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到了該叫信用卡讓位的時候了。我們現(xiàn)在仍在使用這個50多年來毫無變化的支付技術。我們總得隨身帶一張塑料卡片,卡的磁條很容易消磁,卡號也容易被黑客盜用。關于最后這點,你可以問問塔吉特超市、家居零售商家得寶或折扣連鎖店TJ Maxx。
何不讓人們用刷手機的方式來付款呢?這種方法在歐洲就推行得很好。它用的是我們本來就要隨身攜帶的設備,而且可以做到方便、快捷又安全。
谷歌在2011年推出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時也是這么想的。你只要拿著你的Android手機靠近收銀臺的無線信用卡終端,輸入正確的驗證碼,嗒嗒——錢就付好啦!你在刷信用卡時再也無需用到實體卡片了。但是,谷歌錢包的美好愿景卻徹底破滅了,這讓我們發(fā)現(xiàn)手機支付天堂沒那么容易實現(xiàn)。
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電信運營商威瑞森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T-Mobile拒絕銷售預裝有谷歌錢包的Android手機。因為這些運營商正在打造自己的手機支付系統(tǒng)Softcard,與谷歌錢包形成了競爭關系。
而Softcard本身也擱淺了。它僅支持由大通銀行、富國銀行和美國運通發(fā)行的信用卡,可用種類屈指可數。和谷歌錢包一樣,用Softcard進行的每筆支付,都需要輸入一個驗證碼;相比之下,刷信用卡就快多了。
第三種手機支付產品——蘋果支付(Apple Pay),倒是不需要驗證碼。它會利用iPhone上的Home鍵來讀取你的指紋,因此整個身份識別過程瞬間便可輕松完成。商家青睞蘋果支付,是因為這套系統(tǒng)不會帶來任何額外的成本。銀行青睞蘋果支付,是因為用它進行的交易都極度安全;商家不會記錄信用卡號,甚至連看都看不到。(iPhone會向商家發(fā)送一個一次性的交易代碼。)
聽上去挺不錯的,是吧?那么為何蘋果支付在沃爾瑪超市、勞氏零售店、老海軍服飾店、塔吉特超市、西南航空、7-11便利店、百思買超市、西維斯連鎖藥店、康恩都樂甜甜圈連鎖店、太陽石油、殼牌汽油、邵普萊特超市、溫蒂漢堡、香蕉共和國服飾店、家居零售商Bed Bath & Beyond或蓋璞服飾店里均無法使用呢?
因為這些連鎖零售商都把賭注押在了第四種手機支付系統(tǒng)上。通過這套名為CurrentC的支付系統(tǒng),你的每次消費都會直接從銀行賬戶中扣掉。交易過程完全不會涉及到信用卡——這意味著商店再也不必為每筆交易向銀行支付相當于銷售額2%~4%的手續(xù)費了。對于一家全國性的連鎖機構而言,這可是一筆巨款。
這四大勢力正在為成為美國手機支付領域的首個成功者而激烈競爭。它們分頭攻擊信用卡的缺陷所在,同時視彼此為仇敵——而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則是這場大戰(zhàn)的輸家。
以上哪一種手機支付系統(tǒng)會最終勝出呢?也許哪種都不會。信用卡能讓所有相關利益方都感到滿意。它們能為銀行帶來收益,為商店帶來銷售業(yè)績,為消費者帶來便利。換句話說,所有人都有動力去解決信用卡詐欺的問題。就在這些企業(yè)集團因為互相爭斗而錯失機遇之時,傳統(tǒng)的銀行卡正在修補自身的安全漏洞,信用卡的安全性即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2015年,EMV(Europay、MasterCard和Visa的首字母縮寫)卡將聲勢浩大地登陸美國。這種新卡每一張都嵌有一枚芯片,而不是傳統(tǒng)的磁條。你需要輸入個人密碼,以此取代消費憑條上的簽名。EMV標準的安全性要遠高于磁條編碼。為了鼓勵零售商安裝兼容EMV標準的銀行卡讀取終端,維薩(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運通卡(Amex)和發(fā)現(xiàn)卡(Discover)在2014年10月份宣布,它們將不再為磁條卡出現(xiàn)的盜刷交易承擔責任。它們會將這份責任轉移到商家身上。
在科技愛好者和年輕的讀者看來,用刷手機的方式來完成支付不但有趣,而且快捷安全。終有一天,我們在購物時僅需攜帶一部手機足矣——不過由于企業(yè)間的爭斗和它們的貪婪,這一天將會延后至更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