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從榮耀小米扎堆“滑蓋全面屏”,看國產手機的“取巧”式創(chuàng)新

從榮耀小米扎堆“滑蓋全面屏”,看國產手機的“取巧”式創(chuàng)新

2018-09-06
關鍵詞: 榮耀 Magic 小米 全面屏

榮耀Magic2黑科技不“黑”

榮耀Magic這個手機系列,是榮耀手機的中高端系列,定位和定價均高于榮耀系列的所有手機,基本上與小米的mix系列看齊。該系列主要負責探索黑科技、作一些大膽新穎的創(chuàng)新。榮耀Magic首次推出是在2016年,彼時的Magic手機大膽地探索了AI人工智能、八曲面屏等超前的黑科技。

05085032863361.png

“創(chuàng)新”和“黑科技”是Magic手機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僅僅到了該系列的第二臺新機,Magic創(chuàng)新的腳步就有點遲緩甚至有點倒退了。榮耀Magic2公諸于世的滑蓋全面屏于其說是亮點不如說是槽點,自吹自擂的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其實只不過是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甚至如魅族總裁黃章所說,滑蓋全面屏是窮途末路倒退的設計。用戶的需求就是要解決全面屏的屏占比和攝像頭等實體元器件存在的矛盾,但在解決這一矛盾的過程中,不應該產生新的矛盾。榮耀Magic2設計出的滑蓋全面屏達到了近乎100%的屏占比,也保證了攝像頭等實體元器件的存在。然而,新的設計方案卻導致了用戶握持手感、用機體驗大打折扣,復古的設計也有悖智能發(fā)展的趨勢,手動的操作在智能時代應當逐漸被減少。這種解決舊矛盾產生新矛盾的“創(chuàng)新”不能稱之為創(chuàng)新。

時隔2年,榮耀Magic似乎也學會世俗地堆砌手機配置、攀比性價比,對于黑科技的探索、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Magic就如同其它浮躁的手機系列和手機品牌一樣,不再愿意沉下心來靜心耕耘了。

手機品牌扎堆“滑蓋全面屏”,凸顯廠商創(chuàng)新困境

更令人嘆悲的是,年內要推出“滑蓋全面屏”的手機品牌并不止榮耀一家。

就在榮耀Magic2物料曝光不久后,小米董事長雷軍也在微博上曝光小米Mix3,并表示要在10月份發(fā)布。圖片中的小米mix3也采用了榮耀Magic2如出一轍的“滑蓋全面屏”。

而在次日,又有手機廠商宣布要推出 “滑蓋全面屏”手機。

短短24小時內,就有3個國產品牌曝光幾乎一摸一樣的新機,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而且全都集中在秋季發(fā)布。算上同樣是滑蓋全面屏設計的OPPO find X,國內已經4家手機品牌推出類似設計的手機。而這4個品牌的手機銷量總和幾乎超過全國總銷量的50%,也就是說,這4家手機公司幾乎代表了所有國產手機,它們之間的同質化現象幾乎就代表了整個國產手機行業(yè)的同質化現象。

早在全面屏時代之前,國產手機同質化現象就已經達到頂峰。彼時的國產手機不斷地模仿蘋果和三星,到最后幾乎不約而同地采用了腰圓鍵+金屬后蓋+三段式的設計,就連UI和操作也盡可能地模仿蘋果和三星,到最后形成“千機一面”的情形,除了logo不一樣外幾乎沒有任何區(qū)別。

同質化問題到了全面屏時代才有所緩解,原先的設計逐漸被時代淘汰,各個產商競相創(chuàng)新推出適應時代的設計,創(chuàng)新之風這才悄然刮起。

最先是小米率先推出小米mix手機,以一塊超高屏占比的屏幕定義了何謂全面屏;vivo為了解決全面屏與實體鍵指紋解鎖的矛盾,推出了搭載屏下指紋的手機;為了獲得更高的屏占比,oppo推出了雙軌潛望的功能、vivo推出了升降攝像頭的設計。當然,這期間還有各種拍照上的、軟件層面的、解鎖方案上的革命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標桿也時有豎起,時而小米、時而oppo、時而華為、時而vivo,各個大廠都有獨當一面的創(chuàng)新能力。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創(chuàng)新的標桿往往豎起就倒,常常是這頭創(chuàng)新了,那頭又去模仿。

一個真正的創(chuàng)新標桿,應當保持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新能力,盡量避免照搬式的模仿,把自己當作行業(yè)的風向標,對自身的要求必須高于行業(yè)的其它競爭對手。

國產手機創(chuàng)新,不能靠“拿來”,更不要“取巧”

“拿來主義”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不管是技術還是設計,國產品牌常常從競爭對手手中“拿來”就用。創(chuàng)新是需要代價的,“拿來”則不需要。

創(chuàng)新的成本。創(chuàng)新往往意味著高昂的成本,研發(fā)成本、設計成本,這都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還有時間的。創(chuàng)新就代表著市場上仍然一片空白,這不僅僅意味著沒有研發(fā)的參照,還意味著生產時需要投入更多的價錢。而且,創(chuàng)新生產的往往是新事物,供應和工藝的不成熟必然會導致成本高企。

創(chuàng)新的風險。用戶的心理和需求其實并不容易預判,創(chuàng)新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夠滿足用戶需求,一旦創(chuàng)新的產品與用戶預期有落差,產品很有可能滯銷。那么花費的創(chuàng)新成本就白白流失了。一部新機往往意味著一個手機公司接下來半年或者是一個季度的銷量,一旦創(chuàng)新失敗,這個公司就面臨口碑下滑的風險,整個品牌銷量都會遞減。

因此,國產品牌目睹創(chuàng)新的成本和風險后,往往不愿意進行創(chuàng)新。更可怕的是,它們?yōu)榱斯?jié)省成本,甚至會要求減少研發(fā)、減少設計。對于市場上那些已經得到用戶認可的創(chuàng)新和設計,它們更愿意“拿來”就用。所以我們現在會看到,消費者喜歡什么樣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就會越來越多;什么樣的功能受消費者歡迎,那樣的功能也會越來越多。

成功的創(chuàng)新固然是個“香餑餑”,是一檔子名利雙收的美事。然而,在國內,一個創(chuàng)新出來之后得到消費者認可不久,馬上就會有其它品牌將其模仿過去。一個創(chuàng)新的壁壘往往在一個月內就被打破,成為“爛大街”的設計或者功能。投入了大量成本的首發(fā)者還沒嘗到甜頭,辛辛苦苦研發(fā)出來的功能就被競爭者用上了。

當前,這種“拿來主義”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之間的潛規(guī)則,默認的行業(yè)套路。但璽哥想說的是,拿來主義固然可以減少開發(fā)成本,降低創(chuàng)新風險,但對今天的國產手機品牌來說,這種撿便宜的事情實在要不得。更何況,“滑蓋全面屏”它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這樣的“創(chuàng)新”不值得模仿。

國產手機品牌廠商想要走出去,成為真正的國際大牌,創(chuàng)新還是不要“取巧”。因為只有真正的創(chuàng)新,才能引領行業(yè)發(fā)展,才能保持強大的競爭力。那種“取巧”的創(chuàng)新,就算能夠制造一時的概念,也會很快被市場所拋棄。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