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1年,隨著國家三網融合的大力推進,寬帶普及率的不斷提高,新增值業(yè)務的開通、用戶體驗的提高都對寬帶升級提出了迫切需求。運營商普遍將建設重心開始向FTTH轉移,中國電信無疑是其中的先行者,在近年來持續(xù)推進“光進銅退”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光網城市”戰(zhàn)略,大力建設FTTH,預計在2011年將完成3000萬FTTH用戶建設。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同樣在進一步深化接入網絡的全光化演進。
“薄覆蓋”瞄準舊小區(qū)
采用“薄覆蓋”方式逐步提高舊小區(qū)光纖接入比例。
在大規(guī)模建設FTTH過程中,除新增用戶外,老用戶的改造將占據很大的比例,這也是規(guī)模推進FTTH建設的最大難題。如何在建設FTTH過程中兼顧質量與效率、有效避免投資風險,如何保障光接入網運行長期穩(wěn)定可靠,這些是當前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目前,在新建小區(qū)采用“全覆蓋”方式實現所有用戶的光纖接入,在舊小區(qū)改造中采用“薄覆蓋”方式逐步提高光纖接入比例,這兩種針對不同場景的典型建設模式已逐步被各地運營商廣泛認可與接受。
“近期,廣州電信攜手烽火通信順利完成FTTH‘薄覆蓋’組網改造示范工程項目,試點項目結果證明‘薄覆蓋’具有網絡結構適宜大規(guī)模建設、初期投資少、用戶接入與擴容靈活、響應部署快速等特點,完全符合對舊小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FTTH改造的各項要求,是現有條件下的最佳方式。”烽火科技郭紹彥說。
本次廣州電信FTTH“薄覆蓋”示范改造項目主要分為4種不同樓型,采用烽火無跳接光交、光分配箱、光分路器插片、室內束狀光纜、現場連接器等面向FTTH特點設計的新型產品,大幅減少樓內施工時間,實現光纖資源快速覆蓋,有效提高FTTH建設效率;通過配置光分路器插片的方式實現新用戶快速開通,實現了大規(guī)模FTTH建設的快速部署。
規(guī)避投資風險
“薄覆蓋”有效規(guī)避前期投資風險、提升業(yè)務開通效率。
在FTTH大發(fā)展的形勢下,運營商不僅要關注新建住宅或寫字樓的潛在用戶,也要注意到大量現有寬帶用戶的升級潛力和需求,存量市場空間巨大,是寬帶提速的主要受眾。對于舊小區(qū)的改造,尤其在入戶施工過程中面臨一系列難題,困擾著FTTH改造的規(guī)?;M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其一,覆蓋用戶數量多,分布范圍廣;其二,初期用戶數量不明確,呈逐步增長趨勢;其三,對于業(yè)務開通速度要求高。
而所謂的“薄覆蓋”方式正是基于上述特點難點量身打造的一種新型建設模式,即光纜資源先期建設完畢,光分路器、入戶蝶形光纜布放以及成端根據實際開戶情況逐步增加。采用“薄覆蓋”模式進行舊小區(qū)改造可有效規(guī)避前期投資風險、顯著提升業(yè)務開通效率,適宜進行大規(guī)模FTTH改造。
第一,通過可靈活配置的二級分光結構體現“薄覆蓋”的建設思路。在配線光纜匯聚處(LCP點)新建或改造光纜交接箱作為一級分光點,在樓道弱電井內(DP點)新建插片式光分配箱作為二級分光點。同時將配線光纜按100%終期容量一次性建設完成。二級分光的網絡結構適合舊網改造項目,能有效降低饋線光纜和配線光纜的敷設成本,尤其在舊小區(qū)改造中能夠節(jié)約并不充裕的管道資源。
第二,在“薄覆蓋”中主要采用插片形式的光分路器。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盒式、機架式等封裝形態(tài),插片式光分路器具有模塊化、可擴容的特點。在薄覆蓋改造中,初期的二級分路器端口可按照總用戶數量的一定比例計算(即預計初期可開通率,如30%),并能通過光分路器插片形式靈活增減分路器端口。后期出現擴容需求時,只需根據用戶數量增長情況增加光分路器插片。當二級光分路器端口占用80%時,再向一級分光點增加一級光分路器端口以完成最終擴容。
第三,在現有的成熟小區(qū),物業(yè)對于樓內作業(yè),用戶對于入戶施工均有較為苛刻的要求,其核心要求就是一個“快”字。采用掏接方式鋪設樓內豎井光纜能夠有效減少垂直部分不必要的熔接工序,提高垂直布放的施工速度;對于蝶形光纜入戶后則采用現場連接器來成端,免去熔接取電難,耗時長的弊端。這也將成為今后大規(guī)模FTTH改造的發(fā)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