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登上高通的“大船” 國內手機商揚帆出海

登上高通的“大船” 國內手機商揚帆出海

2016-04-25

  “友誼的小船,為什么說翻就翻”?

  歸根到底,還是一方沒有遵守游戲規(guī)則。

  當然,如果高通與手機廠商之間能擰在一起,形成連橫的船隊,那么,不僅有助于各方抵御大風大浪,也有助于各方搶灘海外市場。

  “100家”

  日前,高通和酷派對外宣布,雙方達成了新的3G和4G中國專利許可協(xié)議。

  按照協(xié)議條款,Qualcomm授予宇龍開發(fā)、制造和銷售在中國使用的3G WCDMA及CDMA2000(包括EV-DO)和4G LTE(包括“三模”GSM、TD-SCDMA和LTE-TDD)終端的付費專利許可。

  至此,按照國家發(fā)改委的整改要求,高通已經重新與包括華為、中興、聯(lián)想、小米、酷派等在內的共計一百家國內手機廠商、零部件廠商、模塊廠商達成新的專利許可協(xié)議。

  據此測算,自2015年2月9日國家發(fā)改委對高通作出處罰至今,短短一年時間內,高通相當于平均每個月與10家左右的廠商達成新協(xié)議。

  那么,在國內手機產業(yè)鏈相關廠商相繼與高通達成新的協(xié)議后,高通與手機廠商間的“友誼小船”也不斷發(fā)展壯大,然而,這是否意味著高通與國內手機廠商間的“友誼小船”,不會再“說翻就翻”呢?

  觀望欠費:一度讓高通收入遭到腰斬

  2015年11月,高通總裁德里克-阿伯利(Derek Aberle)在公司發(fā)布季度財報后,在面向分析師召開的電話會議上稱,由于部分中國手持設備制造商瞞報銷量,或停止支付無線技術專利許可費,公司許可收入減少,致使當季凈利潤減少44%。

  高通的無奈由此可見一斑。因為此前高通的營收一直是“水漲船高”。

  高通發(fā)布的歷年財報顯示,2012年至2014年期間,高通每季度的凈利潤均在18億美元之上,而2015年連續(xù)四個季度凈利潤均在18億美元以下,其中,2015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凈利潤分別為:10.5億美元、12億美元、11億美元和15億美元。

  其中,2015年一季度高通凈利潤“腰斬”的原因是向發(fā)改委一次性繳納了“60.88億元,約合9.75億美元”的巨額“罰單”。

  顯然,2015年上半年國家發(fā)改委反壟斷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高通提出的多項整改要求,不僅讓高通在國內的利潤遭到“腰斬”,同時,也加劇了國內手機廠商集體觀望、拖延甚至“欠費”的“僥幸心理”。

  事件轉機:高通成小米海外最大庇護

  鑒于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及所處的通信終端發(fā)展階段,印度已經成為國內手機廠商出海征戰(zhàn)的重要“站點”。

  但是,“螳螂撲蟬,黃雀在后”,國產手機廠商盯上了印度市場,愛立信等專利巨頭則盯上了國產手機廠商。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當時,愛立信申請的“禁止小米在印度市場銷售、推廣、制造及進口涉嫌侵犯愛立信專利的相關產品,并要求小米和其印度當?shù)氐?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ihrv.cn/tags/電子商務" title="電子商務" target="_blank">電子商務合作伙伴Flipkart,暫時停止銷售愛立信起訴的涉案專利產品”臨時禁令獲得法院同意。

  隨后,小米按照“每臺設備預繳 100 印度盧比于法院提存”的條件,獲得使用高通芯片手機的繼續(xù)銷售許可,而對于搭載聯(lián)發(fā)科芯片的手機則依舊處于“禁售”狀態(tài)。

