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2017-05-08

美國媒體上周爆出“假廣達”詐騙案中的受害公司,竟然是谷歌Facebook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我們這些電子業(yè)的小蝦米到底該如何自處?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美國《財富》雜志網站4月27日(本地時間)報道稱已挖出“假廣達”詐騙案中不肯露面的受害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谷歌和 Facebook !此前嫌疑人被捕時美國司法部并未公布受害公司名稱,兩大公司也對自身被騙1億美元的尷尬處境保持沉默。不知是覺得臉上無光呢?還是不想給其它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網絡詐騙頻頻,電子業(yè)采購到底該怎么做,才能盡量避免呢?

假廣達電腦,騙走上億美元

這話還得從4年前說起,2013年,一位名埃瓦爾達斯-里馬索斯卡斯(英文名字:Evaldas Rimasauskas)的40多歲立陶宛籍男子精心謀劃了一起旨在欺騙美國科技巨頭的大案。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里馬索斯卡斯

里馬索斯卡斯先在立陶宛注冊了一家電腦公司,假冒位于中國臺灣的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并在立陶宛和塞浦路斯開設了銀行賬戶。然后用偽造的廣達電子郵箱向谷歌和Facebook的財務部門發(fā)送釣魚式電子郵件,由于廣達長期以來都是這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的供應商,相關款項都是定期清算,所以財務部門并未疑心。

2013年-2015年,里馬索斯卡斯通過偽造電子郵件、公司發(fā)票以及相關文件說服谷歌和Facebook的財務部門,騙取了超過1億美金的款項,并迅速將騙取的資金匯入了他東歐的銀行賬戶。

美國司法部在3月份公布了對里馬索斯卡斯的起訴書,稱里馬索斯卡斯已被逮捕,面臨欺詐、身份盜竊和洗錢3項犯罪指控。然而起訴書并未對兩家受害美國公司點名,只是說其中一家是跨國科技公司,另一家是跨國在線社交媒體公司。里馬索斯卡斯否認了對他的所有指控,在立陶宛等待執(zhí)行引渡程序。紐約曼哈頓聯(lián)邦檢察官證實稱,里馬索斯卡斯被被拘留在立陶宛,但并未對該起刑事案件細節(jié)做進一步透露,也沒有指出為什么美國方面選擇不透露涉案公司的名稱。據美國執(zhí)法機構的知情人士稱,當里馬索斯卡斯的引渡程序正式結束后,司法部有可能透露涉案公司的名稱。不過,美國和立陶宛兩國的引渡程序預計將歷時數月。

谷歌、Facebook承認被騙

盡管美國當局對兩家互聯(lián)網公司的身份守口如瓶,但他們留下了一些重大線索。

資料顯示,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1988年成立于中國臺灣,是美國科技公司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在今年三月下旬,廣達公司承認涉及此案,并表示清白。另外,美國司法部暗示稱,其中一家是“跨國科技公司,專門從事互聯(lián)網相關的服務和產品”,而另一家則是“提供在線社交媒體和網絡服務的跨國公司”。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據知情人士透露,F(xiàn)acebook 接觸了曼哈頓美國聯(lián)邦檢察官辦公室,請求幫助其追回因虛假發(fā)票而支付的款項。Facebook 相關人士亦露面發(fā)言,表示:“公司在該事件發(fā)生后不久便追回了大部分被騙款項,并一直與執(zhí)法部門配合調查”。同時,谷歌官方在本周證實稱,公司曾在廣達購買過大量的計算機服務器,確實是受害者,不過供應商管理團隊發(fā)現(xiàn)了這一欺詐行為,并及時通知當局追回了這筆款項。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沉默背后的真相

在被詐騙1億美金后,谷歌和Facebook為何一直保持沉默?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管表示,這一事件牽扯到上市公司對投資者及時信披義務的問題,引得廣大投資者紛紛關注。

當一家上市公司經歷重大事件時,聯(lián)邦證券法便要求公司向投資者披露這一情況。這樣的事件可能包括行政人員的離職,或有重要產品的問題等——也包括價值數千萬美元的欺詐行為。披露可能會因事件的性質而有所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公司必須在4天內向SEC提交一份名為8-k的公開表格。其他時候,信披可能會以新聞稿的形式或公司季度文件中的記錄為例。當然,有些事件并不重要,根本不值得披露。

谷歌和Facebook兩家公司都沒有對該詐騙事件有任何形式的披露。這種遺漏并不一定違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準則。雖然1億美元的詐騙對大多數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這樣的損失幾乎不會影響Facebook和谷歌等巨頭的資產負債表,更何況兩家公司稱已追回了被騙款項。

另外,目前正值網絡詐騙事件頻發(fā)之際,各類公司面臨網絡罪犯的攻擊浪潮。許多公司高管并不愿討論這些問題——一方面,這種行為對公司來說是恥辱;另一方面,他們也不想鼓勵其他不法分子。估計谷歌和 Facebook 是二者兼而有之,所以并未及時披露。

電子業(yè)采購該如何防騙

同樣的詐騙案件在電子行業(yè)亦頻頻發(fā)生,鬧得企業(yè)采購們終日膽顫心驚。下圖為近期兩個典型的電子行業(yè)詐騙案例: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內容來源:中時電子報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雙雙被騙 電子業(yè)小蝦米該如何自處?

▲內容來源:齊魯網

針對此現(xiàn)象,芯師爺整理了一些防騙辦法,供大家參考一下。

騙子一般會在網上發(fā)布一些不常見,價格高的產品,留一個電話,多數情況下會是手機號碼;如果搜索出來的公司是同一個省內的公司,打電話過去騙子一般會是外地人,外地口音,外地號碼;如果要求看到貨后再付款,他會編一個理由說看不到貨,比如庫房在很遠的一個地方,貨物要從外地發(fā)回來等,始終不讓看貨。打款的時候要求打私人卡;如果不小心打了少量的貨款但對方一直未發(fā)貨,并且說貨物數量少了不好發(fā),讓再打款的話,千萬不能再上當。

采購過程需注意:

1、在購買貨物的時候,需要考察對方公司的資質是否齊全。

2、盡可能的到對方公司,或者對方庫房去參觀下。

3、沒條件到現(xiàn)場的,可通過當地工商紅盾網查詢對方公司是否存在。

4、在與對方談價格的時候,貨物單價是否與市場價格相差很大。

5、在支付貨款的時候,必須要求公對公打款。

6、不要有僥幸心理,不要貪圖小便宜。

7、受騙后,立即報警。(有人會覺得資金不多無所謂,這是錯誤的,騙子就是利用很多人這個心理繼續(xù)逍遙法外)。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會有,企業(yè)級用戶在降低采購成本、提升采購效率的同時。更要提高警惕,防范各類詐騙案件的發(fā)生,對于各個線上采購平臺的終端供應商,一定要及時確認相關信息,確保整個采購流程合理化、規(guī)范化、透明化。盡量避免類似事件的發(fā)生。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