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于小米和雷軍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作為小米創(chuàng)立的第八年,這一年小米在香港成功上市,550億美金的估值,也讓小米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quán)后的最大IPO。雖然雷軍與董明珠的5年賭約以失敗告終,但上市后一次套現(xiàn)99億的雷軍(小米董事會在雷軍不知情的情況下給雷軍發(fā)的獎金),成為了2018年個人財富增長排行第二的企業(yè)家。所以說,雷軍是輸了賭約,贏了人生。
雷軍風光無二,小米在國際市場也勢頭迅猛。2018年,小米的海外市場迎來了爆發(fā),印度、西班牙、墨西哥、迪拜都有著小米的身影,尤其是在印度市場小米穩(wěn)居第一的寶座。正是依靠海外市場的高歌猛進,小米才扭轉(zhuǎn)了過去的頹勢,在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了逆勢增長。不僅如此,現(xiàn)在的小米不僅僅只是一個只賣手機的小米了,隨著小米生態(tài)鏈的完善,可以看出小米的最終目標就是人類未來的智能生活。
小米雖在國外風光無限,但在國內(nèi)手機市場,小米卻有些失意。在OV都率先提出自家全面屏設計的2018年,被寄予厚望的小米8,還在一味的模仿iPhone外觀,為了劉海而劉海,雖然獲得了600萬+的銷量,但不得不承認,便宜是小米8獲得高銷量的根本原因。當然,如果當時的魅族16能夠?qū)崿F(xiàn)現(xiàn)貨的話,小米8的銷量也會大打折扣。
而一向黑科技滿滿的MIX系列也沒有挽回小米在國內(nèi)市場的口碑,作為全面屏概念的提出者,小米MIX3還是采用了祖?zhèn)鞯暮笾弥讣y解鎖與萬年不變的豎排雙攝,聯(lián)想常程都嘲諷道“百分百全面屏怎么能沒有屏下指紋?”但不得不承認,小米MIX3的售價的確還是很良心的。
高端市場打不開,低端市場也反響平平。作為主攻千元機市場的紅米,在2018年卻顯得稍微有些低調(diào)。全年僅發(fā)布了5臺紅米手機,其中還有一臺是只在蘇寧商家的紅米S2;剩下的紅米note5和紅米6在上市時都沒有多大的宣傳力度。
所以小米在2018年的國內(nèi)狀況可以總結(jié)為:數(shù)字系列沒創(chuàng)新,MIX系列有硬傷,紅米系列無亮點。雖然總出貨量已經(jīng)突破一億,但國內(nèi)出貨量卻只能排到第六,小米的線下渠道依舊是其薄弱環(huán)節(jié),而線上的第一寶座也被榮耀搶走,讓人不勝唏噓:當年能和華為肩并肩的小米,怎么現(xiàn)在連榮耀都打不過了。
華為與榮耀的成功已經(jīng)證明,內(nèi)部的資源共享以及良性競爭更加有助于雙品牌健康成長。也許是受到了榮耀模式的啟發(fā),昨天小米也搞了個大新聞:小米和紅米分家了。按照雷軍的說法,把小米和紅米分開,各自按不同的方向發(fā)展,可以把小米品牌做得更好,紅米Redmi專注極致性價比,主攻電商市場,而小米則專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其實如果說紅米是在模仿榮耀的話,倒不如理解為小米想學華為,想得到屬于自己的品牌溢價能力。小米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是以“性價比”為自己的主要賣點,高配低價一直是小米特有的標簽。性價比是小米飛速發(fā)展的原因,但也是現(xiàn)在小米遇到的瓶頸。OPPO R17 Pro用驍龍710就可以賣4000+元,而驍龍845的小米8只能賣2299,所以說,未來如何洗刷掉便宜、性價比這樣的印象,提高自己的品牌溢價能力,樹立自己高端的品牌形象,這都是小米要面臨的問題。
同樣,紅米未來作為一個獨立品牌,未來是局限在千元機,還是和榮耀一樣會承載更多中端,乃至旗艦機產(chǎn)品,這都是今年紅米需要確定和解決的,畢竟一個搞不好,榮耀沒學到,卻成了魅藍。
最后插個小道消息,據(jù)小米內(nèi)部爆料,剛剛加盟小米的金立原總裁盧偉冰將接管紅米這一品牌,聯(lián)想到與金立有差不多遭遇的錘子,開個腦洞,未來我羅哥能不能在小米某個一官半職呢?畢竟留給我羅哥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