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可編程邏輯 > 設計應用 > UWB定位系統(tǒng)FPGA基帶處理設計
UWB定位系統(tǒng)FPGA基帶處理設計
來源:微型機與應用2013年第13期
朱警怡1,黃 魯2,高睿劼1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集成電路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027; 2.中國科學技
摘要: 基于到達時間差(TDOA)算法,設計了一個脈沖超寬帶(IR-UWB)室內定位系統(tǒng)的原理驗證樣機。主要介紹傳感器捕捉標簽發(fā)送的IR-UWB窄脈沖,進而測出窄脈沖到達傳感器時刻的方法。利用FPGA中數(shù)字時鐘管理器(DCM)的相移器功能模塊(PS)構成延遲鎖相環(huán)(DLL),測得到達傳感器的窄脈沖相對于同步時鐘的時刻。原理驗證系統(tǒng)定位精度優(yōu)于40 cm,達到設計要求。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基于到達時間差(TDOA)算法,設計了一個脈沖超寬帶(IR-UWB)室內定位系統(tǒng)的原理驗證樣機。主要介紹傳感器捕捉標簽發(fā)送的IR-UWB窄脈沖,進而測出窄脈沖到達傳感器時刻的方法。利用FPGA數(shù)字時鐘管理器(DCM)的相移器功能模塊(PS)構成延遲鎖相環(huán)(DLL),測得到達傳感器的窄脈沖相對于同步時鐘的時刻。原理驗證系統(tǒng)定位精度優(yōu)于40 cm,達到設計要求。
關鍵詞: 超寬帶;定位系統(tǒng);數(shù)字時鐘管理器

 無線定位系統(tǒng)從信號測量技術上分為2大類:信號強度測量和到達時間測量。RFID各種技術(WiFi、ZigBee、Bluetooth)均采用測量射頻信號強度的方法,而無線信號強度容易受到障礙物等因素的嚴重影響,因此RFID定位精度較低。而UWB采用測量窄脈沖(1 ns)到達時間的方法,定位精度提高了一個數(shù)量級。目前UWB定位技術主要有:信號到達角度測量(AOA)技術、到達時間定位(TOA)和到達時間差定位(TDOA)等。其中,TDOA技術是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方案,它不需要標簽(待定位)與傳感器(基站)的時鐘同步。
 本文介紹利用FPGA捕捉IR-UWB脈沖的方法,測出標簽發(fā)送的脈沖到達傳感器的時刻,得到標簽發(fā)送的脈沖到達各個傳感器的時間差,從而進行定位。
1 UWB定位原理驗證系統(tǒng)設計
1.1 定位原理系統(tǒng)方案設計

 本系統(tǒng)包含IR-UWB脈沖定位和2.4 GHz RF通信兩部分。采用2.4 GHz RF實現(xiàn)傳感器與標簽的握手通信,標簽發(fā)送1 ns IR-UWB(4 GHz調制)窄脈沖到各傳感器實現(xiàn)定位功能。
 定位系統(tǒng)主要由4個(或以上)傳感器、待定位標簽以及進行定位信息計算顯示的主機組成,如圖1所示。主機與傳感器之間用網線連接進行傳輸數(shù)據(jù),傳感器之間用時鐘同步線(超5類屏蔽線)相連,主機中采用時鐘延遲標定技術進行各個傳感器的精確同步計算。

 定位系統(tǒng)算法采用到達時間差(TDOA)算法。TDOA算法平面定位的原理是:標簽(TAG)到兩個傳感器(Sensor)距離之差(即c×?駐t)確定一條雙曲線,3個傳感器可得到兩條雙曲線,其交點即為標簽位置[1]。

1.2 定位系統(tǒng)簡單流程
 定位系統(tǒng)算法采用TDOA雙曲線模型。傳感器位置固定且已知,標簽位置為待測。系統(tǒng)工作流程如下:
?。?)主機選擇主傳感器并給傳感器發(fā)待測標簽ID。主傳感器廣播待測標簽ID,與符合ID號的標簽完成握手通信。
?。?)待測標簽給各傳感器發(fā)送IR-UWB定位脈沖。
?。?)各傳感器測出相對于同步時鐘IR-UWB脈沖到達的時刻,并將時間信息送給主機。
?。?)主機計算脈沖到達各傳感器的時間差,用TDOA算法計算待測標簽位置并顯示。
傳感器與標簽的握手采用2.4 GHz RF通信,使用TI的CC2510通信芯片。采用2FSK方式,通信速率為2.4 Kb/s。
 標簽發(fā)送的IR-UWB脈沖為1 ns左右窄脈沖,中心頻率為4 GHz,脈沖周期為2 μs[2]。
傳感器鎖定IR-UWB脈沖,采用30 MHz的同步時鐘在FPGA內部DCM產生的32相延遲鎖相環(huán)DLL來鎖定。采樣分辨率相當于960 MHz的時鐘。傳感器接收到IR-UWB脈沖后先進行射頻檢波處理,送給FPGA進行脈沖展寬再進行DLL鎖定。
2 FPGA鎖定IR-UWB脈沖方法
 傳感器的射頻部分接收到IR-UWB定位窄脈沖,檢波后得到Pulse_TTL(1 ns高電平)送給基帶FPGA處理。FPGA首先對Pulse_TTL進行展寬(6 ns),同步時鐘Syn_CLK利用FPGA中數(shù)字時鐘管理單元(DCM)產生的32相均勻延遲的時鐘構成延遲鎖相環(huán)DLL,DLL對已展寬的Pulse_TTL鎖定,對鎖相環(huán)鎖定Pulse_TTL的結果進行優(yōu)先級編碼,即最先鎖到脈沖的那一相時鐘代表了脈沖到達傳感器的時刻,把該時刻信息通過網絡芯片組幀發(fā)送給主機處理?;鶐Р糠值慕Y構圖如圖3所示。

