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機器人在黑暗中識別人臉 刷臉時代到來

機器人在黑暗中識別人臉 刷臉時代到來

2016-07-25

  在當今的機器人領域,基于視覺的人臉面部識別和檢測發(fā)展得非常之快,并且已經(jīng)運用于很多領域。

  現(xiàn)在,人臉識別已經(jīng)應用到了包括支付、遠程業(yè)務辦理、安防以及門禁等場合中。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試運行,安檢人臉識別系統(tǒng)近日已經(jīng)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國內安檢區(qū)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全國首家將人臉識別系統(tǒng)嵌入機場的安檢信息系統(tǒng)。很多人都說,我們迎來刷臉時代。屆時,坐車驗票、出入門禁、購物支付……在諸多類似場景中,只靠“刷”一下自己的臉就能搞定。

  然而,就目前而言,機器人能夠成功做到面部識別,是因為其已經(jīng)處于正常的照明條件之下。而要想此技術進一步發(fā)展,我們還需要克服一個障礙:如何在光線不明朗的情況下也能刷臉成功?因此,在到達刷臉時代之前,我們需要開發(fā)出一種算法,讓機器人在不正常的照明條件下也能進行面部識別。

  現(xiàn)在,日本豐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了一種炫酷的技術,它能通過運用一種反射模型,調整光線對人類面部的影響。此種模型有著一種可變的照明比例,由FIS(模糊推理系統(tǒng))控制,此系統(tǒng)能夠運用GA(基因算法),能夠讓機器人在不同的光線下進行人臉識別。

image26.jpg

  該研究團隊負責人Bima Sena Bayu Dewantara表示:

  為了減少光線對人臉識別的影響,我們應該適當調整圖像對比度。比如,為了產生一個穩(wěn)定的面部成像,我們需要加亮臉頰的光線,調暗眼球的光線。而我們運用的反射模型就能實現(xiàn)這一點,結合FIS和GA對于操作此種模型也非常重要。

  另一位負責人Jun Miura教授表示:

  通過調整圖像對比度,我們能夠提高面部識別和檢測的精度和效果,同時也可實時運用于機器人面部識別和人機交互領域。

  人類的面部不僅可以將自己與其他人區(qū)別開來,還提供其他的信息:如你是否疲憊,你是開心還是難過,平和還是緊張。而捕捉面部蘊含的這些信息對于人機交互來說至關重要。研究人員表示通過調整圖像對比度,機器人能夠在不同的情況下進行面部識別和檢測,特別是在照明不足的情況之下。7月15日,團隊在《機器視覺及其運用》上公布了研究結果。

  其實,豐橋技術科學大學在人機交互上已經(jīng)做出了一番成就。去年,該大學交互與通信設計實驗室研發(fā)出了一款叫“聊天盟友(Talking Ally)”的機器人,它可以一直觀察用戶的行為并作出相應的回應。

image27.jpg

  它的外形看起來像皮克斯的知名動畫短片《頑皮跳跳燈》中的跳跳燈,有一個橢圓形的腦袋,身體由彈簧支撐,具有比較好的彈性,機器人可以很靈活地轉動身體。它擁有一只眼睛,眼睛里裝有一個攝像頭,攝像頭會一直聚焦在用戶身上,Talking Ally會識別人臉以及表情。Talking Ally被設計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用戶保持注意力,通過觀察用戶的目光落往何處,機器人會判斷出他的注意力在哪里,并與之交互。

  看來,隨著人機交互的飛速發(fā)展,刷臉時代已經(jīng)不是遙不可及了。但要到達那里,還要攻克一個個難關。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