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3G網絡的視頻監(jiān)控具有靈活性強、可靠性高,且不受時間、地點等條件約束的優(yōu)勢,具有廣泛的研究和應用前景。在現有的汽車防盜報警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通過在Inter PXA270硬件平臺上構建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實現汽車防盜報警系統(tǒng)的視頻監(jiān)控功能,并且詳細闡述了攝像頭的流接口設計和通信發(fā)送端的設計實現。
關鍵詞: Windows CE;3G網絡;視頻監(jiān)控;汽車防盜報警
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的成熟發(fā)展,基于移動通信網絡的視頻監(jiān)控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基于3G網絡覆蓋率高、可靠性強、傳輸速率快的優(yōu)勢,設計實現汽車防盜報警系統(tǒng)的可視監(jiān)控。本設計在現有的電子式汽車防盜報警器的基礎上,通過擴展通用接口,實現了對于車體原有報警系統(tǒng)的功能擴展,其總體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本文著重闡述該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部分的設計實現。

本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部分是在Inter PXA270為核心的硬件平臺上,通過構建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實現上層應用。該設計以流接口方式開發(fā)攝像頭驅動,并利用攝像頭驅動提供的接口,實現嵌入式Windows CE下實時圖像的數據采集,對原始圖像進行MPEG-4格式的編碼壓縮,同時在Windows CE端利用SOCKET編程,實現監(jiān)控數據的傳輸。
1 硬件平臺的搭建
現有的汽車防盜報警系統(tǒng)的結構如圖1虛線框內所示,本文著重設計實現的是此系統(tǒng)的視頻監(jiān)控部分。視頻監(jiān)控部分的硬件包括三個部分,采集監(jiān)控數據的攝像頭、多媒體處理器和通信模塊。硬件搭建結構圖如圖2所示。視頻監(jiān)控部分的硬件平臺是以Inter XScale微體系結構的Inter PXA270處理芯片為核心,選用SIM5218模塊作為3G通信模塊,采用雙端口RAM技術實現視頻處理和3G通信模塊的雙CPU之間通信。其中,Inter PXA270芯片的主頻為520 Hz,同時加入WirelssMMX技術,大大提高了多媒體處理能力。此外PXA270的Inter SpeedStep動態(tài)電源管理技術,在保證CPU性能的情況下降低了設備的功耗[1];西門子公司的3G通信模塊SIM5218支持高達7.2 Mb/s的數據傳輸率,并且提供UART、USB2.0、GPIO和I2C等豐富的外圍接口,降低了設計難度;本設計中攝像頭選擇了網眼2000,它采用OV511芯片為核心,具有COMS 35萬像素的清晰度[2],并采用USB方式通信,可以采用流接口的方式實時采集監(jiān)控數據。

2 軟件功能設計實現
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的軟件架構包括兩部分:利用Platform Builder定制Windows CE系統(tǒng)并開發(fā)USB攝像頭驅動和數據發(fā)送端的開發(fā),本文詳細介紹USB攝像頭驅動的設計和發(fā)送端的程序設計。系統(tǒng)的軟件結構圖如圖3所示。

