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設計應用 > 650V IGBT4:可承受10μs短路時間的大電流模塊用最優(yōu)器件
650V IGBT4:可承受10μs短路時間的大電流模塊用最優(yōu)器件
中國自動化網(wǎng)
摘要: 本文介紹了Infineon公司專為Inom>300A中大電流應用設計的最新的650VIGBT4。與600VIGBT3相比,該器件在關斷時具有更好的軟度和更高的阻斷電壓能力。實現(xiàn)上述特性的主要措施在于增加了芯片的厚度,減小了MOS溝道的寬度,提高了背面的發(fā)射效率。相應地,器件的短路魯棒性也有了顯著的改進。
Abstract:
Key words :

  摘要:本文介紹了Infineon公司專為Inom>300A中大電流應用設計的最新的650V IGBT4。與600V IGBT3相比,該器件在關斷時具有更好的軟度和更高的阻斷電壓能力。實現(xiàn)上述特性的主要措施在于增加了芯片的厚度,減小了MOS溝道的寬度,提高了背面的發(fā)射效率。相應地,器件的短路魯棒性也有了顯著的改進。

1引言

  2003年,英飛凌公司提出了使用溝槽和場截止技術的600V IGBT3器件[1],該產(chǎn)品目前仍然是IGBT器件特性的標準。然而,這種600V IGBT3 主要適合小功率應用或者雜散電感很低的大功率應用。在器件開啟及關斷時,雜散電感與電流變化量的結合影響著器件的電壓特性,可以表示為V=L·dI/dt。因此,如果器件關斷時電感Lσ較大,過壓就會很高。當前,為了給不同電路的大電流應用提供更多的選擇,一種全新的芯片——650V IGBT4 已設計完成。

2 650V IGBT4的設計及技術

  與600V IGBT3一樣,新的650V IGBT4也是采用了溝槽的MOS-top-cell薄片技術和場截止的概念(如圖1 所示),但與600V IGBT3相比,芯片厚度增加了大約15%,并且MOS溝道寬度減小了大約20%(圖1中的紅色部分),因此通過減小電磁干擾改善了關斷時的軟度,同時獲得了更高的阻斷電壓能力。溝槽和場截止的結合使通態(tài)損耗和關斷損耗仍相對較低。當然,上述措施自然也會引起附加的損耗。為了補償相應的影響,背面發(fā)射極的效率增加了50%。 結果,650V IGBT4器件關斷時軟度得以改善,即正向過沖電壓降低,關斷電流變化率dI/dt減??;同時阻斷電壓增加到650V。另一方面,正向電壓仍然較低,開關損耗只有適度的增加。

 

圖1 新型650V IGBT4橫向剖面圖

  與600V IGBT3相比的改進在圖中已示出:增加了芯片厚度(y),減小了溝道寬度(z),增加了背面P發(fā)射極效率。

3 650V IGBT4的特性

3.1靜態(tài)和動態(tài)參數(shù)

  相比于600V IGBT3,新型650V IGBT4器件的飽和電壓VCE,sat有輕微的增加(~100mV),同時Eoff也有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器件具有更軟的開關行為。如圖2和圖3所示,軟度的改進是顯而易見的。

 

  圖 2 在25℃,600A電流關斷時, 600V IGBT3 (a)和新型650V IGBT4 (b)在關斷時的軟度比較(在EconoDUALTM3模塊上測量)。圖中示出了電壓VCE (黑色曲線)、集電極電流IC(紅色曲線)及柵極-發(fā)射極電壓VGE(綠色曲線)的變化情況,對于IGBT3,在200V的直流電壓下,已經(jīng)有震蕩發(fā)生;而新型650V IGBT4即使在300V直流電壓下仍表現(xiàn)為軟的開關特性。

  圖2 中對EconoDUALTM3的開關過程進行了比較。這種特殊的高電流電路對600V IGBT3并不太合適。因此,在25℃、200V的直流電壓下,對600A電流關斷時, 600V IGBT3會產(chǎn)生一個很高的過沖電壓VCE,max和階躍震蕩。相反,特別為這種高電流應用相對應的模塊類型設計的650V IGBT4,即使直流電壓加到300V,仍然顯示出平滑的關斷特性和很低的過沖電壓VCE,max。

  從圖3可見,通過比較軟度參數(shù)VCE,max和電流變化率dI/dt,兩種器件開關特性的差異也是很明顯的。我們在25℃的溫度下,將器件安裝在DBC表面,對600V IGBT3進行了的測試;對新型650V IGBT4,則進行了幾種不同變體的測試,包括最終的目標設計。通過對600V IGBT3和新型650V IGBT4最終變體的測量結果比較,我們可以看出650 IGBT4與600V IGBT3相比,最大過沖電壓VCE,max減小了大約40V,同時關斷電流變化率dI/dt下降了20%。

 

圖3 器件關斷時軟度參數(shù)的對比結果

  包括電流變化率dI/dt和最大過沖電壓VCE,max,器件則包括600V IGBT3和新型650V IGBT4(紅色菱形)及其不同變體(小的紅色三角形)。所有的數(shù)據(jù)均為在25℃、在DBC表面、同樣的條件下測試。對于新型650V IGBT4的最終變體,最大過沖電壓VCE,max比600 IGBT3減小了大約40V,關斷電流變化率dI/dt下降了20%。

