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噪比(OSNR)是光網絡的關鍵性能參數之一。光性能監(jiān)控模塊(OPM)提供低成本的OSNR在線監(jiān)測功能,在網絡建設和維護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OSNR測試方法,即帶外測試方法,遵循IEC 61280-2-9標準,該方法通過測量信道間噪聲等效為信道內噪聲從而計算出OSNR,目前大多數廠商的OPM均以此法作為標準的測試方法。
隨著網絡帶寬的發(fā)展,40Gbit/s波分系統(tǒng)已經開始被廣泛的部署。由于40G速率信號光譜較寬,當信道間隔為50GHz或者更小時,相鄰信號光譜發(fā)生重疊串擾,傳統(tǒng)的OSNR測試方法無法得到真實的噪聲水平。另外,對于ROADM系統(tǒng),信道間的噪聲水平會因為濾波效應而減小,導致傳統(tǒng)測試方法得到的噪聲水平偏低。這些問題的出現使OSNR測試面臨新的技術挑戰(zhàn)。
帶外測試方法的失效,使帶內OSNR測量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的帶內測試技術主要是基于偏振技術的方法,該方法根據信號光基本是偏振光而噪聲光基本是非偏振光的特征,通過光學和算法手段將信號光和噪聲光分離,從而實現OSNR測量。經過將近十年的發(fā)展,各種基于偏振技術的帶內測試方案取得了很大進展,也有儀表廠商已經推出了具備帶內OSNR測試功能的新一代光譜分析儀。與儀表不同的是,OPM模塊對成本、尺寸等要求比較高,目前還沒有廠家推出具備帶內OSNR測試功能的OPM模塊。本文提出一種方案,將偏振技術應用于OPM模塊實現帶內OSNR測量,并通過測試數據證明該方案的可行性。
2. 原理與結構
如圖1所示,虛線方框內給出了具備帶內OSNR測試功能的OPM模塊的基本結構,其中包括偏振控制器,起偏分束器,一個1*2光開關,光譜獲取單元和數據處理(OSNR計算)單元。信號噪聲混合光首先經過偏振控制器,偏振控制器的作用是改變入射光的偏振態(tài),本文采用TN型液晶片的旋光特性通過電壓控制實現。 從偏振控制單元出射的光再經起偏分束器分為兩部分光,調節(jié)偏振控制器使兩部分光的功率一大一小,用光譜獲取單元分別測量得到兩部分光的光譜。光譜獲取單元主要包括濾波器和探測器,本文采用了兩種結構實現,一種是衍射光柵和陣列探測器的結構,另一種是MEMS可調諧濾波器和單通道探測器的結構。
測量得到的光譜功率數據按照兩部分光功率的大小分別記為P>i,P<i(>表示功率較大的那一部分光,i標記波長點)。由光譜數據在信道內積分可以得到積分功率P>int,P<int,包含噪聲的信道光功率為
(1)
P>int,P<int均由信號和噪聲兩部分組成,即
(2)
其中, S為信號光功率,較大那一部分光包含的信號光功率表示為kS(0.5<=k<=1)。參數表示偏振分束器對特定波長信號光分光的比例,其值取決于信號光的偏振態(tài),調節(jié)偏振控制器可以改變k值大小。N為噪聲光功率,由于噪聲光是非偏振光,兩部分光中包含的噪聲光功率近似相等。
根據(2)式,信號功率可以表示為
(3)
當信道噪聲功率為0時,。在信道光譜功率的極大點i=max,噪聲光功率在光譜功率中所占比例最小,由此得到的初始估計值(零級近似值)
(4)
在初始估計的k值下,max點的噪聲功率為0,即N0MAX = 0。 在max點的附近(帶內波段)選取左右兩點i=L,i=R,由可以計算得到L,R點的噪聲值的零級近似
(4)
其中,
。 根據L,R點的噪聲零級近似值可以插值得到max點的噪聲一級近似值:
(5)
其中a為插值參數,本文采用線性插值計算。同上,根據max點的噪聲一級近似又可以計算噪聲二級近似。采用迭代算法計算帶內噪聲,第j(j>=0)次迭代計算公式為:
(6)
與每一次迭代計算得到的噪聲值相應的OSNR值為:
(7)
其中CBWs,CBWn分別為信號和噪聲的積分帶寬,為光譜采樣步長。若忽略積分功率中的噪聲功率,則(7)簡化為:
(8)
圖1. 帶內OSNR模擬測試系統(tǒng)
3. 測試結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可調諧激光器和ASE光源模擬的信號噪聲混合光對上述方案進行全面測試。如圖1所示,通過可調光衰減器可以改變OSNR的大小,并使用傳統(tǒng)的光譜分析儀測試真實的OSNR值。這里的模擬信號的噪聲是平坦分布的,因此用光譜分析儀采用帶外法可以測得準確的OSNR,可以作為OPM帶內法測試結果的校準值。光譜獲取單元采用了兩種結構:(a)衍射光柵和InGaAs陣列探測器結構; (b) MEMS可調諧濾波器和單通道PIN二極管結構。(a)結構的優(yōu)點是沒有移動部件,穩(wěn)定性好,采樣速度快;缺點是探測器較昂貴,成本較高,采樣步長受限于探測器像元數量。(b)結構的優(yōu)點是光路簡單,成本低廉,采樣步長可變;缺點是穩(wěn)定性和重復性較差,采樣速度較慢。
經偏振分束器之后測得的光譜如圖2所示,圖中測試波長為1550.12nm,P>i,P<i分別表示功率較大部分和功率較小部分光譜。(a)圖中偏振分光比k=0.83,光源信噪比約25dB,(b)圖中偏振分光比k=0.82,光源信噪比約15dB。
根據圖2所示光譜數據計算帶內OSNR時,(a),(b)結構均取L,R點為離中心波長偏移約0.1nm處計算,噪聲積分帶寬為0.1nm。算法迭代過程如圖3所示,(a)結構迭代次數約5次以后達到收斂值(迭代值變化小于0.01dB);(b)結構迭代次數約10次以后達到收斂值。從圖中可以看到,在OSNR為15~25dB范圍,兩種結構的OSNR誤差均在+/-0.5dB以內。
圖2. 經過偏振分束器之后所測得的光譜
圖3. 帶內法測試OSNR誤差與計算迭代次數的關系
通過偏振控制器可以改變偏振分光比k, 不同的k值下,OSNR測試能力不同。圖4給出在OSNR約25dB時,OSNR誤差與k值的關系。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對于兩種結構,總體趨勢均是k值越大,OSNR誤差越小。在k大于約0.8時,OSNR誤差均在0.5dB以內,在k值為0.5~0.8范圍內,(b)結構的整體誤差要小于(a)結構。
圖4. OSNR誤差與k值的關系
根據以上測試,滿足k值足夠大和迭代次數足夠多是算法上的必備條件,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對該方案的OSNR測量能力做全面的測試。如圖5所示,對兩種光譜獲取結構,在k>0.8范圍內分別選取三種k值進行測試。整體規(guī)律是OSNR越大,測試誤差越大。具體的,OSNR=15~25dB范圍, OSNR誤差均在0.5dB范圍以內;OSNR=25-30dB范圍內,(a)結構的最大誤差約2.5dB,(b)結構的最大誤差約1.5dB;OSNR=30-35dB范圍,(a)結構最大誤差在10dB以上(在圖示范圍外),(b)結構最大誤差約4dB。根據這個測試結果,完全能夠滿足目前的OPM指標需求。
圖5. OSNR誤差與待測OSNR大小的關系
4. 結束語
設計實現了一種基于偏振技術的具備帶內OSNR測試功能的光性能監(jiān)控模塊,在傳統(tǒng)的OPM模塊的基礎上,加入偏振控制,偏振分束以及光開關技術,并通過算法分析得到帶內OSNR。根據模擬信號測試,在25dB以內,OSNR精度可以達到0.5dB以內,滿足目前OPM 模塊的技術指標。與傳統(tǒng)的帶外法不同的是,該方案不需要從信道間取噪聲,只需要取信道中心波長附近0.1nm范圍以內的光譜即可計算出OSNR,因此可以用于光譜展寬較大的40G或者更高速率的DWDM光網絡監(jiān)控,也可以避免ROADM系統(tǒng)的濾波效應導致的帶外噪聲失真的問題。模塊結構緊湊,無移動部件,在傳統(tǒng)OPM的基礎上增加的成本不高,具備一定的商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