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專利對半導體公司的重要性,半導體領域的專利競賽正在發(fā)酵

專利對半導體公司的重要性,半導體領域的專利競賽正在發(fā)酵

2021-12-07
來源:半導體產業(yè)縱橫
關鍵詞: 專利 半導體 嵌入式

11月26日,美光結束了與中國臺灣聯(lián)華電子(以下簡稱“聯(lián)電”)歷經四年的訴訟。

美光方面公布稱“與聯(lián)華電子達成全球和解協(xié)議,雙方將各自撤回向對方提出的訴訟,同時聯(lián)電將向美光一次支付金額保密的和解金,雙方將共創(chuàng)商業(yè)合作機會。”

聯(lián)電是中國臺灣第一家晶圓制造商,專注于邏輯和特殊技術,聯(lián)電完整的制程技術及制造解決方案包括邏輯/ 射頻、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閃存、RFSOI/BCD。

美光,是存儲領域的領軍企業(yè)。2017年12月,美光在美國提起訴訟,稱聯(lián)電侵害其DRAM的商業(yè)秘密。二者之間的矛盾起始于聯(lián)電與福建晉華的簽約合作,聯(lián)電接受晉華委托開發(fā)DRAM相關制程技術,開發(fā)成果雙方共有,整體技術完成后,轉移到晉華工廠進行量產。

隨后,中國臺灣臺中地檢署查出臺灣美光的兩名員工跳槽到聯(lián)電,涉嫌用美光的技術幫助聯(lián)電開發(fā)32nm DRAM,臺中地檢署以違反營業(yè)秘密法等罪名,起訴相關人員及聯(lián)電公司。美光則在美國加州提起民事訴訟,控告聯(lián)電侵害DRAM營業(yè)秘密。

之后聯(lián)電控告美光制造生產的存儲器、固態(tài)硬盤以及顯卡中的存儲芯片涉嫌侵害聯(lián)電在中國大陸的專利。由此,兩家半導體開始了拉鋸戰(zhàn)。

雖說這場專利紛爭已經過去,但這件事再次讓人們的目光對準了半導體的專利保護這一領域。對于半導體公司專利有多重要?專利保護如何影響了整個行業(yè)?

專利對半導體公司的重要性

隨著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半導體行業(yè)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通過壓低成本取勝的階段,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識產權為主要競爭手段。透過一家公司的專利數量和專利類型的分布,可以看到這家公司的技術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以美光為例,2020年美光科技公司新獲得美國發(fā)明專利1521項,比上一年增長了21%,是獲得美國專利數量第19多的機構。按領域占比來講,美光科技公司專利研發(fā)的優(yōu)勢領域是:信息存儲、半導體零配件、半導體組件與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計算機一般零部件。特別是在信息存儲領域,美光擁有844項專利,占同領域的12.1%??梢?,美光科技公司的專利技術研發(fā)重點主要集中在信息存儲領域。

而同為存儲巨頭的三星電子,三星電子公司專利研發(fā)的優(yōu)勢領域是:信息存儲、半導體零配件、半導體組件與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無線通信網絡。在這5個技術領域上,三星電子公司的專利份額相對較高。從專利數量上來看,三星電子在計算機接口領域獲得了數量最多的專利,為1012項。

對比兩家公司的專利數據可以發(fā)現,美光在信息存儲上更占優(yōu)勢。信息存儲領域,主要包括磁存儲、光盤存儲、隨機存儲器,以及信息索引、數字存儲器的讀寫裝置;而三星在接口技術上大幅領先。而這種差異明顯的反應在兩家的產品上:美光DRAM穩(wěn)定性較好,三星DRAM則具備優(yōu)秀的超頻性能。

隨著各國對專利的重視,專利保護的體系逐漸完善,也因此專利可以成為一家公司的財產與武器。

大公司相愛相殺的專利戰(zhàn)