  另一方面,在關斷時更軟的開關行為必須付出更高的損耗。但是考慮到常規(guī)的開關頻率,這種損耗增加無關緊要。該事實可以在圖4明顯看出:圖4是IPOSIM的模擬結果。IPOSIM,是Infineon公司設計的一種功率仿真程序,可以在Infineon 網(wǎng)站(www.Infineon.com)找到。它可以完成針對所有組件的開關和導通損耗的計算,不但考慮通態(tài)和開關損失,同時也考慮熱額定值。從圖4 可以看出,由于650V IGBT4的損耗增大引起的模塊電流有效值的減小是很少的,在12kHz以下處于3%到7%的范圍之內。而12kHz以下是常規(guī)應用典型的開關頻率范圍。

 

  圖 4 在600A EconoDUALTM3 的模塊中,電流有效值隨開關頻率變化的計算結果:600V IGBT3(黑色線條)、650V IGBT4(紅色線條),模擬條件Rth(heatsink)=0.09K/W,T(ambient)=40℃,Tvj,op=150℃,cos(φ)=0.85)。

3.2短路魯棒性

  盡管場截止型IGBT相對于非穿通型的設計相當程度的減小了硅片厚度,但它仍然具有良好的短路魯棒性[2,3]。與原來的600V IGBT3相比,新型650V IGBT4,短路魯棒性有顯著的增強。硅片厚度的增加,帶來硅片體積熱容量的增加,從而可以提供更大的熱預算。 另外,溝道寬度的減小降低了短路電流的水平(這種效應見于[4])。總之,650V IGBT4 可以抵抗更高的短路能量,從而使器件能夠耐受更長的短路脈沖時間而不會損壞。

  圖5中所示為650V IGBT4短路脈沖測試結果。曲線示出,短路脈沖時間達到了15μs,并且短路電流通常約是200A器件標稱電流的4.5 倍。盡管由于熱的失控,短路的結果后來導致了器件的損壞(圖中沒有示出),然而短路關斷結果本身是成功的。對典型器件,熱損壞的極限是15μs,低于這種條件,即使脈沖時間達到14.5μs,器件通常都能耐受下來。考慮到工藝能力的要求,可以說在Tvj=Tvj,op時,器件的額定最大短路脈沖耐受時間從600V IGBT3的6μs提高到目前的新型650V IGBT4的10μs。

 

圖5. 650V IGBT4的短路脈沖測試結果

  圖中集電極-發(fā)射極電壓VCE(黑色曲線)、集電極電流IC(紅色曲線)、柵極-發(fā)射極電壓VGE(綠色曲線,右側縱坐標),測試條件:VCE =360V, VGE =±15V, Tvj =150℃。

 

4結論

  一種特別為大電流應用設計的IGBT器件——新型650V IGBT4研制成功。該器件可用于相應的模塊,例如62mm,EconoDUALTM3和EconoPACKTM4。該IGBT器件的特征在于改善了關斷的軟度,即顯著減小了過沖電壓VCE,max和電流變化量dI/dt的值。該器件使得在更高的直流電壓和(或者)連接更大電感的情況下,關斷EconoPACKTM4變?yōu)楝F(xiàn)實。另外,這種新型650V IGBT4提供了更高的短路魯棒性,可以耐受10μs的脈沖時間。新型650V IGBT4 具有更好的開關行為,而依舊只有適度的損耗,這種特性使得更好的短路事件管理成為可能:利用10微秒的耐受時間,進行短路情況下的電流探測(比如利用開環(huán)Hall 傳感器等)。

  另外,Infineon IGBT模塊內部裝配技術的最優(yōu)化提供了顯著的能量循環(huán)(PC)的改善。這樣至少可以確保在PN 結工作結溫Tvj,op=150℃時有優(yōu)秀的PC壽命預期,或者在用戶選擇較低結溫下有更長的PC壽命。650V IGBT4在設計工程師使用時能提供更有效的自由度。

  這種新一代的半導體器件將被用在大家熟知的和未來的IGBT 模塊中。由于前述的眾多改進,對不同的應用需求,新一代的IGBT4 模塊都將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H.Rüthing.600V-IGBT3: Trench Field Stop Technology in 70μm Ultra Thin Wafer Technology. Proc,15th ISPSD,2003,66

[2]M.Otsuki.Investigation on the Short-Circuit Capability of 1200V Trench Gate Field-Stop IGBTs.Proc,14th ISPSD,2002,281

[3]T.Laska .Short Circuit Properties of Trench/Field-Stop-IGBTs – Design Aspects for a Superior Robustness.Proc,15th ISPSD,2003,152

[4]P.Kanschat, H.Rüthing, F.Umbach, F.Hille.600V-IGBT3:A detailed Analysis of Out-standing Static and Dynamic Properties.Proc,PCIM Europe, 2004,436

此內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