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高通正試圖將驍龍芯片推向新平臺—機器人

高通正試圖將驍龍芯片推向新平臺—機器人

2015-02-10

    當驍龍芯片已經占據了移動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高端智能手機后,高通正在試圖把旗下 的驍龍芯片推向新的平臺和領域。在今年 CES 上,高通推出了一款搭載驍龍 SoC 的飛行機器人——Snapdragon Cargo,通過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機器人上兩對不同焦距的攝像頭可以探測景深,從而讓 Cargo 感知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實現(xiàn)在飛行中自動躲避障礙物的功能。

 “我們比較前沿的研究部門認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應該是下一代工業(yè)發(fā)展浪潮的一個必然趨勢。”高通中國區(qū)研發(fā)總監(jiān)侯紀磊博士在接受我們的專訪時表示,高通之所以看重機器人及其相關領域,一方面是順應行業(yè)發(fā)展潮流,另一個方面在于高通自身的技術積淀可以為移動機器人的探索所用。

侯紀磊分析,之所以機器人領域能夠在最近五到十年迎來一個飛躍,正是受益于智能終端的發(fā)展,特別是處理器、傳感器、Wi-Fi、GPS 等模塊集成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過去無法承載的機器人在如今成為了可能。另一方面,計算能力的飛躍加之大數(shù)據的能力,使得機器學習的訓練性得到大幅提高,傳統(tǒng)機器學習逐漸跨越到深度學習。

  高通比較看重的是移動機器人,比如 Snapdragon Cargo 這類的飛行機器人。“首先從用戶利益來講,包括工業(yè)、農業(yè)的監(jiān)測以及流行的航拍,對拍照、攝像以及視頻的需求,還有對計算機視覺領域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恰恰是高通可以發(fā)揮作用的一個方向。”

 Dragon Hawk 機器人(迷你 Snapdragon Cargo)

  事實上,高通研發(fā)的機器人原則上都是基于驍龍芯片,并利用了芯片處理能力以及附帶的感知傳感器能力。比如 Snapdragon Cargo 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通過機器人上兩對不同焦距的攝像頭探測景深,從而讓 Cargo 感知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實現(xiàn)三維建模,實現(xiàn)在飛行中自動躲避障礙物的功能。“其實這后面計算的過程相當復雜,需要每秒 30 幀或 60 幀的處理,這恰恰是我們的驍龍?zhí)幚砥靼l(fā)揮的重要作用。”

  從更現(xiàn)實意義上看,高通希望最終復制驍龍芯片的成功,創(chuàng)造出一個基于移動機器人方向的計算平臺。從而在將來為機器人 OEM 提供解決方案,幫助他們開發(fā)除了機器人本體之外的人工智能。

  高通看好的另一個方向便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務機器人,比如 Snapdragon Rover 機器人,Rover 同樣圍繞驍龍芯片搭建,但它利用了高通腦啟發(fā)技術 Zeroth,這項技術能夠模擬人類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使得機器人能夠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比如 Rover 機器人就可以通過深度學習實現(xiàn)對物體的自動識別、分類和收納。

  

 

  Snapdragon Rover 機器人

    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是 Zeroth 技術的核心。侯紀磊博士指出,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里比較深入的模式,更多的是去模仿五六十年代人們所談論的神經網絡模式。“很多機器學習從節(jié)點的模式上講,一般有很多節(jié)點,節(jié)點之間是相互連接的,信息之間不斷地傳遞,通過多級的迭代可以達到一種收斂,給予一種最終信息的呈現(xiàn)。傳統(tǒng)的機器學習往往是一層的,頂多是兩層的,而這種深度學習可能會是多層的。每一層代表的信息意義也不一樣,但是恰恰是層數(shù)多了之后,建立知識結構的復雜性和完備性也會更深入。”

  在模糊硅片與生物系統(tǒng)界限的探索中,侯紀磊博士認為最大的困難還在于對人類思維能力最終認知上的理解。“我們內部也經常討論,即使你想去實現(xiàn)一個視覺功能,而今天的計算機所具備的能力還是差的很遠很遠,這是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xiàn)的。要通過數(shù)字模式來實現(xiàn)人腦里面的模擬環(huán)境,這其中的復雜性應該會是指數(shù)級的。。”

  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對于機器人技術的推動無計可施。正如侯紀磊博士所說“利用腦啟發(fā)的方式即便是對某一局部的功能實現(xiàn)一定的能力,也是能夠對社會起到一些積極作用的。”他舉例說視覺方向就是近期可以達到的領域,包括機器人對場景的判斷、物體的識別,比如判斷人的表情,對特征的提取等等。

  在對人工智能的探索中,不乏技術消極論者的“危言”,包括 Elon Musk 和霍金都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未來發(fā)出了“警告”,似乎當人工智能發(fā)展到人類無法控制的程度,人們便離《終結者》中被機器人奴役的場景不遠了。

  侯紀磊博士沒有給出明確的觀點,但他認為迄今為止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還是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人們應該把人工智能的正面作用與發(fā)展邏輯和社會性影響分開來看。

    “這就像我們小時候在談論人對太空和宇宙的探索一樣。人類開始時對外星文明存在著一種憂慮。而人類并沒有因為對外星文明的憂慮而停止對太空和宇宙探索的過程,反而恰恰是激發(fā)了我們對這方面科研、科技和對宇宙探索的追求。那么在人工智能的初期階段,更多的是人類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態(tài),而不是停止腳步,通過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對技術方向的開發(fā),進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去迭代,讓我們知道什么是最正確的方向,什么是對人類將來最有益的方向。”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