  簡單說,如有沒有高通的專利“庇護”,小米手機的印度之旅將徹底“鎩羽而歸”。

  尊重專利:成國內新老手機廠商的共識

  高通專利對小米的有效“庇護”,也讓國內其他手機廠商對高通專利有了新的認識,而這也促使“尊重專利”成為國內新老手機廠商的共識。

  截至目前,包括中興、華為、小米、酷派、奇酷、聯(lián)想、TCL、海爾、格力等在內的100家國內手機相關廠商與高通重新達成新專利許可協(xié)議。

  由于高通此前在2G、3G、4G等通信技術領域均有相當?shù)膶@e累,對于國產手機廠商出海征戰(zhàn)海外市場時,可有效制衡或抵御來自愛立信等其它巨頭的專利“討伐”,贏得寶貴的市場時間跑馬圈地。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董明珠的手機雖然還沒有在市場正式亮相,但是,他們也與高通簽署了專利許可協(xié)議。

  由此可見,國內絕大多數(shù)已進入或準備進入手機市場的廠商已相繼“買票”登上高通專利大船。

  在國內“雙創(chuàng)”戰(zhàn)略、知識產權強國戰(zhàn)略以及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國家對包括專利在內的各種知識產權尊重與保護的力度不斷加碼。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部門近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將故意侵犯知識產權的企業(yè)和個人納入信用記錄等,明顯是在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以此來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護航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轉型升級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

  另類魅族:從年增長350%調至年增長25%

  需要說明的是,在前述一百家與高通達成專利合作的名錄中,還有一些大家熟知的手機廠商暫時“缺席”,比如魅族等。

  數(shù)據顯示,2014年,魅族智能手機出貨量僅有440萬臺。2015年2月,魅族宣布獲得阿里5.9億美元的戰(zhàn)略投資,并開啟“機海戰(zhàn)術”,布局高中低端,并在銷量上一路高歌猛進。

  2015年10月,魅族總裁白永祥聲稱魅藍系列手機已經賣出1300萬部。2016年4月6日,白永祥又透露,魅藍系列產品銷量已經達到2000萬部。

  不過,進入2016年,魅族大幅調低了自己的發(fā)展速度,由2015年350%的增長調整為今年的25%的增幅,全年銷售目標為2500萬部,由此也導致了魅族的市場份額有下降的趨勢。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賽諾的數(shù)據,魅族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5年第三季度的5.6%,下降到2016年2月份的4.4%。

  與此同時,魅族在自身的專利布局或積累上并沒有及時跟上,這對任何一家手機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都是非常核心和致命的。

  漠視專利:魅族專利布局與猛增的銷量“脫節(jié)”

  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截止2016年3月31日,魅族提交的專利申請中,發(fā)明公布數(shù)為302件,發(fā)明授權數(shù)21件,實用新型數(shù)22件,外觀設計數(shù)130件。

  與2014年11月相比,魅族的發(fā)明公布數(shù)增長了1.8倍,發(fā)明授權數(shù)增長了4.3倍,實用新型數(shù)增長了38%,外觀設計數(shù)增長了55%。

  簡單說,過去一年魅族在專利布局上的積累與其市場銷量的表現(xiàn)存在一定“脫節(jié)”,其技術創(chuàng)新或專利積累很難支撐其銷量長期暴漲。

  更重要的是,近兩年,雖然魅族的專利布局情況有所改善,但是,與其他國內手機廠商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

  成立已滿13年的魅族,且不說中興、華為有“天壤之別”,就是與酷派、OPPO相比,也是差距巨大,就連小米它也難以望其項背。

  而這背后恐怕是魅族內心對包括專利在內的各種知識產權不夠重視或敬畏。

  對于高通與國內手機廠商間的“友誼小船”,到底會不會說翻就翻,關鍵在于雙方是否遵守乘船規(guī)則,如果一方不遵守規(guī)則,恐怕這小船也是會說翻就翻的。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雙方的合作之船或友誼之船由小變大,抗風浪的能力也會增強,不僅不會“說翻就翻”了,還能深耕國內市場,同時揚帆出海,共同開拓更大的市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