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在對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的汽車領域,搭載48V電源系統(tǒng)的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備受矚目。然而,車載系統(tǒng)必須保持2MHz工作,而能夠從48V直接降壓到驅動ECU所需的3.3V或5V的電源IC并不存在。為滿足新市場對電源IC的需求,羅姆開發(fā)出超高速脈沖控制技術“Nano Pulse Control”,實現(xiàn)了“電源系統(tǒng)的單芯片化”。
由于全球溫室效應,各個國家對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標準,都制定了各樣的嚴格排放法律法規(guī)。例如歐洲制定的標準是要達到每公里95克碳排放。在這樣的背景下,采用電動馬達驅動的汽車設計在日益增多。預計到2024年采用48V電池的電動車生產(chǎn)臺數(shù)要達到710萬臺每年。
羅姆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設計中心高級工程師陳乃文
搭載48V輕混汽車市場日益擴大
48V的輕度混合電動車,它在原先的鉛電池之外,另外會搭載一個48V的鋰電池,作為一個雙電池系統(tǒng)去進行供電。從鉛變?yōu)殇囯姵厮脑偕茉葱蕰岣摺A硗庥捎陔妷禾岣咚矔p少消耗的電流,所以從這方面來看,48V的一個輕度混合電動車對燃油的經(jīng)濟性是有一個很大的提高。
ROHM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設計中心高級工程師陳乃文介紹,在電動車這樣一個領域,其實不光是48V輕度動的電動車,還有比如強混的電動車,以及插電式的電動車。雖然說插電式的電動車它的二氧化碳的減排性能最好,但是相應的它成本的增加就會比較大。而48V輕度混合的電動車,它的二氧化碳減排效果是達到15%-20%,而相應的它增加的成本是在1500歐元以下。所以綜合這兩點來看的話,48V輕度混合電動車,具有比較好的價格,以及比較好的二氧化碳的減排的效果。而且它也比較容易導入各種尺寸的車輛,而不限于汽車的車型。
采用48V電池汽車的發(fā)展史。從2009年開始,在德國汽車業(yè)內(nèi)就開始討論48V系統(tǒng)的開發(fā),然后到2013年末,大眾、奧迪、寶馬等有5家汽車制造商,聯(lián)合制定并且推出48V系統(tǒng)的一個標準LV148。目前在奧迪A8上面也是采用48V輕度混合動力系統(tǒng)作為它的標準配置。另外在今年5月份展會,發(fā)布了2017年戴姆勒S級的車型,決定搭載了博士的48V驅動。另外在雷諾風景還有奧迪SQ7中都采用這樣的電源結構。
為何要48V?
在目前的輕混汽車里,普遍采用的是雙電池供電結構。一個是12V的鉛電池車的系統(tǒng),它通過引擎直接給12V鉛電池去充電,一些負載電流小的系統(tǒng),比如音響、儀表、雨刷等等,它是用12V的電池進行供電。而另一個48V電池系統(tǒng),可以對負載電流比較大的,比如空調(diào)、車燈、風扇等電機類進行供電。另外48V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還有一個再生能源的功能。
從電源方面進行比較的話,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傳統(tǒng)的12V鉛電池車,用12V直接轉化到3.3v或者5v,去給一些電子的控制單元去供電。而目前48V的一個電池車,它的輸入電壓有大幅的提升,一下提高到48V,所以對于整個電源設計來說,就變得比較嚴苛。因為它仍然要求48V的電源輸入,但要達到和原先相同的3.3v或者5v的輸出電壓,以給電子控制單元進行供電。
在運行相同負載的時候,提高電壓可以相應的減少電流,而電流減少也可以使得全車使用的線束變細,從而車體可以做的更輕。而車體做的更輕他的消耗電流也會更少,提高了燃油經(jīng)濟性。
因此,提出到48V就是基于節(jié)能降耗這一核心目標。
48V如何直降5V或者3.3V?
