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66774
中文引用格式: 陸川,楊超,陳新. 一種認知智能電網中頻譜接入策略選擇機制[J].電子技術應用,2017,43(9):114-118.
英文引用格式: Lu Chuan,Yang Chao,Chen Xin. A spectrum access strategy selection scheme for the cognitive radio based smart grid network[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7,43(9):114-118.
0 引言
隨著物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需要通信的電力終端數量急劇增長,頻譜資源短缺開始出現(xiàn),并日益嚴重。為此,認知無線電技術被引入到智能電網的無線通信網絡,構建認知智能電網(Cognitive radio based Smart Grid network,CR-based SG)。其通過動態(tài)頻譜接入技術,為SG節(jié)點補充可用頻譜資源[1-3]。在CR-based SG中,SG內的節(jié)點和網關被稱為是次用戶,TV頻段用戶被稱為主用戶[4]?,F(xiàn)有的CR-based SG文獻往往只考慮了CR網絡的不確定性,具體包括感知誤差、對主用戶的干擾等[2-3]。至今,如何將CR網絡的可用頻譜資源的不確定性和SG網絡內節(jié)點通信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聯(lián)合進行考慮,并以此為基礎設計相應的SG無線通信網絡,依舊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
SG節(jié)點中通信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表示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隨著時間而變化。一般的,單個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包括:控制信息、系統(tǒng)監(jiān)測信息和電表讀數[5-6]。隨著無線多媒體傳感網絡的大規(guī)模普及和成本降低,在智能電網中,對電力消費終端和清潔能源的發(fā)電端實施實時監(jiān)測逐漸普及。前者主要集中在對電力消耗終端的使用狀況進行監(jiān)測,確保電網的高效和穩(wěn)定;后者指對清潔能源設備的監(jiān)測,以對其實時發(fā)電量進行有效地預測,保障SG能量調度系統(tǒng)的平穩(wěn)運行。基于此,當SG節(jié)點的電力負載增大時,意味著較多家用電器被開啟,SG系統(tǒng)內的監(jiān)測數據量大幅增加,SG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也大幅增大。此外,住宅區(qū)部分家用電器在半夜會被關閉,由于監(jiān)測信號的緣故,需要傳輸的總數據量下降,節(jié)點通信負載下降。然而,此時部分TV頻段可能會關閉,出現(xiàn)空閑的頻譜資源。為此,對于CR-based SG節(jié)點來說,傳輸通信負載與可用頻譜資源之間存在折衷問題。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首先構建一種適合于CR-based SG網絡的分析模型,并提出一種頻譜接入策略優(yōu)化選擇機制。SG節(jié)點可用根據自身的傳輸需求和其所處環(huán)境的實時可用頻譜資源狀況,在每個時隙開始時優(yōu)化選擇不同的頻譜接入策略(即:Underlay,混合接入),以最大化節(jié)點的有效傳輸覆蓋范圍。最后,本文給出了相應的仿真分析案例,以驗證所提優(yōu)化策略的有效性。
1 系統(tǒng)模型
CR-based SG系統(tǒng)模型如圖1所示。節(jié)點代表的是家庭內智能電表,通過無線通信技術與網關相連,如圖1(a)所示。SG內節(jié)點的數據傳輸路由策略并不是本文重點,采用一種常規(guī)的聚集樹形拓撲結構[7],設定為路由策略。每層均設有一個網關,且網關與節(jié)點之間是通過Underlay接入策略相連,以保證鏈路的暢通。在Underlay接入策略下,無論節(jié)點與網關之間的信道是否被占據,節(jié)點均可以將數據有效地傳輸到網關。基于此,數據路由策略設計為:每一個SG節(jié)點將其傳輸的數據發(fā)送給與同一層的網關,通過一跳的鏈接鏈路。然后,網關由上到下通過多跳的數據傳輸,最終由最底層的網關將數據發(fā)送到戶外的基站。
兩層的SG節(jié)點和網關結構如圖1(b)所示。圖中,按照其所處的位置不同,網關分為中繼網關和下一層網關。中繼網關指在Underlay接入策略下就存在的網關,無論其與節(jié)點間信道被占據與否,該網關與其同一層SG節(jié)點之間鏈路暢通。下一層網關指布置在緊接著中繼網關的下一層的網關。假定單個SG節(jié)點不能直接傳輸數據到兩層之外的網關,其傳輸范圍只能覆蓋下一層。對于SG節(jié)點來說,根據其傳輸范圍,存在兩種傳輸數據模式:直接傳輸和中繼傳輸模式。直接傳輸指SG節(jié)點直接將數據傳輸到下一層網關。與之相對應,中繼傳輸指的是SG節(jié)點將數據傳輸給中繼網關,再由中繼網關將接收到的數據轉發(fā)給下一層網關。
