不大了,神仙也沒辦法,必須要擴張。

  在廣州車展展出的格力銀隆大巴,車身還印有格力的品牌口號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格力這么大,要沒有她,還能有誰來領導呢?

  值得一提的是,李嘉和汪濤在談及格力電器掌門董明珠時,無論是批評還是贊賞,都習慣性地稱她為董大姐

  對于這位董大姐,他們的印象更多的也是來自于媒體。

  我們看到董大姐,更多也是在媒體上。家人、朋友經常發(fā)來信息,說你們老板又說什么什么了。我們確實也很擔心,總覺得這樣高調不太好。在李嘉和部分同事眼里,董明珠每天忙于采訪和拍廣告。

  從2013年底和雷軍的10億賭約,到今年的股東大會發(fā)飆,對野蠻人;強勢喊話,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一度自嘲自己現(xiàn)在成了網紅。

  董大姐與格力是綁定在了一起,大家也并不都很滿意,但員工對董明珠的感情是很復雜的。比如格力手機的開機照片,大家吐槽歸吐槽,格力手機二代的出來的時候,公司內網上有一個給手機起名字的投票。大家一半調侃一半認真,提議就叫‘明珠手機’好像也不錯。李嘉說。

  在公司的時候,面對加不完的班,多年不動的工資,我們就想罵罵發(fā)泄一下。但當我們出來后,工資翻了一倍,還是意識到,這也是格力帶給我們的財富。就像是軍訓時的教官,訓練時恨得牙癢癢,但分別時,還是舍不得的。格力這么大,要沒有她,還能有誰來領導呢?

  在地區(qū)基地的汪濤見到董明珠的機會不多,更多時候也是通過媒體感受到這位霸道總裁的氣場。董總的話,你們相信30%就差不多了。汪濤如是告訴記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