由更高的輸入電壓,生成更低的輸出電壓,這對于電源IC的設計來講有兩點非常至關重要。第一點是高耐壓,第二點高頻率。而實現(xiàn)這兩點的技術課題的關鍵點,都在于脈沖的一個寬度,如何實現(xiàn)更窄脈沖成為技術難點。
陳乃文表示,目前,在車載以及工業(yè)設備市場,它在輸出電壓3.3v,頻率在2MHz時,對于輸入電壓的需要最大電壓是要達到60v,但是目前整個市面上沒有芯片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而從脈沖的寬度來看,輸入電壓提高,就意味著脈沖的寬度要縮窄,而在滿足2MHz工作,輸入電壓要提高到60v,并且要保證輸出電壓3.3v的話,它至少需要20納秒的脈沖寬度。所以從這一部分來看,目前市面上也沒有能滿足這樣條件的一個芯片。
陳乃文認為,電壓升高對于元器件的耐壓能力也要做一個很大的提升,另外抗噪聲的干擾成份也會增加,還有脈沖的寬度會進行很大幅度的縮減,所以高耐壓化的課題關鍵點在于窄脈沖的控制技術。
另外是高頻化的課題,頻率升高,元器件的寄生電容產(chǎn)生的影響也會增大。另外,同樣的噪聲干擾成份會增加,所以高頻化課題也在于窄脈沖控制技術。
為了確保短路等等異常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芯片工作的安全性,所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即使脈沖寬度非常窄,也要建立一個電流模式控制。以此來保證輸出電壓能夠穩(wěn)定,而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由此解決這一課題的窄脈寬控制技術就誕生了。所謂窄脈寬控制技術簡單來講,它是羅姆凝聚了電路設計、布局、工藝三大尖端技術,而實現(xiàn)的超高速脈沖控制技術。在以往很困難的短開關導通的時間內(nèi),仍然可以實現(xiàn)穩(wěn)定的一個電壓控制,這就是窄脈寬控制技術的定義。很直觀的我們可以看到窄脈寬控制技術的應用,它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它可以節(jié)省空間;第二它實現(xiàn)了單芯片化。在同樣的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的條件下,由原先必須使用兩級的DC/DC去設計,而變?yōu)橹恍枰活w芯片就可以完成,單芯片化也是這款芯片體現(xiàn)的優(yōu)勢之一。
創(chuàng)新的電源IC“BD9V100MUF-C”
基于對電源與半導體工藝的創(chuàng)新,羅姆運用先進技術開發(fā)了電源IC“BD9V100MUF-C”,這是一顆擁有諸多特性的電源轉換控制器。
據(jù)陳乃文介紹,首先這顆IC滿足了48V電池系統(tǒng)的需求,第一是系統(tǒng)的簡化,高降壓比;第二它的工作頻率,要避開廣播的頻段,AM的頻段是0.5M-1.7MHz,而車載的要求,需要開關頻率保持2MHz以上去進行工作。所以基于這兩點,它所需要的脈沖的寬度,至少需要20納秒去實現(xiàn)。ROHM這款“BD9V100MUF-C”就基于這樣一個窄脈寬控制技術,實現(xiàn)了單芯片化。也就是原先60v-2.5v的電壓轉換必須使用2級DCDC去實現(xiàn),首先從60v轉到12V,再從12V轉到2.5v。使用這款芯片,單顆芯片就可以完成60v到2.5v這樣大幅度電壓的轉換。由此可以有助于簡化整個電源系統(tǒng)的設計,也使得整體設計面積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它在整個實際PCB的設計當中,可以做到更加的小型化,由于高頻率,外圍使用的電感也可以變得更小型,整個PCB的面積降低有70%之多。
另外,芯片也內(nèi)置了一些保護的功能。這是一個短路保護的設計。分為SW引腳的短路,以及輸出電壓的短路。保護芯片的時間,等于檢測出過電流的時間加上關斷芯片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如果大于20納秒的話,芯片就有被破壞的風險,所以必須在這樣異常的條件下,去設計芯片的一個保護的機制,以保證芯片不會被破壞。羅姆也對此款芯片進行了破壞性的實驗,無論是輸出短路,還是SW引腳的短路,芯片都不會被破壞,它很好的使開關進行關斷,實現(xiàn)了芯片保護。
此款芯片也采用了焊料潤濕性非常優(yōu)異的一個QFN4×4的封裝,它使得貼裝的良率更加的提高。這款“BD9V100MUF-C”目前可以提供樣品,計劃在今年年底會開始量產(chǎn),預計今年也會推出面向工業(yè)設備市場的一些產(chǎn)品。
陳乃文不服水土,接下來羅姆還會基于窄脈沖控制技術,開發(fā)更多的升壓以及升降壓或者PMIC等等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