SG節(jié)點(如:次用戶)以時隙的形式與主用戶共享頻譜資源。在不同的時隙,次用戶節(jié)點的電力負載、通信負載和可用頻譜資源存在差異。假定CLn(i)與PLn(i)為次用戶n在時隙i的通信和電力負載,n∈[1,2,…,N],i∈[1,2,…,I]。CLn(i)會隨著PLn(i)的增大而增大。當節(jié)點的電力負載增大時,這意味著住宅內家用電器被開啟。然而,當所有家用電器都被開啟時,PLn(i)≥PL2,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達到最大值,CLn(i)=CLmax。反之,當節(jié)點的電力負載低于某預定值時,PLn(i)≤PL1,此時,CLn(i)=CLmin。在其余常規(guī)時隙內,假定PLn(i)與CLn(i)服從獨立均勻分布,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CLn(i)可以表示為:
式中,PL1與PL2表示電力負載的門限值,CLmax與CLmin為通信負載的門限值。
對于CR網絡,假定當SG節(jié)點的電力負載較大時,PLn(i)≥PL2,CLn(i)=CLmax,主用戶信道的空閑概率較低,即Pn,i(H0)≤Pth(H0),Pn,i(H0)為信道n在時隙i的空閑概率,Pth(H0)為空閑概率的門限值。在其余時隙,信道空閑概率滿足獨立隨機均勻分布。在本文,頻譜資源分配問題不討論,每一個用戶可以分配一條信道,n也表示次用戶所占據的主用戶信道編號。
2 頻譜接入策略優(yōu)化選擇
為了確保網絡覆蓋,網關的布置是以網絡狀況最差情況布置的,Underlay接入策略成為選擇。然而,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和可用頻譜資源是時變的。SG節(jié)點可優(yōu)化選擇頻譜接入策略,以獲得較大的數據傳輸速率?;诖耍髡邔G節(jié)點的頻譜接入策略選擇進行分析,以平衡節(jié)點通信負載與可用頻譜資源之間的矛盾。
當PLn(i)≥PL2,CLn(i)=CLmax時,SG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達到最大值,主用戶信道空閑概率為Pn,i(H0)≤Pth(H0)。此時,Pn,i(H0)已足夠小,次用戶不對信道進行感知即可獲得更大的平均傳輸速率。為此,次用戶可以直接選Underlay接入策略[3],選擇中繼傳輸模式。P1n(i)表示為次用戶在n時隙i的發(fā)射功率。為了保護主用戶的通信受到的干擾低于預定值,P1n(i)嚴格受限,P1n(i)≤P1,P1表示在Underlay接入策略下的發(fā)射功率門限值。
當信道空閑概率增加時,Pn,i(H0)>Pth(H0),若是其選擇對信道進行感知,次用戶可以獲得較大平均傳輸速率。若此時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下降,頻譜資源的供應與需求均發(fā)生了變化。為此,混合接入策略成為節(jié)點傳輸策略的最佳選擇。SG節(jié)點選擇對直接傳輸信道進行感知。根據不同的感知結果、信道占據與否的實際狀況以及節(jié)點的實時傳輸需求,節(jié)點可用選擇兩類傳輸模式:直接傳輸與中繼傳輸模式。在混合接入策略下,節(jié)點n在時隙i的傳輸結構如圖2所示。節(jié)點n首先對直接傳輸信道進行探測。平均傳輸速率Rdn(i)為:
式中,T表示時隙的時長,τn,i表示感知時間長度,Pd,n(i)和Pf,n(i)分別表示感知的判決概率和虛警概率。本文選擇能量檢測方法進行頻譜感知[8]。
當感知結果為信道占據時,節(jié)點n需要返回到中繼傳輸模式,如圖2(b)所示。使用半雙工中繼轉發(fā)方法,僅一半時隙被節(jié)點用于傳輸數據,中繼傳輸信道的平均傳輸速率Rr n(i)為:
式中,R00n(i)、R01n(i)、R10n(i)、R11n(i)分別表示在不同的感知結果和信道實際占據狀況下的信道傳輸速率[3]。P2n(i)表示感知結果為空閑時,次用戶的發(fā)射功率,P2n(i)≤P2。
在時隙i開始時,節(jié)點n需要判斷是否對直接傳輸信道感知。為此,需要計算直接傳輸信道的最大平均傳輸速率。然而感知會消耗時間,當結果為占據時,需要返回中繼傳輸模式。為了滿足覆蓋需求,Rdn(i)和Rrn(i)均需大于通信負載,即無論是選擇何種模式,其平均傳輸速率均應該大于通信負載。分析發(fā)現(xiàn),直接傳輸信道的平均傳輸速率Rdn(i)與信道的感知時間τn,i,發(fā)射功率P2n(i)和空閑概率Pn,i(H0)有關。因此,需要對τn,i和P2n(i)進行聯(lián)合優(yōu)化,以最大化Rdn(i),同時,保證對主用戶的干擾低于預定值,滿足SG節(jié)點的傳輸需求。該優(yōu)化問題P1為:
式中,Pd,th與Pf,th分別表示判決概率和虛警概率的門限值。式(5)表示當感知結果為占據時,節(jié)點退回到中繼傳輸模式,中繼傳輸的平均信道速率大于節(jié)點的傳輸通信負載,以保證通信網絡覆蓋。式(6)表示節(jié)點n對主用戶的平均干擾值低于預定值Qav,hspn表示節(jié)點n與主用戶接收端之間的信道增益。為了確保感知準確性,一般而言Pd,th=0.9,Pf,th=0.1[4]。
至此,優(yōu)化問題P1變成一個變量為感知時間的單變量優(yōu)化問題,并且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在封閉區(qū)間。為此,采用一維窮舉方法得到最優(yōu)感知時間τn,i,并得到Rdn(i)的最大值,記為Rdn,max(i)。當Rdn,max(i)≥CLn(i),需要對直接傳輸信道進行感知。當感知結果為空閑時,次用戶選擇直接傳輸模式。反之,節(jié)點返回中繼傳輸模式,以確保網關覆蓋完整。
基于上述分析,節(jié)點n在時隙的頻譜接入策略優(yōu)化選擇機制,總結如算法1所示。次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信道狀況和通信負載,選擇合適的頻譜接入策略。
算法1:頻譜接入策略優(yōu)化選擇機制:
輸入:信道空閑概率Pn,i(H0),通信負載CLn(i),門限值PL1和PL2,
(1) If Pn,i(H0)≤Pth(H0),then
(2) SG節(jié)點選擇Underlay接入策略,優(yōu)化傳輸功率。節(jié)點選擇中繼傳輸模式;
(3) Elseif Rdn,max(i)≥CLn(i),then
(4) SG節(jié)點選擇混合接入模式,并感知直接傳輸信道進行感知;
(5) If 感知結果為空閑,then
(6) SG節(jié)點選擇直接傳輸模式;
(7) Else
(8) SG節(jié)點選擇中繼傳輸模式;
(9) End
(10) End
(11) SG返回到中繼傳輸模式;
(12) 輸出:SG選擇合適的頻譜接入策略,并選擇合適的傳輸模式。
3 仿真分析
本節(jié)將對所提出的優(yōu)化問題P1,以及相對應的頻譜接入優(yōu)化選擇機制(簡稱:優(yōu)化選擇機制)進行仿真分析。作為比較的機制分別是:中繼傳輸和直接傳輸機制。在中繼傳輸機制中,所有的SG節(jié)點均選擇Underlay接入策略;在直接傳輸機制中,所有節(jié)點均選擇Overlay接入策略,對直接傳輸信道進行感知,當感知結果為空閑時接入信道,當感知結果為占據時,則傳輸出現(xiàn)中斷。為了驗證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選擇樓宇環(huán)境對所提策略進行仿真分析。網關和節(jié)點的坐標選擇是在一個小范圍內隨機選取的。樓層的面積為20×20 m2,分為4個均勻的區(qū)域,在每一個區(qū)域安放一個SG節(jié)點。網關從中心區(qū)域半徑為2 m隨機選取。假定所有樓層SG節(jié)點和網關的布置都是一樣的。由于其存在隨機變量,隨機選取位置,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進行仿真,隨機獨立進行200次仿真,加和取平均值,若沒特別說明,主要仿真參數如表1所示。
圖3表示在單個時隙內不同感知時間下,直接傳輸信道的平均傳輸速率Rdn的變化情況。因為是在單個時隙內分析問題,可將時隙標號i隱去,在兩種狀況下對Rdn進行分析。在圖3(a)中,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和干擾門限值不同,信道空閑概率為Pn(H0)=0.95。由圖可知,當Qav=4 W和Qav=2 W兩類狀況下,當τn<14 ms時,上述兩類狀況下平均傳輸速率是一樣的。這是因為在上述情況下,節(jié)點的發(fā)射功率均等于P2。當τn≥14 ms,CLn=0.02 Mb/s時,傳輸速率為0。其原因在于當感知時間增大時,可用的傳輸時間減小,中繼傳輸信道的平均速率下降,已不能滿足節(jié)點通信負載需求,傳輸出現(xiàn)中斷。圖3(b)分析在不同Pn(H0)時直接傳輸信道的平均傳輸速率,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和干擾門限值設定為一樣的。CLn=0.02 Mb/s,Qav=4 W。由圖可知,當感知時間較小時,傳輸速率相對于感知時間是一個凸函數,這是因為感知時間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感知效果:Pd,n和Pf,n。當Pn(H0)=0.95,τn≥14 ms時,Rdn減小為0,這是因為當感知時間增大時,剩余的傳輸時間不足,導致中繼傳輸信道平均速率Rrn小于通信負載,信道發(fā)生中斷。
