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ress半導體模擬芯片產品經理李冬冬
物聯網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案例,但是架構都是非常類似的,都同樣需要傳感器去監(jiān)測環(huán)境,然后需要一個網絡去傳輸數據。在物聯網當中最重要的兩點:一個是傳感器,一個是網絡。
就傳感器而言,越來越多的無線傳感器開始出現。我們預測到2020年全球有500億個器件會被連接到網絡,在這500億器件當中將有50億器件是無線連接的。我們認為無線傳感器結點到2020年將占10%-20%的份額。
目前為無線傳感器供電的方式主要是使用電池。如果2020年有50億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需要電池供電,那么將造成巨量的電池浪費以及電池對環(huán)境的污染。此外,在一些物聯網應用環(huán)境中,比如說交通、橋梁監(jiān)測、湖海河流監(jiān)測、智能家居等更換電池很麻煩,人工費也很貴。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用不需要電池供電的能量收集技術。
能量收集技術可以減少電池的使用,可以讓我們的無線傳感器結點受到的限制更少。環(huán)境當中什么能量是可以被利用起來的呢?像我們最常見的是光能、動能、熱能等都是可以被收集的。
能量收集無線傳感節(jié)點應用案例
如何進行能量收集?我們首先需要一個能量收集的器件,比如說太陽能面板收集光能,然后通過管理芯片把這些不穩(wěn)定的能量轉換成穩(wěn)定的能量存儲在電容里面,電容再給系統(tǒng)供電。目前從應用上講,無線傳輸技術中的藍牙和能量收集非常匹配。
我們在去年8月份做了一款新的能量收集芯片,同時做了一款全球最小、最低功耗太陽能供電的無線傳感器模塊。有幾大特點:第一大特點,超低功耗,它的電流只有250 nA。第二個特點,集成度非常高,不需要外圍電源方面的芯片,一顆就搞定。用一平方厘米的太陽能面板就可以讓這個芯片工作起來。通過這樣的芯片就可以很方便的搭建出一套采用能量收集系統(tǒng),不需要電池供電的無線傳感節(jié)點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