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5G將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核心技術

5G將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核心技術

2020-05-21
來源:21IC中國電子網
關鍵詞: 5G 智能家居

  當時間來到2019年,我們發(fā)現大部分行業(yè)的關鍵詞都離不開它——5G。這項技術的出現,對于眾多行業(yè)產生了極大影響,而與4G相比,5G的到來似乎更有沖擊性。其實不僅限于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家電產品,也受到了5G的影響。特別是在近幾年中熱度高居不下的智能家居,大家都對采用5G技術的智能家居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非常關注。盡管5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能家居的自身的功能及智能性仍然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

  在一些領域中,5G已經成為關鍵性技術,例如在自動駕駛,5G能讓自動駕駛汽車得到更快的反饋,反應更為靈敏。而在智能家居領域內,5G的出現也意味著彼此之間更緊密的連接。

  首先,5G通訊技術對比我們目前使用的4G通訊技術,在上傳、下載速度上要更快速,峰值傳輸速度能夠達到10Gbit/s。這樣快的速度,讓智能家居能夠快速輸入、輸出下達的命令,并迅速進行反應,畫面的傳輸速度也更快。例如目前討論度很高的8K電視,在5G通訊技術下,將擁有更快的傳輸速度,這對于目前的8K電視來說可以說是突破性的進步。對目前的8K電視來說,在內容傳輸上仍然面臨著速度慢、易卡頓等問題,而5G傳輸技術的落地,則能夠讓8K電視真正播放8K內容。

  

5e98707a2f227-1.png

  大家或許認為5G只是讓網絡變快了,特別是上傳和下載速度非常驚人,但實際上5G不僅讓智能家居彼此之間的傳輸速度提升,更通過其低延時的特性,讓智能家居在聯動時能更快地進行反應。對于消費者來說,目前一些智能家居平臺基本可以讓用戶通過一款設備對其他設備進行操控,例如使用智能音箱對家庭內其他設備的控制。而5G的低延時則會讓智能家居的反饋過程進一步縮短,在下達指令后能夠立刻相應,彼此之間的“聯系”更緊密。這主要是因為5G在三個頻段上運行,能夠根據所連接設備的數量進行調節(jié),因此處理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正是這些原因,5G通訊技術讓智能家居在使用上更便捷,體感也更為舒適。那么對于智能家居行業(yè)來說,5G技術是否能成為推動行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助力呢?雖然想象的很美好,在5G落地后智能家居能夠如同我們想象中的一樣,只需要一句話就能打開家中的所有設備,關上門就能讓家中的等光熄滅、電器停止工作,但5G對智能家居的影響真的有想象的那么大嗎?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5G技術讓智能家居在彼此連接的能力上大幅提升。此前我們單一使用手機或是智能音箱下達命令時,需要經由音箱對智能產品進行交互并獲得反饋,5G則對這部分進行加速。但對于智能家居來說,最受到消費者依賴的不僅僅限于家庭物聯網的構建,還在于智能產品自身的智能真的“到位”。

  對于智能家居設備,消費者首先是希望通過智能性減少自己需要的親自手動操作,設備之間的互聯同樣是希望不需要自己就能控制其他房間的家電。但一些設備在本身的智能性上并沒有為用戶帶來便利,反之,其復雜的設計反而需要消費者在使用時自己手動多次操作,并沒有從根本上體現產品的智能性。

  而另一方面,5G時代距離我們只有咫尺之遙,但智能家居的單體化仍然無法避免。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歸根結底在于智能家居行業(yè)并沒有廣泛且統(tǒng)一的標準,這也是此前智能家居行業(yè)就存在的問題。

  這并非是因為當前的智能產品無法構建家庭物聯網,而是因為不同品牌的設備無法進行連接。即使一些平臺能夠允許用戶跨平臺操作,基本上也是融入了子公司的產品,并不能做到太大的跨品牌聯動。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樣的情況在華為、小米旗下的智能家居平臺中有所緩解,這也讓我們期待智能家居在未來能實現更廣泛的智能性。

  對于5G的落地,我們都非常期待,對于5G通訊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也非常感興趣。但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家中的智能家居產品普及率并不算太高,主要也以小體積的設備為主,例如智能音箱、智能開關等。而家電這類大體積智能家居產品,因為本身更新換代頻率低、價格高,智能性不足,不能完全覆蓋家庭的智能家居場景。

  從2018年的相關數據來看,中國智能家居的普及率僅為1%。盡管如今有5G技術加持,但如何讓消費者能接受并使用智能家居,仍然面臨很大難度。對比普通家居產品,智能家居的價格和成套智能化仍然是限制消費者購買的一大原因。雖然從趨勢來看,智能家居行業(yè)仍然走在風口,但真的能否讓消費者接受、使用智能家居,除5G賦予的連通能力外,依然要從產品的智能性上入手。通過提升產品體驗,賦予智能設備人性化需求,才能被更多消費者接受。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