 DCM的主要功能包括:消除時鐘偏移和時鐘分配的延時;時鐘相移、分頻、倍頻;時鐘調整,確保50%占空比的時鐘輸出等。
 DCM與全局時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為了達到最小的延遲和抖動,幾乎所有的DCM應用都要使用全局緩沖資源。圖5所示IBUFG+DCM+BUFG是DCM與全局時鐘buffer連接的最常用方法。

 系統(tǒng)主要利用數(shù)字時鐘管理器DCM的相移器(PS)功能模塊。DCM模塊利用CORE Generator&Architecture Wizard工具直接產生IP核并通過例化進行使用。PS調相類型分為動態(tài)調相和固定調相,Type設置為Valuable即為動態(tài)調相,設置為FIXED即為固定調相。在固定調相模式時,DCM的輸出時鐘與輸入時鐘的相位移動值是通過設置Value確定的,Value的取值范圍是[-255,255],則相位移動范圍是輸入時鐘CLKIN周期的-255/256~+255/256。相移器對DCM的所有9個輸出時鐘都進行相位的偏移。DCM的生成及設置如圖6所示。

 驗證系統(tǒng)定位精度要求優(yōu)于40 cm,即時間分辨率1.3 ns,需要750 MHz的等效時鐘。系統(tǒng)采用30 MHz(最大10 m室內定位范圍)的時鐘作為同步時鐘,由于FPGA的DCM資源限制(一塊FPGA 8個DCM),驗證系統(tǒng)采用2塊FPGA(16個DCM)構成32相DLL,等效采樣時鐘為960 MHz。
3 系統(tǒng)測試結果和分析
 系統(tǒng)選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3E系列XC3S1200E FPGA。傳感器用2塊FPGA共16個DCM構成32相DLL鎖定標簽發(fā)送的IR-UWB定位脈沖。
 實際測試時,標簽每2 μs發(fā)送一個脈沖,將程序下載到FPGA后,邏輯分析儀觀測結果如圖8所示,Pulse_Lock高電平時表示有效捕捉到定位脈沖,Pulse_Ph[4:0]表示第幾相最先鎖定IR-UWB脈沖。從圖8可以看出,2 μs捕捉一次脈沖,第14相最先鎖定脈沖。

 

 

 進行結果驗證時,只使用15個DCM做30相DLL,剩下一個DCM用同步時鐘做模擬脈沖,脈沖相對同步時鐘的延時可自定義。如圖9所示,CLK[14:0]為30相DLL的前15相時鐘,d為CLK0延時后模擬脈沖,15相時鐘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別對d脈沖鎖定,對鎖定結果進行優(yōu)先級編碼得到第幾相時鐘最先鎖定脈沖,結果表示為Pulse_Ph[4:0]。將模擬脈沖仿真代碼下載到FPGA中,用邏輯分析儀對仿真結果觀測,如圖10所示,仿真結果得到驗證。

 本文設計了一個超寬帶(IR-UWB)室內定位系統(tǒng)的原理驗證樣機,為后續(xù)ASIC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系統(tǒng)作準備。此原理驗證系統(tǒng)利用FPGA構成延遲鎖相環(huán)來鎖定1 ns IR-UWB窄脈沖的方法,能較方便、準確地得到脈沖到達各傳感器的時間差。
參考文獻
[1] Xilinx, Inc. Using Digital Clock Managers(DCMs)in Spartan-3 FPGAs[Z]. XAPP462(v1.1)January 5, 2006.
[2] Zhou Yuan, LAW C L, Xia Jingjing. Ultra low-power RFID tag with precision localization using IR-UWB[C].Microwave Symposium Digest (MTT), IEEE MTT-S International,5-10 June 2011.
[3] 付德龍,黃魯,蔡力,等.A 3-5 GHz BPSK transmitter for IR-UWB in 0.18 μm CMOS[J]. 半導體學報,2010,31(9):88-93.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