與圖3分析單個時隙內節(jié)點的信道平均傳輸速率不同,在圖4中將對多個時隙的節(jié)點信道平均傳輸速率進行分析。假定時隙時長是30 min,在不同的時隙,其直接傳輸信道的空閑概率不同。在時隙21~24,Pn,i(H0)=0.01,在其余時隙,Pn,i(H0)滿足均勻獨立分布,區(qū)間是[0.01,1]。由圖4可見,相比于其余兩種機制,所提出的優(yōu)化選擇機制下,節(jié)點可以獲得更多的傳輸速率,且不會發(fā)生信道傳輸中斷。在優(yōu)化選擇機制中,節(jié)點可得到的平均傳輸速率為Rdn+Rrn,節(jié)點在Underlay和Overlay接入策略之間切換。在中繼傳輸機制中,節(jié)點可得到的平均傳輸速率為在直接傳輸機制中,節(jié)點的平均傳輸速率為Rdn,顯然,當感知結果為占據時,節(jié)點傳輸會發(fā)生中斷。繼續(xù)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時候(例如:時隙1~時隙20,時隙25~時隙30),優(yōu)化選擇機制所獲得信道平均傳輸速率是最好的。然而,在時隙21~25之間,優(yōu)化選擇機制的性能與中繼傳輸一樣。這是因為當信道空閑概率太小時,本文所提選擇機制可以直接切換到Underlay接入策略,以保證系統(tǒng)不出現(xiàn)中斷。然而,在直接傳輸機制中會出現(xiàn)中斷,嚴重影響系統(tǒng)性能。
4 總結
在CR-based NAN智能電網通信網絡中,SG節(jié)點的電力負載、通信負載和主用戶信道的空閑概率是實時變化的,與人們的生活和所處地息息相關。為此,為了平衡節(jié)點的通信負載與可用頻譜資源之間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類節(jié)點的頻譜接入策略優(yōu)化選擇機制,SG節(jié)點根據不同的負載情況和實時的信道狀況,選擇合適的頻譜接入策略,并選擇合適的傳輸模式。數值仿真結果驗證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ZHANG Y,YU R,NEKOVEE M,et al.Cognitive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Visions and potentials for the smartgrid[J].IEEE Network,2012,26(3):6-13.
[2] DENG R,CHEN J,CAO X,et al.Sensing-performance tradeoff in cognitive radio enabled smart grid[J].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2013,4(1):302-310.
[3] YU R,ZHANG C,ZHANG X,et al.Hybrid spectrum access in cognitive radio based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s systems[J].IEEE Systems Journal,2014,8(2):577-587.
[4] STEVENSON C,CHOUINARD G,LEI Z,et al.IEEE 802.22:The first cognitive radio 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 standard[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9,47(1):131-139.
[5] WANG H,QIAN Y,SHARIF H.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ove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for smart grid applications[J].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13,20(4):125-132.
[6] HUANG J,WANG H,QIAN Y,et al.Priority-based traffic scheduling and utility optimization for cognitive radio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based smart grid[J].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2013,4(1):78-86.
[7] AL-ANBAGI I,EROL-KANTARCI M,MOUFTACH H.Delay-aware medium access schemes for WSN-based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2012,63(12):3045-3057.
[8] LIANG Y,ZENG Y,PEH E,et al.Sensing-throughput tradeoff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8,7(3):1326-1337.
作者信息:
陸 川,楊 超,陳 新
(廣東工業(yè)大學 自動化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