Windows CE流接口驅動程序是具有定制接口的驅動程序,表現為在用戶一級的動態(tài)鏈接庫DLL,是一般類型的設備驅動程序。流接口驅動程序中用來實現一組固定的函數稱為流接口函數,這些流接口函數使得應用程序可以通過文件系統(tǒng)訪問這些驅動程序。流接口驅動程序幾乎支持任何類型的可以連接到基于Windows CE.net的平臺外部設備,其中包括USB設備。流接口驅動程序的主要任務是把外設的使用傳遞給應用程序,這是通過把設備表示為文件系統(tǒng)的一個特殊文件實現。應用程序通過文件系統(tǒng)的API函數調用流接口函數,然后流接口驅動程序調用本機驅動或者通過設備管理器與系統(tǒng)內核或外圍打交道。
2.1 攝像頭驅動程序的流接口函數的實現
開發(fā)攝像頭驅動程序涉及到一組標準的流接口驅動程序的函數,如CAM_Init()、CAM_Deinit()、CAM_Open()、CAM_Read()等,這些函數是接口驅動程序的DLL接口,其中CAM_Init()、CAM_Open()、CAM_Read()和CAM_IOControl()最為重要。下面對這些重要函數進行詳細介紹。
(1)CAM_Init()
CAM_Init( )函數是通過設備管理器提供的ActiveDeviceEx()函數調用。在設備初始化時通過ActiveDeviceEx()將設備句柄信息寫入Drivers\Active下面,當應用程序初始化時,注冊表的地址將以Context參數形式傳給CAM_Init(),利用RegOpenKeyEx()、RegQueryValueEx()等函數執(zhí)行打開和讀寫注冊表操作,等執(zhí)行成功后返回USB設備的句柄信息等。驅動程序的部分源代碼:
DWORD CAM_ Init (DWORD dwContext, LPCVOID 1pvBusContext)
{
PDRVCONTEXT pDrv;
int rc
//打開注冊表
rc=RegOpenKeyEx(HKEYLOCAL_
MACHINE,(LPTSTR)dwContext,0,0,&hKey);
//讀取注冊表數據
rc=RegQueryValueEx (hKey,
TEXT("ClientInfo"),NULL,&dwType,
(PBYTE)&pDrv,&dwLen);
return (DWORD)pDrv;
}
(2)CAM_Open()
在對設備進行讀操作之前,首先要先通過執(zhí)行CeratFile()來調用CAM_Open()打開設備,CAM_Open()所需的第一個參數是應用程序初始化時由CAM_Init()返回的設備句柄等信息,然后將設備關閉的事件設為無信號狀態(tài)。
下面是部分源碼:
DWORD CAM_Open(DWORD dwContext,
DWORD dwAccess,DWORD dwShare)
{
PDRVCONTEXT pDrv=(PDRVCONTEXT)dwContext;
EnterCriticalSection(&pDrv->csDCall);
if (pDrv->nNum0pens) //判斷是否己經打開設備
{
//如果己經打開,則返回
LeaveCriticalSection(&pDrv->csDCall);
SetLastError(ERROR_ACCESS_ENIED);
return 0;
}
pDrv->nNum0pens++; //打開設備
LeaveCriticalSection(&pDrv->csDCall);
return (DWORD)pDrv;
}
程序中涉及的EnterCriticalSection()和LeaveCriticalSection()兩個函數的作用是保證在臨界區(qū)內所有被訪問的資源不被其他線程訪問,直到當前線程執(zhí)行完臨界區(qū)代碼。EnterCriticalSection()和LeaveCriticalSection()分別表示為進入臨界區(qū)和退出臨界區(qū)。
(3)CAM_IOControl()
程序設計中通過CreatFile()函數調CAM_Open()打開攝像頭設備,通過ReadFile()將返回值傳給CAM_IOControl()流接口函數,而CAM_IOControl()則調用OV51xReadOneFrame()對USB設備數據進行讀取。下面是部分源碼:
DWORD CAM_IOControl (DWORD dwOpen, DWORD dwCode, PBYTE pln, DWORD dwIn, PBYTE pout, DWORD dwOut, DWORD *pdwBytesWritten)
{
pDrv = (PDRVCONTEXT) dwOpen;
startaddress = 0;
bytesRead =
OV51xReadOneFrame(pDrv, pout, startaddress);
}
對于USB總線上的數據傳輸,一共有四種傳輸類型[4],分別是控制傳輸、中斷傳輸、批量傳輸和實時傳輸,這四種傳輸類型分別應用到不同的USB設備。其中實時傳輸適用于以固定速率或特定時間內傳輸,可以容忍偶爾錯誤的流數據情況[5],對于USB攝像頭這種實時性要求比較高的設備一般選用實時傳輸,所以在CAM_Read()中就需要用到實時傳輸函數IssueIsochTransfer()來讀取攝像頭采集的數據。如果IssueIsochTransfer()執(zhí)行后返回一個標示句柄,則代表執(zhí)行成功,如果無返回值,則表示執(zhí)行失敗。
在每次得到一包數據時,查找?guī)_始標記,如果查找到,則復制剩余的所有數據到應用程序的緩沖中。在程序的Ov51xReadOneFrame()函數中,pDataBuff申請了9 610 B空間,dwFrameLen[10]為10次傳輸每次的長度,這里都設置為961。圖4為Ov51ReadFrame()軟件流程圖。

