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注定了是要創(chuàng)造歷史的人。
這次他把三萬人拉到鳥巢,淋著雨看他要這場要“嚇尿觀眾”的發(fā)布會。
這在全世界科技公司發(fā)布會歷史上,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
昨晚,我穿著雨衣坐在鳥巢,褲子都被淋濕了,但這場相聲很值。
手機,幾乎沒什么可挑剔的。價格合適、配置主流,錘子的手機產品線已經成熟穩(wěn)定。老羅并沒有讓人擔憂。
真正的爭議在于TNT工作站。爭議點大概是三塊:
一、實在是太大了?,F如今便攜式設備的趨勢下,它注定了是少數人的工具。因為太大,演示視頻中的王者榮耀等游戲演示場景其實不成立,玩這款游戲的人才懂。
二、語音交互和辦公套件融合,思路很好,但不一定符合大多數人的使用場景。畢竟企業(yè)辦公場景往往是嘈雜的,語音交互帶來的打擾、怪異、低效率,并不能取代鍵鼠。
三、三件套之外的其他“殺手級應用”還是不夠,比如PS、PR等圖片視頻剪輯工具。子彈短信這種輕量級的即時通信工具能不能形成用戶習慣,也是個疑慮。
我理想中的TNT,應該是類iPad Pro的桌面級安卓平板,屏幕在12寸左右,搭上鍵盤之后,能夠成熟使用辦公三件套,進行類桌面的文件管理,多任務窗口能夠讓網頁、社交軟件、文檔同時運行。必要時甚至能夠完成視頻剪輯這樣的工作,價格在2000-4000元之間。
我相信這樣一款設備,它的市場接受度會比一個“大臺式機”高很多,用戶預期也會在相對可控的范圍之內。
9999元的昂貴價格,并不便攜的機身,以及一套并不算完全成熟的交互邏輯,我對這款產品的未來銷量并不樂觀。如果1年時間內,TNT工作站銷量能超過10萬,這就已經能算得上是成功了。
即便如此,我還是要表達對老羅創(chuàng)新精神的認可,以及對其他廠商缺乏想象力的感慨。
TNT的爭議暫且不深究,我還是想借用朋友們討論時說的一句話來形容我的感受——老羅負責MIUI真的可惜了。
這一套手機+桌面的交互邏輯、辦公套件(WPS)、即時通信工具(米聊),種種生態(tài)資源小米都有,然而就是一點嘗試都沒有。
當年小米穿出要做筆記本電腦時,就有人猜測會不會制造一款廉價的安卓筆記本,但是最后事實證明這樣的產品并沒有出現。
此前三星在2017年推出過類似的桌面級產品——三星DeX 移動工作站。
這個產品999元,只能搭配三星Galaxy旗艦機使用,還需要自己配個桌面顯示器、鼠標鍵盤。一整套設備精打細算下來,價格可以控制在999(工作站)+5000(Galaxy手機)+3500(顯示器)+500(鼠標鍵盤)=10000以內。
不過這個產品反響并不大。這其實和我前面所說的諸多原因有很大聯系。
這種產品盡量做到輕量級,可能才是最好的路徑。畢竟過去在PC上的慣性過于強大,很多用戶是沒有勇氣去脫離原有生態(tài),嘗試另外一個生態(tài)的。
廉價、輕便的安卓二合一設備,完成輕量級的辦公需求,這對用戶來說,可能情況會好很多。
根據老羅的話來說,TNT未來不久還將發(fā)布all in one版本,將不再配合手機使用。
其實我倒是期待這款all in one的版本究竟會是怎樣的,如果TNT和筆記本或平板再結合時,TNT或許會更有趣。
我認可的是,TNT這樣的工作站產品,而且在手勢、觸控、語音這些維度上對安卓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良,某種層面上,可能會推動其他廠商去嘗試手機+桌面的系統(tǒng)級融合。
就像老羅所說的,“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失去了靈魂的蘋果會瘋狂地抄襲我們……”。
雖然這句話不乏夸張之處,但是我想說的是,TNT更多提供了一種思路,它代表了移動設備如何與桌面設備融合的問題。
就像我前幾天在《錘子6周年,羅永浩的變與不變》那篇文章中所說的:
智能手機行業(yè)自誕生以來,就逐漸把手機和電腦這兩個事物從此割裂成了兩個世界。更令人沮喪的是,智能手機一個個APP同樣把信息割裂成了一個個孤島。平臺與平臺、信息與信息之間的壁壘從智能手機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從未被打破。
TNT的出現,不管結果怎樣,它代表了平臺融合的嘗試,錘子甚至可能會成為“先烈”。但這種思路值得肯定,而且會讓其他大廠從這種思路中吸取自己想要的內容。
“革命”這類的話,它屬于夸張而猙獰的話語體。在技術領域,我甚至很少相信“革命”這個詞,因為“革命”往往是企業(yè)與企業(yè)構建生態(tài),逐漸影響大眾,實現扭曲力場的過程。
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一年兩年乃至更長的時期。
昨天朱海舟那條微博,我覺得很務實。
他說,“第一次見老羅的時候,我就問過他,做這個內置的桌面系統(tǒng)做失敗了怎么辦? 他說,失敗就失敗唄,就算沒有這些額外的東西,錘子科能做出很不錯的手機,活得下去。 ”
回到錘子科技身上來,老羅這次之所以敢如此瘋狂,其實也是因為有了瘋狂的底氣——手機是他的盈利后盾。
老羅在鳥巢只是發(fā)布一款手機,看客們絕對不會說太多。手機剛剛做扎實了,就來折騰這種桌面設備,換一般人,絕對是無法理解的。
但那又怎么樣呢?老羅天生就是這樣愿意折騰的人。至少現在折騰這種新玩意,要比無所事事要強。掀起一些風浪,也比這行死氣沉沉要好。
關于購買建議?我建議還是保持理智。
我想說的是,任何新的生態(tài),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是移動+桌面融合這種大手術,不可能一代產品就做到完美。
第一代產品建議先觀望,經過2-3三代產品打磨,市場普遍跟進之后,我們再看不遲。(來源:鈦媒體 作者|吳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