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研究聯(lián)盟機構Semiconductor Research Corp. (SRC)發(fā)現(xiàn),納米管(nanotube)本身可能并不像先前的一些報告所說的具有毒性。根據(jù)該機構贊助美國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所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納米管生產(chǎn)過程中混入的污染物應該才是導致其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因素。
“羧酸化(Carboxylated)單壁碳納米管確實會抑制實驗室所培養(yǎng)的哺乳類動物細胞生長,但通過簡易的過濾方法,我們能夠移除在納米管制造過程中混入的污染物質。”德州大學教授Rockford Draper表示,“經(jīng)過純化的納米管,已證實并不會對實驗室所培養(yǎng)的哺乳類動物細胞產(chǎn)生不良影響。”
上述驚人發(fā)現(xiàn)詳述于一篇題名為“單壁碳納米管細胞毒性篩檢:檢測并移除羧酸化碳納米管內(nèi)細胞毒性污染物(Cytotoxicity Screening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Detection and Removal of Cytotoxic Contaminants from 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s)”、登載于美國《分子藥理學(Molecular Pharmaceutics)》期刊的論文。
可立即提供給各家研究機構使用的移除納米管毒性方法有兩種。而既然已有適合的過濾程序能運用,納米管制造商預期將很快開始以那些方法來提供預先篩檢過的凈化納米管。這項研究案是SRC旗下的半導體制造環(huán)保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ly Benig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所贊助,該中心可為半導體制造商提供各種以最安全、最環(huán)保方式生產(chǎn)芯片的指導原則,以因應世界各國推動綠色材料與制造方法的趨勢。
在純化的羧酸化單壁碳納米管中重疊并分散的單細胞(黃色部分);在純化的納米管中并沒有觀察到細胞出現(xiàn)明顯的反應,但未純化的納米管內(nèi)部細胞,成長被抑制了60%
“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若用到納米管,它們通常會被固定化(immobilized)、避免使其流入環(huán)境中,”SRC的納米制造科學總監(jiān)Dan Herr表示,“無論如何,我們會繼續(xù)努力將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減到最小,而且確保接觸到這些納米管材料的工人之安全性,以及制造后可能產(chǎn)生的潛在危險。”
SRC目前正在征求針對碳納米管、以及采用碳納米管的半導體元件之完整生命周期的研究,包括不同型態(tài)的納米管,例如在許多生物電子(bioelectronic)領域應用的多壁納米管。贊助上述研究的還包括美國國家環(huán)境衛(wèi)生科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