2.2 通信發(fā)送端的設計實現
通信發(fā)送端主要完成RTP/RTCP協(xié)議封裝和解封裝、網絡發(fā)送與數據獲取。本文所實現的是基于RTP/UDP/IP協(xié)議棧的MPEG-4實時流媒體傳輸,是移動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網絡傳輸部分的子模塊[6,7]。采用JRTPLIB庫函數來實現RTP的實時傳輸。傳輸部分的系統(tǒng)架構如圖5所示。

該發(fā)送端的主要功能是將音視頻流封裝到RTP包內通過3G網絡傳送給接收端,同時發(fā)送和接收RTCP包進行反饋控制,以期達到最佳效果?;赪indows CE平臺通過調用JRTPLIB函數庫來編程實現實時流媒體傳輸[8,9]。由于RTP協(xié)議并不作為獨立的網絡層來實現,它采用應用層組幀的理念,作為應用程序代碼的一部分,本文針對一個具體媒體的應用通過應用程序實現RTP封裝分組,然后將RTP分組交給UDP接口,采用JTHREAD作為線程庫,完成多線程的操作。利用RTP來做視頻傳輸分2個session來完成:一個負責聲音傳送;另一個負責視頻傳送。
發(fā)送端的部分主程序如下:
…
class MPEG4ESVideoRTPSession: public RTPSession{……};
//新建一個公有繼承RTPSession的類
int MPEG4ESVideoRTPSession::SendBuffer (const void *data,size_t len, uint8_t pt,bool mark, uint32_t timestampinc, unsigned int ms)
//數據包發(fā)送
{… …
if (SendPacket (pbuffer,sizeof(AUHeaderSection)+size,pt,mark,timestampinc)<0)
{ break;}
pbuffer += size;
bfirstpayload = false;
}while (len>0);
Return 0;
void MPEG4ESVideoRTPSession::OnRTPPacket (RTPPacket *pack, const RTPTime &receivetime, const RTPAddress *senderaddress)
//對RTP數據包的處理,如統(tǒng)計幀長,判斷一幀視頻數據
//是否準備好等
{… …}
… …
本文在現有的汽車防盜報警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通過接口的擴展,實現了基于3G網絡的視頻監(jiān)控功能,并詳細闡述了攝像頭的流接口函數和通信發(fā)送端的設計。此外,通過該系統(tǒng)的通用接口的擴展,該系統(tǒng)還可與具體行業(yè)或家庭應用相結合,實現手機對于小范圍環(huán)境的可視化監(jiān)控。該系統(tǒng)的設計實現不但對于汽車防盜產品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基于3G網絡的可視化監(jiān)控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李瑞祥.基于PXA270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J].安防科技,2008(8):12-14.
[2] 鄭小龍.談數字視頻監(jiān)控的集大成時代[J].電子產品世界,2010(15):19-22.
[3] Zhang Cong, Wang Ping, Ma Wanli. Implementation of EPA communication service based on WinCE[J].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5,12(31):127-129.
[4] MPEG Video Group. The MPEG-4 video standard verification models [EB/OL].IEEE Tt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1997,7(1):35-36.
[5] Overview of the MPEG-4 standard[S]. ISO/IEC JTC1/SC29/VJG1, N4030. Singapore,2001.
[6] 胡念英,張效軍.雙端口RAM方式的數據通訊[J].電子世界,2005(12):27-28.
[7] 江磊,朱發(fā)楠.3G視頻手機雙CPU間雙端口RAM的設計與實現[J].電視技術,2009(8):20-22.
[8] 李蒙,舒云星.Windows CE 驅動程序開發(fā)[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4(6):125.
[9] Xie Honghua, Lu Yiqin, Lv Jin. Approach to wireless real-tim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ith high quality based on 3G network[J].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 2007,24 (10):313-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