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小米困局,雷軍如何讓產(chǎn)品進軍高端市場

小米困局,雷軍如何讓產(chǎn)品進軍高端市場

2020-11-30
來源:侃見財經(jīng)

高管的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小米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上,小米集團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在一場交流活動中言及小米為"得屌絲者得天下",消息傳出后,引發(fā)了大批"米粉"的聲討。

而在11月25日,小米在微博發(fā)布了道歉信息,當事人王嵋也主動請辭。

因為一句"屌絲"就被辭退,這樣的做法無疑有點過激,不過這也折射出小米集團對于"高端夢"近乎瘋狂的渴望。

一直以來,消費者對于小米的印象都是廉價、低端、高性價比,不過也是靠著這三個標簽,小米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站穩(wěn)了腳跟。

但是,隨著手機市場格局的逐漸確定,小米卻開始急著擺脫自身的"屌絲屬性",想要進軍高端市場。從今年年初3999的小米10,到最近6999的小米至尊版,這都是小米對于高端市場的嘗試。

一面是固化的"屌絲"印象,一面是集團的"高端夢",小米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依靠性價比打出一片天

早在創(chuàng)立之初,小米就以"性價比"為主打核心,并借此標簽迅速擴張。

"為發(fā)燒而生",這是第二代小米手機的宣傳語。1999元的價格,卻擁有不輸當年其他品牌4000、5000元手機的硬件配置,超高的性能與極致的性價比讓小米集團的手機迅速"出圈",并成為當年手機市場的黑馬,而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手機開始逐漸平民化。

后來,小米的多代新品價格也都是延續(xù)著1999的定價。硬件升級,價格卻常年不變,小米靠著性價比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2014年,更低價的紅米系列誕生,并且在發(fā)布之后就成為了小米集團最為熱銷的機型。到了2020年,已經(jīng)發(fā)展到第八代的紅米NOTE8價格依舊在千元左右,并在全球售出了1.4億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jpg

在通過手機市場給消費者打下"超高性價比"的印象之后,小米開始生產(chǎn)其他的產(chǎn)品。

電視、充電寶、排插、智能手表,小米靠著其"高性價比"的品牌標簽在消費市場大獲成功,到了2018年8月,小米集團成功在香港上市。

可以說,小米集團的成功,一直離不開三個字,那就是"性價比"。

進軍高端市場,業(yè)績、股價華麗轉身

"性價比"有許多好處,但就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不掙錢。

雖然依靠著性價比迅速占領了市場,但其實小米集團并不掙錢。

根據(jù)小米集團的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小米集團的營收高達668.11億,但毛利潤僅為27億,毛利率僅為4%。

也是因為不掙錢,上市以后小米集團并未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在上市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小米的股價都是"跌跌不休",因為過低的毛利率,市場并不把小米定位為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而把其定位為傳統(tǒng)的制造型企業(yè)。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png

在看到了"高性價"的弊端之后,小米開始轉型高端。

今年年初,小米發(fā)布了其新一代的旗艦機型小米10,定價高達3999元,更有一款機型定價高達5999元,消費者在看到了小米10的定價后都大呼"小米變了"。

不過,雖然在消費市場口碑有所下降,但提價后的小米無論在業(yè)績上還是股價上,效果都立竿見影。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小米的三季報總營收及凈利潤均創(chuàng)單季新高,實現(xiàn)營收722億元,同比增長34.5%,經(jīng)調整凈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18.9%。

33333333333333333333333.png

而在業(yè)績的提振下,小米的股價也是節(jié)節(jié)攀升,自從年初發(fā)布了新機型之后,小米的股價已大漲超1倍。

毫無疑問,在進軍了高端市場之后,小米集團實現(xiàn)了股價和業(yè)績的華麗轉身。

性價比不是缺點,小米不應"忘本"

依靠"性價比"出圈,如今卻沉醉于"高端化",最近更是因為高管的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就將其辭退,小米這種行為顯得有些忘本。

雖然"高端化"可以帶來業(yè)績的提升,但傷害的卻是廣大的消費者。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亞力論壇上就對講道,"要解決消費者對于小米低端的認知,就是把手機價格賣貴,只有手機賣貴了,又有用戶買賬,小米才算真正的站穩(wěn)了高端手機市場,也才能得到認可。"

從雷軍的話中不難看出,對于高端化,小米集團的策略其實就是兩個字——提價。

其實,高性價比和高端化并不應該是相對立的,高端的產(chǎn)品也可以有高性價比,如果僅僅依靠提高來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高端化,這就如空中樓閣,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蘋果手機的高端化依靠的是極致的做工以及順暢的系統(tǒng),華為的高端化靠的是先進的技術以及口碑,而小米的高端化轉型,在目前來看顯得有點缺乏競爭力。

依靠性價比獲得大眾認可,如今卻跟"屌絲"劃清界限,小米集團"高端化"雖然效果顯著,但如何處理好"性價比"和"高端化"之間的矛盾,這或許是小米集團最應該想清楚的問題。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