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也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10月份誕生初時,便是攜手500金融機構和22萬家零售商集體上線。如今才三個月過去,憑借著“親爹”蘋果的好口碑以及自身“爭氣”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正如本周二在蘋果公司的財政會議上Tim Cook說的那樣,Apple Pay已經(jīng)成為了同類產(chǎn)品中最火爆的應用。
Cook還表示,公司會繼續(xù)擴大Apple Pay的覆蓋面積,如今它已經(jīng)支持750家銀行和信用社,每3美元的消費中就有2美元是來自于這種非接觸式支付方式。各家銀行和信用卡發(fā)行機構也是對該服務大力支持,積極推廣。
除此之外,現(xiàn)在Apple Pay已經(jīng)與超過20萬臺線下自助服務終端合作,涉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停車門禁、洗衣房、自動販賣機等等。盡管更多的具體數(shù)據(jù)尚未公布,但是Apple Pay的趨勢似乎相當樂觀。
Cook說,“我們非常有信心認為2015年將會是Apple Pay騰飛的一年。”
Apple Pay的首次露面還要回溯到去年9月的蘋果新品發(fā)布會上,除了光彩奪目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蘋果公司想要推出一款服務讓用戶能夠徹底擺脫錢包的束縛。當然老對手Google也是這么想的,于是在早在一年多前,就有很多人用上了Google Wallet。但是現(xiàn)在,局面好像稍有些復雜,因為美國的幾大電信運營商開始紛紛投向了Softcard的懷抱。
事情這樣解釋就會簡單些:多少年以來了,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用手機發(fā)發(fā)短信、寫寫代碼,或者是點擊進去彩信的鏈接,就能輕松訂購增值內(nèi)容(比如說彩鈴、充Q幣什么的)。所以說,傳統(tǒng)電信運營商們霸占著如此天然的優(yōu)勢,做“無線錢包服務”的想法當然也是勢在必得了。
蘋果公司認為,Apple Pay將會扮演“消費者催化劑”的角色。多年前,我們從麻煩的現(xiàn)金消費過渡到刷卡消費;而今甚至連卡或者任何ID證明都不用帶了,只用掏出你每天不可或缺、視作器官一般的智能手機iPhone6或者是6 plus(目前為止Apple Pay僅限于美國使用,而且只支持最新款的iPhone和iPad),再加上手指指紋認證,就可以在任何一家得到授權的、擁有NFC模塊的支付終端上買買買。
而且要補充說明的是,或許今后我們連手機都不用帶了,因為Cook本人都保證了,今年四月就會正式銷售的Apple Watch也將配備Apple Pay的功能,等了好久終于等到這一天。
當然,優(yōu)等生蘋果總是表現(xiàn)太好,難免會遭遇些小坎坷,這次便是商家聯(lián)盟們不樂意了。成立于2012年的Merchant Customer Exchange(MCX),成員涵蓋了大型全球連鎖賣場、雜貨店等知名品牌,其中便有我們熟悉的沃爾瑪。去年十月底,這些零售商們“臨危抱團”,宣布將在自家的門店內(nèi)集體封殺Apple Pay,并且還匆忙的推出一款類似的NFC支付服務CurrentC。Cook本人將這次事件稱為是“一場小沖突”(a skirmish)。
盡管如此,這樣的不和諧的小插曲并不能阻止Apple Pay繼續(xù)拓張的熱情。在這次會議上,Panera Bread連鎖餐廳,作為最早一批的蘋果移動支付合作伙伴,表示現(xiàn)在Apple Pay已經(jīng)占據(jù)了80%的移動支付業(yè)務份額。另一個合作伙伴有機連鎖超市Whole Foods則表示,因為Apple Pay的引入,現(xiàn)在的移動支付增長了400%。果然,在美帝Apple Pay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