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閃電是難以開展相關研究的。于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國際雷電研究與測試中心的馬丁·烏曼與他的研究組成員們自己開發(fā)了一套能夠人工制造閃電的裝置。他們的方法是:走進一場風暴,然后發(fā)射一枚帶著銅線的火箭。
為了觸發(fā)閃電,烏曼與他的研究組將一枚6英尺(約1.8米)的業(yè)余火箭尾部系上一卷長2300英尺(約合700米)的銅線,銅線的下方則連接著一根金屬棒?;鸺l(fā)射之后可以升高到3~7英里高(約合4800~11200米),直接飛向風暴中心。
一旦火箭拖著銅絲抵達雷暴云中心,大地與雷暴云之間的強大電位差將產(chǎn)生強烈放電,大量負電荷向下傳導并擊中地面的金屬棒,與此同時一股強大的電流向上傳播,并在此過程中產(chǎn)生明亮的閃電。整個過程的產(chǎn)生機制與效果幾乎與自然界發(fā)生的“天然閃電”是完全一致的。于是,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預先設定閃電發(fā)生的地點和時間,這樣也就可以提前安排好相關的設備進行數(shù)據(jù)的采集,如使用每秒100萬幀的高速相機和其他設備記錄一些關于閃電的基本物理學參數(shù),或考察不同的材料在雷擊之下的效果。
他們的研究包羅萬象,比如烏曼的研究組證實了閃電的破壞力無法擊穿保存核廢料的容器。而接下來他們將要開展的一個項目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資助的一個研究計劃:對所謂超低頻無線電波(10-30 kHz)開展研究,這是閃電在地球電離層(距離地面30~60英里,約合48~96公里)中產(chǎn)生并傳播的一種無線電波信號。
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羅伯特·摩爾指出:“全世界各地的海軍都需要依靠超低頻通訊與潛艇保持聯(lián)絡?!痹跉v史上,這種超低頻無線電波也曾被用于地理定位,摩爾相信這項技術將有潛力在未來作為當GPS系統(tǒng)失效時的替代定位手段。
目前國際雷電研究與測試中心的專家們正在全球各地布置超低頻信號接收器,其中甚至包括格陵蘭和南極地區(qū),并不斷開展利用閃電以及窄波通訊技術進行的定位測量實驗。用摩爾的話來說,研究組的總體目標是“將超低頻遙感技術推進至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