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富士康在廣州投資610億元人民幣建設10.5代8K面板生產(chǎn)線。這是郭臺銘在美國投資70億美元建設工廠之后,在中國大陸又開建液晶工廠。那么,2K、4K、8K面板到底有何區(qū)別?富士康重金投資8K 10.5代生產(chǎn)線又有何目的呢?
8K面板相對于4K、2K面板有更高的技術門檻和成本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屏幕的分辨率也越來越高,就以手機的屏幕分辨率來說,從幾年前的480P升級到了如今的2K屏,而4K電視也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高分辨率屏幕一般在尺寸和現(xiàn)實精細度(如ppi)上更高,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但也同時帶來以下挑戰(zhàn):
從制造過程上來講,尺寸上要求更大的玻璃基板以及其切割,更大面積的光刻膠貼涂,更大面積的顯影蝕刻剝離過程。
從精細度上來說,高精度的光照,蝕刻顯影(類似芯片生產(chǎn)過程),對光源,蝕刻機,顯影工藝都有更高要求。
同時,對于高分辨率屏幕,大規(guī)模精細像素的像素內(nèi)補償/驅(qū)動電路,低溫多晶硅/非晶硅成型,高ppi大尺寸下液晶注入/OLED發(fā)光材質(zhì)印刷或蒸鍍/量子點發(fā)光材料注入都會帶來更高的成本,更挑戰(zhàn)的良率控制。
換言之,8K面板會有更好的顯示效果,但同時會有更高的技術門檻和更高的成本。因此,也有觀點認為現(xiàn)在鴻海大張旗鼓投入巨資上8K面板有點激進。
就實際使用來說,現(xiàn)在的4K電視有很多,但4K片源就相對少了一些,結(jié)果4K電視還是當2K甚至1080P的電視使用。以此類推,將來8K電視也可能會遭遇類似的情況,導致8K面板只是參數(shù)高,價格貴,但實際體驗一般,并不比4K電視強多少。那么,巨額資金投資8k面板真的得不償失么?
8K面板是大勢所趨
雖然有觀點對重金投資8k面板抱有疑慮,認為太過于激進,會有一定風險。但從潮流的發(fā)展方向看,8K面板是大勢所趨。得益于OLED、LCD技術進步使得4K, 8K的屏幕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其性價比已經(jīng)具有市場接受度。
在顯示密度PPI上,從蘋果產(chǎn)品采用視網(wǎng)膜屏幕開始,這種顯示精度就已經(jīng)成熟。其局限在于,目前的視網(wǎng)膜屏幕,雖然顯示精度高,但是在其對應的欣賞距離上,不能涵蓋人眼主要視覺范圍。而要同時達到視網(wǎng)膜級的顯示精度,以及人眼主要視覺涵蓋范圍,8K分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人眼分辨率大約5.7億,但分辨率離視覺中心越遠,人眼視網(wǎng)膜分辨率降低越嚴重,人眼的關鍵區(qū)域分辨率約為7百萬像素, 約為8K分辨率的兩倍像素,因此對于人類視覺來說,8K分辨率會有顯著的視覺效果提升。
對于8K視頻來源,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有線/無線視頻流(包含網(wǎng)絡視頻);
本地視頻文件;
本地CPU/GPU輸出(主要是游戲,CAD軟件,高清設備界面等。
對于8K信號源,可以預計的是,新一代視頻壓縮技術已經(jīng)逐漸成熟,會如同當年的H.264 (正式標準化之前為H.26x以及MPEG-4 Part 10)讓全高清 1080P成為可能,當年H.264在運用小波變換,運動矢量預測等技術基礎上,達到了極高的壓縮比,新的H.265標準能夠在相同分辨率下,只需要相當于H.264標準一半左右的帶寬(已經(jīng)可以在1-2 Mbps碼率下傳輸?shù)彤嬞|(zhì)的4K信號),或者等效說,H.265可以在現(xiàn)有網(wǎng)絡帶寬下,提供兩倍分辨率,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4K載體,通過H.265標準,已經(jīng)可以完全實現(xiàn)8K視頻。
從硬件上,Intel 的 Bay Trail 系列開始,Atom CPU就支持最高3路4K x 2K @ 30Hz 的分辨率的H.264/MPEG-2/WMV9/MVC硬件解碼,以及單路4Kx2K@30Hz的H.264硬件壓縮功能??梢哉f,8K分辨率對于下一代CPU和芯片上毫無技術障礙,新的 HDMI 2.1標準也涵蓋了8K分辨率。
對于3D游戲而言,將分辨率提升到8K,僅僅只是更大的運算開銷而已,對于一直在快速提升性能的各種顯示核心而言,也完全沒有障礙。
而對于醫(yī)療成像,教育,工程等專業(yè)領域來說,高分辨率顯示技術有確切而堅實的需求。
因此8K顯示能夠提供接近人類視覺范圍和接近視網(wǎng)膜分辨率的沉浸式體驗,技術接近成熟,成本和性價比已經(jīng)具有市場接受度,投資8K面板依然是大勢所趨。
也正是因此,京東方在合肥投資400億元建設10.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chǎn)線,用于生產(chǎn)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