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3時13分,問天實驗艙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這是空間站有航天員在軌駐留期間首次進行空間交會對接。為了迎接問天實驗艙的到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開展了哪些工作?今天,“問天之問”推出第三話,帶你全面了解航天員的工作清單。
交會對接前
7月初,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的貨物轉移和分離撤離是其中的重點。在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撤離后,天和核心艙的前向對接口“虛位以待”,只為迎接問天實驗艙的到來。
7月23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3名航天員分別進行了遙操作交會對接在軌訓練,主要包括操作技能訓練、正常程序和故障處置流程復習等內容。
7月24日,航天員開展了交會對接手柄安裝、身體限位裝置安裝、智能顯示器角度調整等工作。
交會對接期間
在問天實驗艙進入自主交會對接程序后,航天員確認身體限位裝置安裝到位并在遙操作交會對接工作位置就位,進行自動交會對接過程圖像及參數(shù)等信息的監(jiān)視,時刻準備根據(jù)地面指令轉入手控模式進行遙操作交會對接和撤離操作。
在交會對接期間,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保持兩人在位,一人主要負責自控模式下交會對接參數(shù)信息監(jiān)視以及轉入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后的圖像判讀和手柄控制,另一人主要負責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相關指令發(fā)送。
問天實驗艙交會對接優(yōu)選自控模式,手控模式是在自控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且無法排除的情況下所使用的備份手段,并且轉入手控模式的決策要視自控系統(tǒng)的排故情況而定。在整個過程中,200米停泊點是一個關鍵決策點。
若問天實驗艙在到達200米停泊點前,自控交會對接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且推遲對接后仍無法排除故障,則由地面決策轉入手控模式進行遙操作交會對接。
若問天實驗艙在與天和核心艙相對距離200米內的對接過程中出現(xiàn)自控系統(tǒng)故障,則由地面決策是否轉入手控模式。進入手控模式后,首先由航天員手控遙操作問天實驗艙撤離至200米停泊點,之后根據(jù)排除故障情況對后續(xù)任務安排進行決策。
交會對接完成后
7月25日10時03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開啟問天實驗艙艙門,順利進入問天實驗艙。之后,進行了必要的檢查和狀態(tài)設置,確認艙內環(huán)境、設備等處于良好狀態(tài)。
從整體來看,進駐狀態(tài)設置需要持續(xù)約2周的時間。在此期間,航天員會進行載人環(huán)境的建立,包括對環(huán)控生保系統(tǒng)、衛(wèi)生區(qū)、睡眠區(qū)、太空廚房進行設置,同時完成問天實驗艙搭載的科學實驗機柜解鎖、功能檢測、設備安裝、物資整理等工作。
形成兩艙構型后,航天員的工作生活安排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在生活上,航天員擁有了更大的活動空間與更多的鍛煉設備;在工作上,增加了問天實驗艙的日常站務管理及艙內科學實驗等任務安排。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對于航天員迎接問天實驗艙的工作清單有了初步了解。問天已成功問天,讓我們祝愿航天員在“太空之家”工作順利。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