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IP地址枯竭將阻礙我國物聯網發(fā)展

IP地址枯竭將阻礙我國物聯網發(fā)展

2010-08-17
作者:新民晚報

        從人人上網到物物上網,互聯網正在高歌猛進,創(chuàng)造智能城市生活。不過,令人興奮的技術革新路很可能被一串小小的代碼——網絡地址絆住腳。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網絡專家鄔賀銓來滬做“網絡技術與智慧城市”主題演講時指出,正在枯竭的IP地址將阻礙我國物聯網發(fā)展。
  網絡地址需真實
  “在網上,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一個人,還是一只狗。”這句調侃網絡虛擬和不可信的流行語,曾讓人耳熟能詳。不過,隨著互聯網爆炸式增長,網絡應用從純娛樂到幾乎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不再滿意很可能正在隔著網絡和“狗”聊天、交友甚至做生意。于是,讓每個網民擁有一個真實的、可以被搜索到的網絡地址,成為勢在必行的網絡定心丸——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尋到網絡背后的每一個人。
  互聯網協議IP地址作為一項協議標準,是網絡設備連入網絡的唯一標識?,F有的網絡地址是IPV4,有32個比特,就是32個二進制數字組成的一串地址,其總數量為2的32次方。細算一下,地址量總數不少,全世界現在有60多億人口,除了老人小孩,一人分一個地址不成問題??墒牵琁PV4網絡地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分配方式。
  網址資源正枯竭
  互聯網,最早出現在美國。美國占去一半以上的網絡地址,平均每個人可以有10個IP地址;中國被分配的IP地址只占7%。目前,國內上網多采用私有地址,即網民通過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公共地址的“總代理”,接入國際互聯網。每個人擁有的“網絡門牌”不是國際互聯網的公共地址,而是“總代理”自己編寫的私有地址。
  “現在大家還沒有明顯感覺到網絡地址危機,是因為全國網民沒有同時上網。”鄔賀銓說,若要采用全民公共地址上網的話,我國每個網民只有0.6個IP地址。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fā)展物聯網,大家都要有個真實通用的“網絡門牌號”,IP地址資源就遠遠不夠了。

     開啟網址新庫源
  國際互聯網界早已意識到現有網絡地址即將枯竭,已經開發(fā)出IPV6,IP地址總量由2的32次方,躍升至2的128次方,開啟了一個“取之不盡”的網絡地址庫。業(yè)界有種更形象的說法是,IPV6可以讓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擁有一個IP地址。
  “不過,現有網絡都是基于IPV4,要轉到IPV6需要全網改造。這不僅投資巨大,而且過程漫長。”鄔院士說,現在新版的計算機上網,都具有IPV6功能。不過,目前網站還不支持IPV6,所以用戶不多。
  當然,IPV6協議解決了網址資源荒,也帶來了不少技術問題。比如,每個網絡地址字符串倍增,向路由器發(fā)送IP包時,“審查”時間大大增加,拖延了網速等。“這都有待于下一代互聯網找到更便捷的路由協議,徹底解決一系列網絡擴展問題。”
  目前,各國特別是發(fā)達國家網絡界已經意識到,下一代互聯網將給整個互聯網的升級,特別是未來物聯網大發(fā)展,帶來新機遇。鄔賀銓認為,下一代互聯網是基于IPV6的網絡,IPV6是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已經開始制訂下一代互聯網發(fā)展戰(zhàn)略,希望在下一代互聯網發(fā)展上能夠走在世界前列。畢竟,第一代互聯網我們落后了8年,新一代互聯網我們有望只晚一兩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