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無線供電技術為電動汽車(EV)充電的非接觸充電技術開發(fā)正在推進之中。在開發(fā)技術的同時,標準化事宜也被提上了日程。日本汽車技術協(xié)會(JSAE)無線供電系統(tǒng)技術部門委員會就在日本推進對EV充電無線供電技術標準化的探討。日前,記者采訪了該委員會的干事橫井行雄。
――JSAE的無線供電系統(tǒng)技術部門委員會主要開展哪些活動?
橫井: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在加盟企業(yè)之間提供有關技術標準化的話題,讓各公司之間實現(xiàn)信息共享。并不直接進行標準化工作。
組建無線供電系統(tǒng)技術部門委員會是出于這樣的想法:“盡管日本在無線供電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實力方面擁有優(yōu)勢,但如果不采用All Japan體制,就會步其他國家的后塵,為將來埋下禍根。因此,需要盡量使相關人士匯聚在一起,交流信息并共商未來解決方案,作為有助于實現(xiàn)國家利益的技術沙龍開展活動。”這是本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新領域創(chuàng)成科學研究系教授堀洋一成立該組織的宗旨。
無線供電系統(tǒng)技術部門委員會目前共有30名委員和21名觀察員。除了豐田、日產及本田技術研究所等汽車廠商之外,松下、東芝、昭和飛機工業(yè)、長野日本無線等設備廠商,以及大學和研究機構等也加盟其中。委員會在每月的例會上提供2~3個話題并整理出問題點,還舉辦試制系統(tǒng)的參觀活動。而且,還與日本汽車研究所(JARI)的非接觸充電標準化工作小組建立了合作關系,所以也為成員提供來自JSAE的信息。
――目前,有哪些團體在推進EV非接觸充電系統(tǒng)的標準化工作?
橫井:首先是海外團體,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正在積極推進這方面的工作。SAE的“J2954”分會正在進行有關EV非接觸充電方式的討論,除了歐美廠商之外,日本汽車廠商也參與了討論。安全標準方面,有美國UL公司的“Subject 2750”項目。
另外還有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電動道路車輛和電動載貨車委員會(TC69)的第四工作組正在進行審議的EV非接觸充電標準化問題,該工作組與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道路車輛技術委員會(TC22)的 電動汽車工作組(SC21)存在合作關系。
日本方面,JARI中設有非接觸充電標準化工作小組,作為上述IEC等在日本的審議機構開展活動。JARI與SAE也有合作關系,雙方簽訂有備忘錄,所以雙方會逐一報告SAE討論的內容。
――要采用無線供電技術為EV充電的話,需要探討哪些課題?
橫井:需要探討的課題很多。比如,如何確保安全,采用什么傳輸方式,如何應對位置偏移,此外還有供電功率值、EMI/EMC、評估方法等等,不勝枚舉。
其中,關系到上述所有問題的重要因素是“頻率”。原因是,使用的頻帶不同,會對安全、供電功率及EMI/EMC等很多問題帶來影響。
與已經開始應用無線供電技術的便攜終端不同,EV非接觸充電的供電功率高達1kW~10kW。因此,構建系統(tǒng)的出發(fā)點是使用什么頻率。
但是,準備專用頻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如果想要確保國際通用的頻帶,還需要世界無線通信大會(WRC)進行討論,工作量龐大,更費時間。因此,各標準化團體都是將頻率問題擱置一旁,先從容易解決的課題開始討論的。
――目前是否已經有了有望使用的頻帶?
橫井:直到前一段時間,使用13.56MHz頻帶的ISM帶還是有力方案。但最近,汽車廠商等開始關注更低頻帶的使用。比如,有傳聞稱,過去以使用10MHz左右頻帶為目標的美國WiTricity公司現(xiàn)在也在尋找145kHz附近的頻帶,還聽說美國高通公司的目標是利用6.78MHz頻帶。
雖然使用ISM帶比較容易,但對于某些系統(tǒng)來說,或許并不是最佳方案。估計頻率的討論今后將成為一大課題。
我認為,因為無線供電為近距離供電,使用近區(qū)電池場,所以選擇頻率時首先應根據各國的頻率使用情況,在避免對其他無線用戶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并反復進行實用化評估測試,這樣才能早日走向實用化。
盡管如此,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頻率的討論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日本也需要對頻率問題達成一致。
JSAE無線供電系統(tǒng)技術部門委員會還與國際寬帶論壇(Broadband World Forum,BWF)展開了合作。該論壇正在制定有關無線供電系統(tǒng)利用的指南等,也在討論頻率相關問題。我們今后還有必要與BWF合作討論EV非接觸充電使用的頻率。另外,我們還想讓更多的日本企業(yè)人士認識到這種討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