通過專利的授權,可以讓一家公司起死回生。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廠商大批進軍DRAM市場,將多家美國存儲公司擠出DRAM市場時,本就缺少資金的美光還要進行256K DRAM產品的研發(fā)。彼時,規(guī)模尚小的美光選擇將64K DRAM產品的技術授權給了三星。

這次授權既挽救了美光,更是成為三星進入DRAM市場的入場券。

通過專利的訴訟,實現交叉授權。在半導體領域,巨頭之間的專利訴訟其實也很常見。例如,蘋果與高通之間因5G調制解調器的芯片的專利費未達成一致,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專利訴訟戰(zhàn),涉及40余項專利。而高通憑借專利的穩(wěn)定性,在對壘中更有發(fā)言權。最終蘋果選擇支付專利費與高通握手言和,兩者還簽訂了長達六年的調制解調器芯片協(xié)議。宣布和解后,高通蘋果的股價都有上漲。

而格芯與臺積電之間也有過針對專利的摩擦。2019年格芯宣布放棄7nm制程后,起訴臺積電及相關設計廠商、終端品牌共20家公司,對臺積電 7nm、10nm、12nm、16nm、28nm制程技術等共16項專利提起訴訟。隨后臺積電對格芯40nm、28nm、22nm、14nm和12nm制程中使用的共計25項技術提出反訴。

而最終兩家晶圓廠實現和解,達成全球專利交互授權協(xié)議,涵蓋范圍就其現有及未來十年將申請的半導體技術專利,因此雙方可以使用彼此的專利技術直到2029年。這一和解或許是雙方的客戶最想看到的局面。而針對這起訴訟,外界認為這是格芯退出7nm制程后,專利剩余價值的應用,與出售廠房、設備類似。

高通和蘋果的糾紛,像是兩家公司的討價還價;臺積電與格芯的糾紛,則像是格芯的一次資產清算。但半導體領域也曾因為侵權開出過天價罰單,例如思科因被控抄襲網絡安全技術遭裁定支付19億美元。如果這樣的判決發(fā)生在小公司身上,不但無法支付罰金,可能也沒有時間與金錢陷入長久的訴訟戰(zhàn)。

我國半導體專利布局處于起步階段

專利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贅言,隨著我國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國內半導體廠商也已經意識到專利的重要性。在部分領域國內廠商的專利數量也有了發(fā)展。

根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知識產權年度報告》數據,中國集成電路專利2020年度公開數量維持四萬件以上,同比增長13.7%,而美國在CPU、計算機接口、基本電子電路、電氣元件和結構部件、半導體零配件、半導體組件與集成電路等六個領域的權利人就超過四萬,這反應了國內廠商在技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06102016313127.jpg

從上圖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的專利權分布上,國外廠商仍扮演著重要角色。從比例上來看,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的專利83%是由中國權利人申請,17%為國外權利人申請。以DRAM市場的專利布局為例,國外巨頭如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不僅在國外的專利布局更早更完善,在國內的專利申請情況也仍領先于國內申請人。

通過DRAM國內專利申請趨勢圖可以觀察到,國內廠商在2002年后才開布局,同時比例大大低于國外廠商。當國外專利者掌握了核心技術后,國內創(chuàng)新主體只能選擇發(fā)展其他技術“繞遠”實現功能,或者在后續(xù)支付高昂專利費用。如果這種情況不改善,會導致后來者進入行業(yè)的壁壘越來越高,機會越來越少,也就不利于國產化的進程。

而國外廠商為了實現技術的優(yōu)勢互補和強強聯(lián)合,多采用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阻變存儲器的研發(fā)。例如惠普的材料技術聯(lián)合海力士先進的半導體制造工藝,共同實現技術突破;索尼借助美光制造技術,共同研發(fā)推出16Gb(2GB)阻變存儲器芯片。

半導體行業(yè)在爭取技術的過程中,除了競爭也需要合作。我國半導體廠商想實現突圍,需要攜手共進。




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