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正確獲取程序的目標代碼
要正確獲取程序的目標代碼,首先要明確程序代碼的存放地點。51單片機的程序存儲器最大空間為64KB,在一個實際的應用系統(tǒng)中,程序存儲器的分布情況可能有以下幾種:
(1)只使用了片內(nèi)程序空間。而沒有使用片外的程序空間。
其硬件特征為:/EA引腳接VCC;/PSEN引腳為空腳。
這種情況比較簡單,全部應用程序都在單片機內(nèi)部的程序存儲器中,我們只要使用編程器將程序代碼讀出來,保存為一個目標代碼文件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新型的單片機具有加密功能,如果進行了加密,其中的程序代碼就是不能讀出。
(2)沒有使用片內(nèi)程序空間,片外程序空間由單個存儲芯片構成。
其硬件特征為:/EA引腳接GND;/PSEN引腳接到一個存儲芯片上。
這種情況下,全部應用程序都在單片機外部的程序存儲器中,原則上我們只要使用編程器將程序代碼讀出來,保存為一個目標代碼文件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的是,這樣得到的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目標代碼,因為,為了防止程序代碼被讀取、反匯編,很多設計人員都采取跳接線的方法,將某些地址線跳接或將某些數(shù)據(jù)線跳接或將地址線、數(shù)據(jù)線都進行跳接,從而保護自己的程序不被反匯編(參見下面四圖)。這樣一來,我們從存儲器中讀取的就不是真正的程序目標代碼,必須進行某種變換,將其轉換為真正的程序目標代碼,才能進行反匯編。
要進行目標代碼的變換,首先必須根據(jù)硬件畫出實際的地址和數(shù)據(jù)的接線圖,然后借助于工具軟件進行變換。在“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關的介紹,其中,提供了一個變換工具,從軟件界面的[輔助工具]-[目標代碼轉換]-[bin代碼還原]就可以啟動這個工具。
單擊[瀏覽]可以選擇要轉換的代碼文件,注意:這里的代碼文件只能是二進制代碼文件,即bin文件,如果你通過編程器讀取后保存的文件不是bin文件,就需要先將其轉換為bin文件,在“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輔助工具]-[目標代碼轉換]菜單下,有相應的轉換工具。
單擊[另存為]可以選擇轉換結果的存放地點和文件名,轉換結果也一定是bin文件。
再根據(jù)實際的地址、數(shù)據(jù)的接線圖,來選擇地址線跳接、數(shù)據(jù)線跳接,設置其接線表,然后單擊[還原]即完成了代碼的變換。
(3)沒有使用片內(nèi)程序空間,片外程序空間由多個存儲芯片構成其硬件特征為:/EA引腳接GND;/PSEN引腳接到了幾個存儲芯片上。
這種情況下,全部應用程序在單片機外部的多個存儲芯片中,我們首先需要使用編程器將每一個存儲芯片上的程序代碼讀出來,分別保存為一個目標代碼文件,然后將它們合并為一個文件。
在讀取存儲芯片上的程序代碼時,要注意查看硬件接線有無跳接線,如果有跳接線,必須進行代碼的變換。
在合并程序代碼時,要注意每一個存儲芯片的地址范圍,必須按地址連接,才能得到真正的目標代碼文件。
在“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從[輔助工具][目標代碼轉換]-[bin代碼合并]可以啟動合并工具。
單擊[瀏覽]可以選擇要合并的兩個代碼文件,注意:第一個代碼文件必須是從0地址開始的文件,單擊[另存為]可以選擇合并后的文件存放地點和文件名,然后單擊[開始]即完成了代碼的合并。
若選擇直接連接,則第二個代碼文件將緊接著第一個文件后連接;若選擇按地址連接,則第二個代碼文件將從指定的地址開始連接。如果兩個代碼文件之間有空字節(jié),則將填充為“00H”或“FFH”;如果兩個代碼文件在空間上有重疊,則將得到提示:“地址空間存在重合現(xiàn)象,不能正常合并!”。
(4)既使用了片內(nèi)程序空間,也使用片外的程序空間其硬件特征為:/EA引腳接VCC;/PSEN引腳接到一個存儲芯片或幾個存儲芯片上。
在這種情況下,全部應用程序分布在單片機內(nèi)部的程序存儲器和外部的多個存儲芯片中,獲取程序代碼的基本方法同(3)。
這里要注意的是,片外程序存儲器的地址范圍應該在1000H~FFFFH之間,如果某一片程序存儲器的地址是從0000H開始的,那么其0000H~0FFFH之間的代碼是無效的,必須將其去除。借助于“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輔助工具]-[目標代碼轉換]菜單下的[bin代碼拆分],可以完成這一工作。
單擊[瀏覽]可以選擇要轉換的代碼文件,再選擇片內(nèi)ROM空間為4KB,然后單擊[開始]即可。
2.怎樣進行反匯編要想成功進行反匯編,還必須有一個好的反匯編工具。在“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集成有一個反匯編工具。該工具目前不支持對非0地址開始的部分代碼進行反匯編,因為非O地址開始的部分代碼無法區(qū)分程序和數(shù)據(jù),但是對于從O地址開始的全部或部分代碼的反匯編效果較好,能夠智能分段、自動地分離出程序和數(shù)據(jù),使獲得的源程序具有較好的可讀性。
從軟件界面的[編譯]-[反匯編]-[MCS-51反匯編]可以啟動這個工具。
3.實例
設有一個單片機的應用系統(tǒng) 單片機的/EA引腳接VCC;/PSEN引腳接到一個存儲芯片28C64上,全部應用程序分布在單片機內(nèi)部的程序存儲器(4KB)和片外的28C64中,其中28C64還進行了跳線處理。要進行反匯編必須按以下步驟進行:
(1)借助于編程器分別從單片機和28C64中讀取代碼,保存為兩個文件。
其中,從單片機中讀取的文件名為CODE0.bin;從28C64中讀取的文件名為CODE1.bin。
(2)用“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的[bin代碼還原],將從28C64中讀取
的文件CODE1.bin轉換為真正的程序代碼,保存為文件CODE2.bin。
(3)用“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的[bin代碼合并],將CODE0.bin和ODE2.bin合并為一個文件CODE3.bin.
(4)用“51匯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的[MCS51反匯編],對CODE3.bin
進行反匯編,得到的源程序文件保存為CODE.ASM。
至此,反匯編成功